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据之道》读书笔记:序言
序言一
陶景文 华为董事、质量与流程 IT 总裁、CIO
华为规划的数字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其内容无外乎就是业务对象、业务过程和业务规则的数字化,华为希望构建一个实现感知、连接和
智能的数据平台。感知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形成完整且有效的映射,联接是把各种离散的数据相互联系成有机整体,智能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些大数据和高级模型算法。
华为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首先,要抓住数据治理这个“牛鼻子”。... 我们想要在构建新的数据平台时不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颠覆性改造。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感知能力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采集,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现有的各个相对独立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汇聚和联接。这就带来了“数据湖”的全新体验,先初步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然后再来进行深入的数据治理。
现在业界的数字化转型过多地强调了技术的动因,而我认为数字化转型首先强调业务价值。根据 Paul Romer 的《内生经济理论》,我们在做数字化转型时要反复问自己:
第一,数字化转型到底要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用户到底需要什么?用户和客户关心的问题在哪?
第二,业务战略到底要解决业务的什么问题?
第三,变革是否有一个好的规划和持续的架构?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序言二
熊康 华为企业架构与变革管理部部长
不同于数字世界的“原住民”,非数字原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一次巨大变革。这场变革设计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的变化,需要完成流程、组织、IT、文化等多方面的转变,对于飞速发展的华为来说,相当于在高速路上换轮胎。华为当时面临的局面是,存量的 IT“烟囱”遍布各个业务但又支撑这海量的交易和分析,各种短期见效的数据搬家、自动化小工具逐渐从“帮手”变成了“帮凶”,数据被“私有化”为各个业务部门的“资产”,“表哥表姐”为了实现数字化运营加班加点整理 Excel,高薪招来的数据科学家却因为没有数据而闲得离职...
变革委员会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共识:数字化转型要坚持业务和技术的双轮驱动,而连接双轮的“轴”就是数据。只有建立统一、清洁、智能的数据底座,才能支撑公司不断发展的新业务,支撑各个区域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实现“数据实时可视、海量业务自动、算法支撑决策”,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017 年 10 月,“统一数据底座建设”项目立项。针对数据搬家多、找不到、读不懂、获取难、不敢信等痛点,将“打破数据孤岛,支撑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随需共享、敏捷自助、安全合规”作为项目目标。项目组一手抓数据入湖与联接,一手抓数据消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基本完成了数据底座的建设。今天,数据底座支撑着华为在全球 170 多个国家的差异化运营,支撑着公司各 BG 海量的交易与分析,驱动了交付、供应、财经等诸多领域的运营模式(在线、远程、集中)转型,也帮助公司实现了在美国极限施压下的快速分析与应对。数据底座成为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序言三
苏立清 华为云副总裁、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通过数据科学治理、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分析与建模,把数据变成服务,使数据能在企业内顺畅流动起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数据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理念是“双模 IT、立而不破”,通过建立新老环境融合的双模(Bi-Model)IT 架构,把企业的新老数据和应用与正在及未来将要产生的 IoT 数据连接在一起,构建统一的数据与应用平台,并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相结合,使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数据的潜在应用场景有很多,但是企业只有将数据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从业务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数据分析技术找到解决方案,并及时变现,才有真正的意义。
...以“对象数字化、过程数字化和规则数字化”为基本原则,通过 IT 工具引入和人工智能元素的叠加,实现从过去的“人拉肩扛”到现在的线下、线上高效协同,为业务创造了很大的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