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2020,这个世界会好吗?

发布于: 2020 年 04 月 23 日
2020,这个世界会好吗?

今天是 4.23 世界读书日,分享最近读过的书和一点个人感想。标题有点杞人忧天,但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21 世纪 20 年代的第一年,多灾多难的 2020 年,从第一天起有着魔幻般强烈的不真实感。新冠肺炎、非洲蝗灾、科比陨落、石油价格战、美股 4 次熔断、英国首相感染、高考延期到 7 月、负油价……看起来今年最常用的形容词是“活久见”、“见证历史”。以前总说川普是黑天鹅,这个春天简直是黑天鹅满天飞舞。


借用一个句式,2020 年的春天,大概是过去十年最差的春天,不知道会不会是未来十年最好的春天。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过去 20 年、30 年、40 年,我们似乎过得都挺好,突然到今年,怎么一切都不一样了呢?如今全球感染新冠肺炎人数几百万,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不敢松懈。专家说病毒冬天可能卷土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之前的平静生活。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体现出经济危机不是将来时而是正在进行时,预期的确很悲观。人生是短暂的,可能没有几个 10 年,一眨眼就发现未来很悲观,我们怎么办?


以前总有世界末日的预言,比如 1999 年、2012 年,最后啥也没发生。这次不一样,庚子年,按照甲子轮回算,往前 120 年、60 年都不是好年头,有人做各种灾难预言,颇有末日降临的意思,好在有些预测已经脱靶,其他的自然不必当真。


我们还太年轻,赶上了中国发展特别好的几十年,90 后、00 后好像就没经历过苦日子,但未来就不会经历么?不妨倒回 100 年去看,那是我们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人生。


1920 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前一年发生了五四运动,前两年东北发生了鼠疫(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五四运动时候学生真的是精英,读书识字的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城镇文盲很普遍,很多妇女还裹着小脚,童养媳、长工都是有的,70 年后的历史课本里称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均寿命很短,加上后来的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国共内战,能活个 40 岁都不容易,十几岁结婚生娃,40 岁已经当爷爷奶奶了。解放后呢?各种政治运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转型,“价格闯关失败”、“国企下岗潮”、91 年和 98 年洪灾,大事很多的。要忆苦思甜,不妨读余华的经典小说《活着》,看电影也好,比如《一九四二》。


进入 21 世纪之后这 20 年,“01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03 年非典 SARS”、“08 年次贷危机”、“08 年汶川地震”,我们都经历过。当下正在经历更严重的疫情和可能引发的更严重的经济危机。未来 20 年会怎样?这个世界会很好吗?


理性的猜想,未来会不会跟我们过去的这几十年一样,克服困难之后回到正常的轨道?从更长的尺度上看大的发展趋势的确应该是越来越好的啊!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观念?基于事实,基于观点,基于立场,还是基于信仰,来看待自己,看待社会,看待未来,看待世界?是该“摆事实不讲道理”,还是“”不主张只解释”?为什么中医、方方、舆论监督、信息公开、如何防疫会成为绝交话题?


当生活与灾难不期而遇,每个人都会思考,每个人的答案未必相同,但是多看一些书,看一些别人的思考,对我们会很有帮助。从 1 月到 4 月,宅在家里或放假或隔离或远程工作,读了四本书——《百岁人生》、《批评官员的尺度》、《这个社会会好吗》、《理性乐观派》。


《百岁人生》主要讲很多人会活到 100 岁的问题。中国平均寿命在 70 岁以上(18 年的数据是 74.83 岁),平均寿命不是预期寿命,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发展,未来我们会活得更长。2000 年出生的人,活到 2100 年之后成为百岁寿星并不罕见,能跨越一个世纪,1999 年出生的更厉害,穿越三个世纪。所以大家会面临的这样的问题,这么长的生命周期,会经历什么?面对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肯定要想的更远一些。


有研究预测今天一个出生在西方国家的孩子,至少有 50%的概率活到 105 岁以后。在过去的 200 年中预期寿命一直稳步上升,每 10 年增加两岁以上。如果现在 20 岁,就有 50%的概率活到 100 岁以上。如果现在 40 岁,那像我这样的,有 50%的概率活到 95 岁,所以得身体健康啊。如果现在 60 岁,那有 50%的概率活到 90 岁或者 90 岁以上。当然这是指生活状态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发达国家。


