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冲浪信任危机频发,区块链能否破局?
当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征信情况时,可以有效缓解娱乐圈的“不真实性”。
近两个月来,明星家庭失信的消息频频流出,在微博热搜上居高不下。例如 R1SE 队长周震南,以努力认真的富家小少爷人设出道。近期却被爆出父母在 2016 年因房产资金周转不灵问题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消息一出,信任有所裂隙与崩塌,有路人开始怀疑娱乐圈的人设设定、作为明星的个人信誉声誉财产等。
除了明星本人及家庭,以明星身份造假欺骗事件也不少。今年 10 月爆出有人通过抖音 APP 的小视频冒充著名演员靳东,欺骗年近 40-50 岁的女性,让其为“假靳东”花钱。最终由于其中一位女性向丈夫提出离婚而成为社会关注的事件。事件之后的社会悲剧令人深思,但事件中体现的如何确信与大众在网络上交谈的另一方是真人也值得深思。
互联网如世间百物一般,是一把双刃剑。它展示世间美好,构建信任,也逐渐披露丑恶,让信任崩塌。
前文一直反复提起的“信任”,就是今天的核心。“信任”在汉语里的意思是信赖,并愿意将对于自己重要的理念、事情托付于对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任成为大众口中惯用的词汇。在网络留言中,可以经常看见大众对于这个词汇的使用:我喜欢这个明星是因为我相信他如同他展现的那样优秀,我喜欢用支付宝是因为我相信它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正是因为信任的堆积,人们与市场之间才能加深联系,互联网才能走到今天。
然而,当通过互联网,人性将信任颠覆时,大众的信任堡垒还能矗立多久?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但对于大众而言,没有办法改变人性却可以通过技术,让信任更加牢固。区块链就是这样的技术。
那么,区块链将如何加深互联网信任呢?
对于娱乐行业来说,用户所需要的信任仅仅是希望了解这个明星本人及明星的家庭是否如同宣传般真实,明星本人的成绩是否真实可靠、明星家里的钱财是否来源正途,有没有欠款负债一类的事情。区块链可以通过与个人身份证、个人征信融合来实现。
如何实现个人身份证呢?
区块链身份证将通过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分布式记账、哈希算法、密钥来构建专属于一个人的身份证。分布式计算实现个人身份的透明,与哈希算法一同实现不可窜改,密钥则保证了个人信息的安全。在这个身份证中,将显示个人的证件照、网络头像、个人签名、个人相关信息、密钥创建的日期、密钥 ID、哈希算法证明、身份认证系统二维码、交易二维码、交易编号等。这与现在的身份证相似,在某种程度上归个人所有,私密程度相对较高。
区块链与身份证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规避欺罔、冒名顶替并进行诈骗等问题。例如前面所说的“真假靳东案”,当实现区块链落地身份证系统之后,每一个用户所建立的新账户就是完全真实可靠的,每在一个 APP 进行账号注册后,该行为将会自动同步到所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中,并生成对应的哈希值和时间戳,可以进行追溯且不可篡改。不论社会问题的根源是否能够解决,但至少从技术上能够有效缓解欺骗现象的产生,减少此类社会事件的发生。
那如何让征信变得更加透明?
区块链落地征信的方式之一就是征信机构与参与征信机构的用户一同贡献其中的数据,主要操作内容是:
(1)各方参与者将信息进行全部上链,而关键但不隐私的信息作为共享。例如,某人的财富信誉情况,并不会展示他具体的财富信誉情况,但是可以显示“信誉良好”、“信誉有欠”
(2)参与征信用户有查询请求通过区块链转发到原始数据提供方查询,这样各方既可以查询到外部海量数据,又不泄漏自身核心商业数据;
(3)主要运用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可信,构成了可行的技术架构基础。
当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征信情况时,可以有效缓解娱乐圈的“不真实性”。冲浪用户们可以根据已有的上链信息来查询自己所关注的明星在信誉额度方面如何,是否有信誉不良的情况出现。这不仅是体现一个人的征信情况,也从侧面体现了他的真实情况是否与个人人设相符,有效避免当前经常出现的人设翻车现象。
区块链尽管有它的优势,但也存在难以实现的技术壁垒,首先需要解决上链的之后的网络串联问题;其次,形成巨大的征信链需要耗费制造成本;最后,用户也有选择是否上链的权利,需要考虑设定怎样的奖励机制或者了解上链的优势,才能让更多的人进行上链。
技术上的劣势终究有可以攻克的方法,大众需要的就是时间。当区块链作为技术去弥补现存之下的矛盾时,固然可以让社会有明显的进步。但大众需要明确的是,区块链作为技术,只能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机器实现的交易、联系等,在通过机器的范围之内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信任的牢固,而人性所内涵的不信任并非区块链所能容纳的范围。
大众也可以就此进行更深一步的猜测,假若有一天区块链与身份证、征信实现了融合,缓解当前情景下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让当前社会更加健康与美好,让人与人之间重塑信任之后,随着社会发展与时间流失,在这技术之后会不会存在新的问题,人性上的不信任能否通过区块链进行再次弥补?这都值得让人深思和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