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28 天瞎写的第二百一八天:搬机房的故事

用户头像
树上
关注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15 日
28天瞎写的第二百一八天:搬机房的故事

#挑战 28 天写作计划 第七季我的主题是 28 天 28 个故事。


职业生涯还没有完全走完,到目前为止,职业生涯的前半段离不开“搬机房”的话题,基本上每一年都要经历一两次,直到云计算的出现,才终结了这个非常耗费体力、脑力和财力的麻烦。


以前创业,都少不了找服务器、租机柜、上架机器、买 IP 地址,现在,打开公有云控制台,三两下就搞定了,换做以前,整个周期走下来快则一周,慢则一个月。


刚起步的时候,没钱买服务器,找朋友借,是托管在一家天津 IDC 的不知道长什么样的服务器,网站数据节节攀升,人气很旺,忽然,网站打不开了,为什么?这家天津机房整体掉电,好死不死,借的这台服务器因为掉电,硬盘坏了。


免费的总是最贵的,因为是借的服务器,也不能说人家什么,而且还是 IDC 出的事儿,只能想办法恢复硬盘数据,减少损失。


硬盘数据恢复的曲曲折折,最终的结果是,数据拿不回来了。


痛定思痛,一致认为服务器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出了事故,自己承担责任也比无能为力要好。


当时一个合伙人在洛杉矶,那边资源比较便宜,就弄了两台服务器放到洛杉矶的某个 IDC,国内访问速度还是挺快的,与访问国内服务器速度基本没差别。


但是随着日访问量到 100 万 PV 的时候,服务器负载开始出现问题,加上主要用户群体在国内,还有合伙人回国,思来想去,服务器应该放在离用户近的地方。


为了省钱,选择了昨天说的那家海淀小宾馆(IDC),十几年前,海淀区有大量这种小机房,很便宜,非常适合创业初期的公司。


便宜自然没有好货,比如这家小机房,空调用的家用款,机房内部温度一度上升到 30 度,我是怎么知道 30 度的呢?是因为某台服务器的两个网卡因为温度过高罢工了,远程无法操作,跑现场一看,乖乖,这温度还得了。又看了这家机房的其他房间(是的,好几个房间),选择一个温度较低的,把机器搬到这里,算是权宜之计。


接着就赶紧寻摸便宜又好用的机房,当时也有点资金可以支配,去了铜牛,当时还算不错的选择,管理业专业,托管机器也足够多,BGP 接入,最最重要的是空调给力呀。


半夜三点,一辆小轿车,八台服务器,三个人,就这么“搬机房”了。


好景不长,半年后这家 IDC 某托管服务被 DDoS 了,他们防水墙(是防水墙,不是防火墙)扛不住,影响了所有托管单位的服务。


这个时候又来了一笔投资,机器也多了,干脆,换个再好一点的 IDC 吧。


南三环电信 IDC 机房,同样 BGP 接入,抗攻击能力绝对是当时国内最牛之一,只是每次进机房和上机器手续很繁琐,又有点怀念海淀小机房了,打个电话,拉个机器进去就可以了。


有一次去电信 IDC 上机器,碰巧遇到土豆网也在上机,那阵势,真让我们小公司眼红,清一色 4U 服务器,负载直接上 F5,一批就是几百台;我们抠抠馊馊每次三台五台,最多十台,F5 使用不起了,HA -Proxy 顶着吧,安全防护设备?全靠 IDC 大爷扛着,咱自己没钱,几乎就是裸奔。


偶尔收到勒索邮件,我都以为防线被攻破了。


没安生了几个月,电信 IDC 因为道路施工挖断了光纤,联通用户访问不了。


加上有朋友做 IDC 的来游说,说他们拿到了谷歌中国的机房,那里条件一流 blablba....,这些都是虚的,直到他说给你半价、SVIP 服务、没有复杂手续、专人专门服务,才动了心,去考察完之后,大呼 NB,就这里了。


暗下决心这是最后一次搬机房,事实也是最后一次搬机房。


后来他们开启了云主机服务,那会儿还是用的虚机架构,当时除了 AWS ,国内还没有其他云厂商,阿里云还在倒腾 AliOS。


没有控制台,没有云监控,只要一个电话,再发一封邮件说明配置和 IP,五分钟后就能收到回复,并且还会追一个电话回来,体验到这样的便捷,服务器代理商的电话我懒得接了。


再之后,阿里云大火,腾讯云跟进,QCloud、UCloud 也都起来了,可选择服务很丰富,创业公司就省去了“搬机房”的麻烦,也失去了“搬机房”的乐趣。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15 日阅读数: 45
用户头像

树上

关注

文字简单,却有干货 2018.04.08 加入

青年程序员,前美篇首席架构师、机锋网联合创始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28天瞎写的第二百一八天:搬机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