长寿是一个社会经济革命,会带来两个诅咒,一个诅咒是死亡,一个诅咒是税收。我们面临的生活是更长的寿命,更晚退休,因为总体要收支平衡。小时候父母抚养你,供你上学,接下来要赚钱养自己,然后你还要养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这是一个家庭资产的循环平衡,对于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如果预期寿命是 70 岁,在 20 多岁的时候工作,50 多岁、60 岁的时候退休,在生命的一多半时间,至少一半的时间是在工作赚钱。退休之后的时间有积蓄来给自己养老,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支出,总体收支平衡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能活到 80 岁,多了 10 年,又不赚钱,只出不进怎么办?有房子就得卖房子,或者以房养老,要是房子也没了,难道最后流落街头?所以在老龄化社会政府都会去延迟退休年龄,以减少政府的养老开支。这是个经济账,我们没必要较劲说政府就应该养我,以前不说你能养老吗?现在为什么说没钱了,为什么不让我退休?我怎么这么惨?大家都能理解,因为钱是个实打实的东西,不是平白出来的,也不是政府印出来的,体现的是价值收入。所以理财也非常重要,人死了钱剩了是遗产,人还活着钱没了,可就不好办了。


因为计划生育,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说 2020 年将是中国人口的拐点。我们可能面临 60 岁、70 岁不能退休,还要工作,甚至退休了也要自己赚养老的钱。靠什么赚钱?人类的一个特征就是生下来先学习,积累知识学习技能,然后出卖自己变现。要不断的充电和成长,否则会丧失竞争力,如果到了一定阶段技能和职业要求不再匹配,无法在原来的赛道上继续前进,需要找一个职业的第二曲线,开始新的阶段。


现在是三阶段的人生,学习、工作、养老,未来可能是四阶段。目前转行多数是被动的,比如说搞 IT 的人到中年,青春饭吃不下去了,不得已换了个其他的工作。可以送外卖、开快车,但不见得是合适的,因为被动,多数情况只能被选择。如果能预期到自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前段时间有个同行校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思考未来怎么办啊。以前可能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开始想了。

所以需要重新规划人生,花一定的时间或者费用,持续投入,为自己的第二段职业生涯做准备,找出路。


现在的中国还在人口红利的惯性中,老板都想招年轻的能干的能熬夜的长得漂亮的员工,但如果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只能挑 50 岁还是 55 岁的话,更主要的标准得是健康吧?年轻人要悠着点,日子还长,保重健康,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资本。


我们未来的人生,过渡会成为常态,因为从三个阶段到多个阶段去转变。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为什么我会面对这样的人生?如果去回头看看我们的父母,就能理解了,因为我的父母已经 70 岁了,从 49 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没经历过挨饿,没经历过逃荒,没经历过公社,没经历过文革,没经历过砸碎铁饭碗,貌似一帆风顺,是因为幸运的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但岁月静好和平发展不见得就是世界常态,我们迟早要面对各社会变化,接受并适应。20 世纪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21 世纪会不会发生第 3 次世界大战?如果发生了,就又活久见了。我们已经见识了巴菲特 90 岁才见识过的熔断,而且 10 天见证了 4 次,那接下来见识更多的活久见,习以为常是否才理所应当?因此当我们过得开心的时候,要感恩,要珍惜,同时要有心理准备,知道世界上都在发生什么,知道我们有可能会遭遇什么。


联合国有过标准 40 多岁的人还叫青年,在 21 世纪是正常情况。青春时代更长,很多人感觉自己还是个宝宝。进化生物学家说这叫幼态持续,青少年时期的特征延续到了成年时期,不过跟巨婴不是一回事儿。从进化论上来说是好事,有助于提高我们适应性,不受传统的束缚。100 年前的人到了 30 多岁,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固化,可以倚老卖老。但是我们在父母眼中还是很不懂事,没见过世面,因为他们比我经历的更多。


寿命更长了,会经历跟祖辈不一样的人生。有了更多时间,也就有了更多选择自由,可以做更多事,可能经历多个城市、多个工作、多种职业、甚至跟多个不同的伴侣、家人生活,有更多机遇、更多苦难,也会有更大的不平等。以前中国是农业社会,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去自己的故乡。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和我们一样很年轻,虽然是个文明古国。政府会面临健康不平等的挑战。《未来简史》里提到过生命科技能解决长寿问题,有钱人可以活得更长,没钱人就只能等死,虽然现在也这样,但相对还好。但是如果有一天某个富翁可以永生,或者活到 200 岁,他会持续的聚拢财富,形成比现在更严重的贫富不均。


我们无法从过去预测未来,因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虽然传说老祖宗轩辕黄帝活了 120 岁,但是绝大部分人没那种命。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想要拥有的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约束。

积极的影响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想要最大程度承受人生变成礼物的而不是诅咒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发出了一个邀请,邀请你迈出享受这份礼物的第一步。谁都希望长命百岁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个悲剧,这本书给大家提了个醒。


