写点什么

我们为什么打比方

用户头像
石云升
关注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15 日

这是我在《得到》精英日课看到的一个道题,我希望你做一做。


有一种纸牌,它的正面是一个数字,背面是一种颜色。现在桌面上有四张牌,它们向上的一面分别是 ——



* 第一张牌是数字 3


* 第二张牌是数字 8


* 第三张牌是红色


* 第四张牌是棕色


好,现在咱们约定一条规则:“如果纸牌正面的数字是偶数,那么背面的颜色就必须是红色”。现在我们想知道桌上这四张牌中有哪些牌违反了这条规则。那请问,你至少需要掀开哪几张牌呢?


你先思考下。这道题英国心理学家彼得·沃森(Peter Cathcart Wason)1966 年发明的,现在叫“沃森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几十年来,几代心理学家不知道拿这道题做过多少次实验,它是最常用的认知心理学测验题。


有多研究机构都用过这道题,得到的准确率只有 10%。


我自己在看完这道题后,很幸运的答对了,然后我也做了下测试,在朋友圈发布了道题,数据量不够。只有不到 10 个人参与,2 个人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翻看 8 和棕色的。我们需要验证 8 背后是不是红色,如果不是,那么就违法了规则。这是证实。而棕色背后一定要是奇数,如果是红色就违反了规则,这是证伪。


3 是奇数,所以 3 不需要验证。


题目里也没说奇数背后不能是红色,所以红色卡片背后是什么不重要。


很多朋友错误在于选择了 8 和红色。而不去看棕色。沃森认为这个错误体现了思维中的“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确认偏误“是指人们面对新闻和时事评论之类的信息,更愿意接触那些能验证自己观点的东西。最早用科学方法研究确认偏误的,正是这位彼得·沃森。


沃森说,为什么人们更愿意查看红色而不是棕色那张牌呢?因为红色代表证实,而棕色代表证伪:我们倾向于证实而不是证伪。这是一个思维误区。说白了,就是题目问的是哪张牌违规了,而人们想要验证的是有哪些牌合规。这是两码事,这是逻辑错误。


有意思的是,后面有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转折。


我们再来看一道题,这回是一道社会题。假设我是一个有点吝啬的人。我的朋友们经常借我的车开,我从未拒绝,但是我跟他们有个约定:你把车还给我的时候,应该给车加满油。现在我的四个朋友,赵、钱、孙、李,有如下行为 [1] ——


* 老赵借了我的车;


* 老钱没借我的车;


* 老孙没给我的车加油;


* 老李给我的车加满了油。


请问,我应该进一步了解哪些朋友的行为,才能知道谁违反了我关于借车的约定呢?



这次我估计你听完题,马上就知道答案:应该查看老赵和老孙。老钱根本没借车当然不可能违规,老李给车加油了当然没有违规,只有老赵和老孙可疑。


现在关键来了。这道社会题和刚才那道逻辑题,它们内在的数学逻辑结构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借车对应偶数,加油对应红色,这本来就是同一道题!但是测试结果非常不一样。


把受试者分成两组随机测试,各自做其中一道题,所有的研究结果中,都是只有少数人能做对逻辑题,而大多数人都能做对社会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一开始给你的是这道社会题,你会认为这题目太简单了根本不用思考。可是我给你的是逻辑题,你就需要琢磨琢磨。


那这是为啥呢?为什么社会题容易答对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因为人的大脑本来就是做社会题用的。


我们在沟通中为什么喜欢你打比方?打比方不是把简单的”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也不仅仅是”跟熟悉事物的类比“,而是要给一个生活中的情境,以期望调用大脑更多、更古老、更快速的区域参与分析。打比方不一定意味着就会牺牲逻辑的准确性:逻辑题的社会版的数学结构完全没变,但是人们立即就更容易思考了。我们要的不是比喻,而是情境。


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有的人在沟通的时候,明明说的是同一个事。但有些人就是讲不明白,而另一些人能更好地讲明白,原来关键是他更擅长打比方。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15 日阅读数: 14
用户头像

石云升

关注

做时间的朋友,用文字记录成长。 2017.11.30 加入

微信公众号:石云升SYS 工作内容:组织建设、职业规划、绩效考核、申请知识产权(软著、商标、专利等)、经营资质(微信服务商、icp/edi、国高等),如你有相关问题,可留言,看到后会回复。遇到喜欢的文章请点赞。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我们为什么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