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匠心、携手、深耕:5G Capital 展现出的无线产业新范式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11 月 15 日

2020 年,可以说是全球 5G 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元年。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 100 张 5G 网络投入商用,5G 终端用户接近两亿。而在 5G 大规模商用的探索中,中国已经当之无愧走到了世界前列。


截至 11 月份,中国建成 5G 基站已经超过 70 万,超过了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而中国的终端市场中,5G 终端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 60%。5G 终端用户规模与占比都在全球领先。


虽然中国 5G 的落地效率格外令人瞩目,但需要正视的是,任何一代网络建设里,探索先锋总是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随着中国 5G 部署的领先,中国市场的运营商、供应商与应用开发者,也率先抵达了 5G 深水区。


在这个阶段,一系列 5G 网络的新挑战随之到来:比如 5G to B 市场的打开,与行业深度结合面临诸多未知因素;消费市场的 5G 接受度还有待提高;5G 产业的“投资-回报”价值模型还需要更深入挖掘。


新的挑战需要新的产业范式来完成创新与疏导。在攻入 5G 深水区的新阶段,由运营商、设备提供商,以及应用开发者深入合作的新 5G 产业打开方式正在花开结果。11 月 12 日,在 2020 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以“三生万物 智慧同行”为主题的北京联通 &华为 5G Capital 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场发布会中,我们看到了从北京联通和华为公司在今年 4 月份联合开展的 5G Capital 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这些成果的诞生也印证了一个新的产业逻辑:5G 市场价值的最大化,需要更紧密融合的产业生态合作来应对和解决。


5G,是一条以匠心致创新,因同行而通行的产业之路。


在北京,折叠 5G


爱好科技的小伙伴们,肯定对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念念不忘。而 5G Capital 项目的价值,可以说是在北京这座古老与新锐交融的城市里,完成了一次 5G 的产业折叠——这就是 5G Capital。


从 4 月开始,北京联通与华为通过落地 5G Capital 联合创新项目,在北京城中的各标志性地区、代表性行业里推动了一系列高品质 5G 网络的落地。通过高度的生态合作,因地制宜解决终端用户与行业用户的 5G 需求,让北京的 5G 建设率先凝结一批有代表性的高质量应用案例。


具体而言,北京联通与华为合作,先后完成了六大创新解决方案的先试先行、四大智慧业务价值兑现、两大样板点打造,共同构筑了一张 5G 匠心网络,并在落地案例过程中广邀合作伙伴深度参与、共同开发,完善 5G 从应用、终端、网络、到商业的端到端模式。这个项目着眼于北京城市中的具体需求,却为全球 5G 深度落地树立了标杆。


从产业落地模式上看,5G Capital 项目可以分为横纵两条线索。横向上看,5G Capital 实现了样板地点的 5G 网络高质量建设。让 5G 网络深度贴合实际应用空间的网络需求,构建城市环境中的精品网络。目前,5G Capital 已经落地于国家大剧院、金融街、长话大楼、大兴机场、首都机场等多个北京地标型空间,建设了多维度的网络能力与一触即达的运营平台。


纵向来看,5G Capital 推动了一系列 5G 网络深入行业的实践。北京联通与华为携手,联合众多行业合作伙伴,使能智慧园区、智慧工地、智慧医疗、智慧场馆、智慧教育、视频压缩、云游戏等多个行业业态,推动 5G 在行业探索中端到端落地。



纵横两个方面的成绩背后,是 5G Capital 代表了一种新的移动通信产业范式。原本通信产业可以说是一个链条相对漫长、产业分工明确的行业。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厂商与应用开发者各司其职,在上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基础上考虑自身的产业创新方式。而面临 5G 网络需要以高度创新打开网络价值的情况,传统模式未免流于固化和低效。


5G Capital 的价值在于,它高度整合了华为、北京联通以及行业伙伴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愿。让设备提供商、运营商直接与最终的应用开发、行业网络需求结合在一起,把 5G 网络的产业链进行了高浓度折叠,从而以融合形态推动了高效率、高精度 5G 创新建设。


5G Capital 的产业范式,改变了原有的产业思路和定式,让不同产业阶段的力量凝聚起来,集中技术力量与创新诉求进行整合模式突破。这种方案在历代无限网络,与全球产业链中开创了先河。或许在面对复杂的 5G 网络与商业形态时,5G Capital 代表的是一条未来的必经之路。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5G Capital 模式直接带来了 5G 产业的解决方案突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室内 5G 的奇点,来管窥 5G Capital 的产业价值。


