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产力
生产力这个词小时候的思想政治课里面就有,但现在多用于电子设备的描述,基本也是再说电脑相关的设备。某显卡、某 CPU、某屏幕、某键盘、某挂灯。我粗浅的理解,所谓生产力设备就是可以有效的提高赚钱效率的设备。更直白地说就是不卡了,运行什么都流畅。
但好像,我做后端程序员以来,几乎用不到多少电脑的性能。这种话不能在一些技术社区说,一说就是井底之蛙。不开 10 个 IDEA,10 个虚拟机,100 个 chrome 标签都算不上开发。我写了今年代码,确实没有遇到卡到影响使用的电脑,更别说我工作前两年用的还是 4 年的老华硕笔记本,奔腾 CPU,8G 内存,128G 硬盘。我不得不思考一下,所谓的生产力设备是不是一个硬件厂商谋划已久的一个谎言。
视频平台上的很多电脑测评基本是一些自媒体团队,除了视频剪辑的快慢,就是跑各种跑分软件。确实,视频渲染的越快,效率越高啊,但这只是属于媒体行业的效率。学建筑和动画的从上学开始配置的电脑都是顶配,这些人毕业之后做了自媒体再按照他们使用的标准来测评,厂商狂喜。像我这样的后端开发,可能用市面上大多数的电脑来开发都不会太影响效率。
更快的 CPU,更大的内存难道不会运行的更快吗?会更快。但就像算 1+1 一样,后端程序员很难用到 100%的 CPU 甚至 80%,更多的时候是在写代码,然后运行单元测试,然后提交到测试服务器进行 QA 测试。因为我们的代码最终都会跑在服务器上,本地只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当然像移动端开发,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性能的,但更多的是内存和 CPU,显卡倒不是重点。其实后端开发还可以进一步节省开支。不要用 IDE 了,比如近两年大火的 IDEA,使用终端或者 vscode,如果再熟练掌握 vim 或者 emacs,那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最终真正的生产力还是来源于软件,因为日常用的最多,软件的效率决定工作的效率。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生活在一个硬件算力过剩的时代。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几乎没有人能挖掘 100%的性能,但芯片性能的发展肯定是好事,毕竟还是有对计算需求要求很高的业务场景,最终也会间接提升人类生活的幸福度。但就生产力而言,我想各个行业还是要看清自己的需求,不要被盲目的测评所迷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