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米酒黼子酒
说武汉的早餐,肯定离不开米酒。一般馆子里的招牌上写作清酒,或者加上鸡蛋叫做蛋酒,其实都是米酒的一种。老武汉早餐的菜单中,饮料一定是这个,风卷残云干完一碗热干面后,呼啦啦一口滚烫的米酒下喉,你会觉得有太阳滑入胸口,整个天都放晴了……
这个也许是温度带来的沸腾感,也许是酒精带来的错觉,是的,开车的人早上是没这个口福的,米酒里酒精再少它也还是酒啊……
说起来我国聪颖智慧的劳动人民们,竟然能使米酒酿造技术无门槛流传,反正小时候身边的街坊们基本每家每户都找得出个能人会这门手艺的,还常常互通有无的互赠米酒或酒曲,以至很长时间我不太理解《燃情岁月》中走私禁酒的行为,酿酒很难得吗?以前卖酒好像真不算是多好的买卖,印象中是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大嗓门,三天两头边走边吆喝,“米酒米酒黼子酒徕”,要买酒的爹爹婆婆们大老远听见后会回屋拿上点各种花色大小的家用带盖搪瓷容器,喊住卖米酒的,从他自行车后架上的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搪瓷杯中倒上一两份出来,每天早上挖一块出来,冲个清酒或者蛋花,一段时间就有得喝了。再隔不久时候卖米酒的吆喝声就又回远远传将过来。
不过也许最开始时候节奏还慢,或者习惯天天打卡喝什么什么的习惯并没被像如今这样推崇,所以大家都是三天两头才会来上一碗,再后来米酒生产工业化了,超市也开始铺满不同米酒品牌了,才开始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天天将它列入打卡日程,而那吆喝声,却是再没听到过了。
曾有非本土的博学大V专门考证说“黼子酒”应为“黼子”二字,是古时男子头巾的意思云云。我从小一直以为是“幅子酒”的,因为做米酒时候上面会覆盖一个白毛巾,而本地人都管毛巾叫“幅子”,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俩字,且就从考证党吧。也许旁观者清呢。
但本地“米酒”其实还有一层意思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丢三落四或者办事不清不楚,也会被叹一句“米酒”或者“糊米酒”,近酒则远智,看起来,古来大家对酒的认识包括副作用都还是挺到位的了……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zhoo299】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d44826588d4a326074d542730】。
本文遵守【CC BY-NC-ND】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