以匠心致创新:从室内 5G 奇点说起


在 5G Capital 项目中,华为与北京联通携手带来的六大创新解决方案。双方在今年内,共同完成打造室外千兆、室内千兆的体验,并通过统一的云平台和端到端切片助力拓展行业应用。其中下行载波聚合、超级上行和室内分布式 Massive MIMO 已经在当前的网络中进行了技术验证,取得了一系列产业成果,有效助力 5G 业务边界的探索。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室内分布式 Massive MIMO 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升级。我们知道,5G 的技术特性之一是覆盖范围小,衰减度高。这种特性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室内 5G 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 5G Capital 项目中,华为与北京联通启动了 5G 室内分布式大规模 MIMO 解决方案的联合创新。该方案创新性地将 5G 无源 MIMO 技术引入室内环境,可极大程度提高 5G 网络容量,堪称 5G 产业的重大突破。



华为 DIS 产品线总裁陈传飞介绍说,华为从 2013 年就已经开始思考室内网络的问题,面向 4G 网络建设了室内分布式天线的数字化系统。在开始 5G 建设后,华为与运营商、工信部相关的行业组织一起定义了面向 5G 的新一代前传的链路,光电缆。这套技术解决方案基于光纤来实现,可以一次性部署面向 5.5G、6G 的长期演进。这是解决室内 5G 问题的基础。


而为了解决无线通信复用蜂窝网络带来的干扰问题,华为与北京联通合作,共同验证了室内分布式技术的实现,把无源 MIMO 技术引入到了室内场景,从而把蜂窝网络间存在的干扰变成了可用信号。


室内分布式 Massive MIMO 技术在 5G 网络中验证成功,也验证了 5G Capital 项目的核心价值。这一项目通过联合创新的方式,让运营商与产业链提前两步看到了产业需求,从而可以准确将技术提前准备好,一次性推向市场。


陈传飞认为,国内 5G 网络的建设进步,包括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与海外用户相比只高不低。其中很多技术与产品创新,都是围绕运营商需求展开的。像室内 5G 网络问题的解决,就是运营商与供应商高度沟通,联合创新的成果。


室内分布式 Massive MIMO 技术,可以说让室内 5G 体验抵达了新的奇点。而联合创新模式正在触发越来越多这样的技术与产业奇点。他们的累积,构成了不断打破 5G 价值边界的可能。


只有同行,才能打破边界


对于全球移动通信产业来说,5G 是一个崭新的无人区,也是地形复杂的新港口。


在 5G 建设初期,我们必然经历“5G 好像也没有太大用处?”“4G 都够快了为什么要 5G?”等等这样的质疑。这些质疑的逻辑问题出在“倒果为因”。就像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 4G 网络,也并不是 4G 网络带来了改变,而是 4G 网络基础上发展起的智能终端、移动应用、移动支付等产业结果带来了改变——而 4G 网络是这一切的基础。


来到 5G 网络也是一样,5G 是更多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高质量、高可用的网络基础设施,一切设想中的产业创新都只能停留在想象。让 5G 真正改变社会的前提,是一张足够匠心,与需求紧密相连的 5G 网络。



华为中国区无线与云核解决方案部长周易认为,今天谈 5G to B 的价值,就像在 4G 网络初期,很多声音认为当时的业务 3G 网就可以实现。但 3G 网络提供的速率有限,无法发展起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而 4G 网络的速率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条件和能力。


同样的道理,4G 在工业领域发展不起来,也是因为无法提供能满足工业需求的网络速率。5G 网络建设给工业互联网提供了种种那条街,满足了效率提升、安全性增加、节省成本等核心条件,让企业拥有了拥抱 5G 的可能。


周易认为,5G 网络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现阶段 5G to B 可以解决企业的普遍场景,比如钢铁厂,煤矿的普遍需求未来一到两年中会逐步通过 5G 来解决。而随着应用的逐步成熟和行业的成熟,包括第三方集成的成熟,会有越来越多行业需求纳入到 5G 的工业领域,在我们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地方发挥 5G 的价值。



在这个构筑产业基础,深入行业需求,激发 5G 价值的过程里,供应商、运营商、行业伙伴、应用开发者既需要各司其职,积极创新;也需要携手同行,更有针对性应对 5G 网络的新需求与新变化。


5G Capital 项目在本身的产业解决方案突破,以及给北京带来了实际的 5G 落地价值之外。还展示了 5G 无人区的突破方式:只有此刻同行,才能 5G 通行;只有各自雕琢匠心,才能准确完成时代所需的创新。


5G 网络拥有远大于今天所见的可能性。而那个可能性不是等出来的,需求在今天携手,在此刻迈步,去追逐 5G 的时代价值。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匠心、携手、深耕:5G Capital展现出的无线产业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