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五年,华为如水
科技领域有个有趣的常识:我们总是高估一年的变化,同时低估五年的变化。
不信我们可以做个测试。你是不是每次手机发布会都在等待一个大招,结果却总有点小失望?这可能叫做高估短期变化。
再来做个测试,想想五年前购买 PC 产品的时候,你关注的是不是 CPU 和显卡的型号?但在今天,你却注意笔记本的颜值、设计感和办公体验?当然不是说显卡不重要,但你肯定再也没有买到笔记本后马上拆换显卡、多插几个内存条的神秘习惯了。今昔相照,有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叫做低估长期变化。
五年前,很少有主流 PC 厂商召开发布会,无数机型改个涂装换个显卡型号就上市;五年前,我们认为笔记本电脑就是学生本轻薄、游戏本厚重、开机要等几十秒,这些东西似乎永恒不变;五年前,我们不会在意 PC 是不是全面屏、机身流线是不是凌厉又舒服,甚至因为资料和联系人都在手机上,打开 PC 就头疼;五年前,我们得知华为要做 PC 了,觉得无非做出来手机的附属品,圈一波品牌拥趸的流量。
无论你正在用哪个品牌的 PC 产品,我想或许我们都可以达成一个共识:自 2016 年华为加入 PC 市场以来,这个产业确实发生了众多肉眼可见的改变。而在这个节点上,我们似乎可以向华为 PC 追问一句:这五年,究竟了改变了什么;这些变量又将如何影响华为 PC 以及 PC 产业的未来?
2021 年 3 月 9 日,脑极体受邀对话华为消费者业务平板与 PC 产品线总裁王银锋,了解关于华为 PC 五年的战略发展与产业思考。王银峰认为,在 PC 行业只有用创新驱动消费者更新换代,才能让产业稳定发展。华为倡导产业链能够在 PC 当中投入进来,一起创新,一起做好产品,给消费者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带来生产力的创新和提高。
从产业创新维度,或许可以最准确看到华为给 PC 领域带来的变化。如今,华为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受欢迎的 PC 品牌,实现中国笔记本市场份额第二,2021 年中国顾客推荐指数笔记本行业第一的成绩。存在了数十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从 PC 产业的新手到行业顶尖,华为就像江水突然涌入了谷地,快速刻下了自己的河床。
而顺着华为 PC 这条水脉向上游看,绝不仅仅能见到产品、品牌的崛起,更重要是见到 PC 这个最基础消费硬件的快速变迁。
如果说,我们记忆中的那个 PC 行业很像林立的山头,大家努力在堆高配置、降低价格,保证自己的山头不倒,那么华为的 PC 之路更接近水,把应然的、变化的、破除界限的能量带到这个行业。想要读懂华为 PC 与 PC 产业的五年之变,我们要先回到那个水势涌入的前夜。
携势而入
回想起当年的 PC 产业,我会想起李金发的一句诗:单调的朦胧,亲密的烦闷。
各个厂商在相似的价位、配置上一定有充足的型号进行竞争,软硬件甚至设计都彼此类似,差异化主要存在于线下店小哥告诉你的秘闻中。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是如何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高的配置。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就像台式机今天依旧流行 DIY 一样,当年 DIY 笔记本也蔚为大观。而为了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厂商也在不断把笔记本做得更大、更厚、更重,说实话也更丑。记得当年宿舍有个哥们买了新游戏本,打开之后风扇轰鸣,厚重的黑色机壳加上能跑马的宽边,竟然有种梦回工业革命之感。
那个标准的红海年代,华为给 PC 产业带来的第一个变化:用做手机的方法做电脑,是可以的。
2016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华为推出了首款笔记本 MateBook。其特征就是在轻薄机型的同时,兼顾了高性能和高体验。我还记得很多媒体当时都有点反应不过来,相关采访中一再追问,你们这个到底是轻薄本还是性能本?
现在想想,小丑竟是我们自己。到底是谁规定了轻薄就不能高性能?手机不就是越来越轻薄,性能却一个劲飙升吗?用户被夯定了这个认知,显然并不是用户的问题,而是行业的。
华为进军 PC 产业,最开始仅仅或许只基于一些朴素的洞察。比如 PC 行业其实有大量改进的空间,笔记本不应该永远都是傻大笨粗、又黑又重的样子。于是华为选择尝试把手机产业的创新方案和进化方式带到 PC 行业,永远追逐更轻薄、更高性能,同时每一代纳入大量创新,让 PC 产品像手机一样滚动式前进。
把华为手机的水势,输入到 PC 行业的地势中,流淌出了几条今天已经成为行业重头戏的河道。比如说:
1、过去笔记本电脑的开启时间与台式机近似,甚至由于性能较差和指纹验证,还需要更多时间,经常一启动三分钟过去了。而华为则全球首创了 PC 指纹电源键技术,并将手机技术引入 PC,实现最快 7 秒开机,10 秒进入工作状态,让众多在等待中浪费的工作激情重新回到大脑。
2、在华为加入 PC 产业前,行业通用 16 比 9 边框,屏占比低、边框大,看起来非常笨重。但与此同时,手机已经不断贴近全面屏。华为选择将手机的追求全面屏理念引入 PC,首创了 3:2 触控屏,在 PC 的大屏上实现更胜手机的全面屏体验。
3、在当时,笔记本产业的另一个顽疾,在于生产方式都是与台式机类似的组装模式。这就导致部件都是标准化的插拔完成组装,结构松散,体积庞大。而华为则率先将手机生产中的堆叠技术引入 PC,不断追求硬件高度匹配、结构紧凑精巧,最终实现了超轻薄与高性能的共存。
依靠这些与行业传统似乎背道而驰,但与用户需求、体验、审美高度契合的战略方向,华为很快在 PC 产业站稳了脚跟。继而开启了另一场变局:多终端协同。
江河同源
让我们再把记忆倒回那段从前。从前的故事很慢,但再慢也慢不过手机给电脑传文件。曾几何时,手机电脑间互传送文件是办公室的噩梦,学生党偷懒的最佳借口。当时想要传输一个文件,需要找一根对应的线,再把手机切换到“文件模式”,再努力翻找所需文件。一次传输,半小时起步。后来 PC 端微信开始普及带来了改变,但非微信文件、高清图片、大体积文件依旧是难题。
这种情况下,逐渐演化出了手机平板用来娱乐社交,PC 除工作外尽量不开的局面。如果一款硬件被打开时充满痛苦和压力,那它的生命力也可想而知。
在不断完善市场布局,打开 MateBook 数字系列、D 系列、X 系列、E 系列,覆盖更多元用户的同时,华为 PC 在五年发展中给行业带来了第二个变化:硬件边界的消失进行时。
如今,全场景和移动协同基本已经成为了 PC 新品推出时的必推重点。与此同时,华为在业内首次提出全场景战略,支持多终端互联互通的品牌也深入人心。而依靠华为本身的通信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华为在多终端协同中的技术体验依旧是业内最强。通过将众多华为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到一起,PC 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丰富,比如不再需要费时费力传输文件的一碰传功能、可以在 PC 中完成手机操作的多屏协同。这些能力让 PC 产品不再是孤零零的办公设备,而是成为办公、娱乐、生活硬件集群中的关键成员,另一方面也给华为全场景用户带来了更多附加值。
如果说华为进入 PC 的初心,是 PC 可以像手机一样美好和创新;那么华为给 PC 带来的 2.0 升级,就是 PC 和手机,甚至更多设备本来就江河同源,是用户身边的要素之一。通过首次完成 Windows 和安卓融合体验,通过多屏协同从系统底层打通硬件藩篱,华为让 PC 和手机回到它们本来应有的样子:围绕于人,听令于人,服务于人。
如果把五年作为一个战略节点,我们可以看到华为 PC 也到了 3.0 升级的更关键时刻。分布式技术、云计算、AI 带来了更大想象力,“信息融汇于人”的设想有了更多实现方式。
如果说,五年前进入 PC 产业的华为,是推动变化的他者;那么如今的华为 PC 已经成为推动变革的中流。
变的是位置,不变的是变化。所谓水无常形,维流而已。
生生不息
从产品和体验中把视野拉高,我们回看 PC 行业的基本问题。这个被认为是“红海之王”的行业,长时间以来都被冠以三宗罪:低利润、同质化、难发展。
如果我们将华为带来的“流水效应”与这些传统问题进行竞对,会发现华为在战略层面给行业带来了一个非常朴素,但又根本上的变化。华为似乎用五年发展来证明了,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雕琢,PC 可以像其他硬件一样不断进化、发展、滚滚向前。电脑作为生产工具,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生活时状态、情感、认知的投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带给用户价值。
这或许是华为给 PC 行业带来的第三个变化:创新,就永远都会海阔天空。
我们能看到,如今主流厂商都在跟进华为打开的轻薄+高性能、全面屏、多终端协同赛道。一代产品一创新开始变成业内共识。
我们也能看到,PC 产业的生态链开始愈发活跃。差异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开始在产业链上跳动,产业链也愿意投入更多进行创新,以满足厂商开始显出提升的差异化需求。
我们还能看到,那些几年甚至十年都不愿意更换笔记本,感觉不到换机必要的朋友,开始因为笔记本像电脑一样设计更舒服、携带更方便、功能不断更新,从而愿意加入市场中,去体验和拥抱新的 PC 时代。
华为 PC 的蝴蝶扇动翅膀,最终我们看到了一个 PC 产业期待已久的正向循环:用户换机欲望增强,所以厂商市场扩展;市场扩大给了厂商更多创新欲望,增大研发投入,加强业界差异化竞争力;差异化最终促使产品更新加快,创新幅度增强,让更多用户回到 PC 市场。
唯有水流不止,生生不息,一个市场才能有不断发展,等待质变的机会。厂商才能有更强的战略定力与研发信心,让红海变作蓝海。
这场 PC 产业的蜕变今天远未完成。华为给其带来的关键变量在于,他在 PC 市场完成了一场朴素的价值自证:创新,是唯一可持续的需求。
或许你曾纠结,做手机的华为能否做好 PC?华为的 PC 会不会一股手机的味道?五年之后,华为 PC 也在多种层面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就像原本没有轻薄本和性能本的分别,手机和 PC 也没有天然的鸿沟。有的技术创新、产品雕琢、驱动变化,有的只是用户利益如月照当空。
这是变化驱动者华为的故事,也是 PC 行业重新奔涌如水的故事。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