第二本书是《批评官员的尺度》,书名很标题党,所以我想起来应该读一读。疫情之下,微博之上,群情激愤,每个人都有很多问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封面上还有两句话非常打眼,一句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另一句是“没有什么比这起案件更有利于促进整个国家的思想交流了”。都是广告语,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次疫情更有利于促进整个国家的思想交流了”。


这本书我好几年买的,一直没读,象征意义大于内容,因为本来的名字叫《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讲的是在 1960 年左右的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严重的州政府官员起诉纽约时报污蔑毁谤,官司打到了美国的最高法院,最终的判决是纽约时报胜诉。政府官员要对公众负责,公众或者说媒体有权来进行评价,哪怕信息并不那么的准确,因为很难去判断它是不是真的准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是言论自由。书中讲了这起官司,追溯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案子。这本书相对客观的回顾了历史,也强调了因为言论自由引发了很多名人对媒体的索赔和胜诉的案子,作者并没有提出自己的任何主张,比如自由的尺度应该有多大。


美国的法律体系是判例法,前阵子还听罗辑思维说美国宪法是公法,中国宪法是母法。其中差别是美国的立法基础是要保证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要防止政府欺压人民,因为当年是反抗了英国政府而独立的,但中国是 1840 年之后被各种列强欺负,新中国之后立法呢,出发点是为了让国家更强大,的确有一些背景差异,毕竟我们不可能抛弃历史。


最高法院有 9 个大法官,根据投票来决定每个案子怎么判。大法官里有保守派有激进派,对案子的意见决定了社会的基本规则。少数派也会写自己的判词。最后都会公开,都让大家去判断为什么。最高法院里的不同声音,都是公开的。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判词。为什么呢?因为最高法院的意见就是结论,一定是字斟句酌数易其稿,可能还要让其他的大法官看一遍,必须没问题,要不然发出去之后就可能成了笑话。


书的内容并不复杂,很容易翻完。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判词。


正确结论来自多元化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选择。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看法现在和将来都是无稽之谈,然而,我们却把它当作决定命运的赌注。 

——勒尼德·汉德法官,“《群众》杂志社诉帕腾案”


当人们意识到,时间已消磨诸多斗志,他们才会更加相信,达至心中至善的最好方式,是不同思想的自由交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确定一种思想是否真理,就应该让它在思想市场的竞争中接受检验。也仅有真理,才能保证我们梦想成真。 

——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大法官,“美国诉艾姆拉姆斯案”


国家的最终目的,是协助人们自由、全面地发展;在政府内部,民主协商的力量,应超过独裁专断的势力。……自由思考,畅所欲言,是探索和传播政治真理不可或缺的途径。如果没有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所谓理性商讨就是一句空话。 

——路易斯·布兰代斯大法官,“惠特尼诉加利福尼亚州案”


当报界轻率诋毁公众人物,谩骂诽谤恪尽职守的公职人员,并借用公共舆论对他们施加负面影响时,我们不能说媒体权力正被严重滥用,因为与开国先驱们当年遭受的人身攻击相比,这类言论根本算不上什么。如今,我们政府的行政架构已愈加叠床架屋,渎职、贪腐几率陡增,犯罪率屡创新高。玩忽职守的官员与黑帮分子狼狈为奸、包庇犯罪,将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对勇敢、警觉的媒体之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在大都市更是如此。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首席大法官,“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


宗教、政治信仰是常常发生尖锐对立的领域:一个人的坚定笃信,可能被他人视为无稽之谈。据我们所知,为了说服别人接受他的观点,有些人会用夸张甚至虚假的陈述,去贬低那些显赫的宗教或政界人物。但是,历史给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的启示是:尽管存在滥用自由现象,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自由在一个民主国家,对于促成开明的公民意见和正当的公民行为,可谓至关重要。 

——欧文·罗伯茨大法官,“坎特维尔诉康涅狄格州案”

政府官员名誉受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压制言论自由为代价进行救济。 

——小威廉·布伦南大法官,“《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宪法保护的表达自由权利,在这个人口众多,日趋多元的社会里,无疑是一剂良药。创设这个权利,就是为了解除政府对公共讨论施加的种种限制,将讨论何种议题的决定权,最大限度交到我们每个人手中。……允许这一自由的存在,或许会导致尘世喧嚣,杂音纷扰,各类不和谐之声不绝于耳,有时甚至会有一些冒犯性的言论。但是,在既定规范之下,这些仅是扩大公共讨论范围导致的一点点副作用罢了。容许空气中充满不和谐的声音,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力量的象征。 

——约翰·哈伦大法官,“科恩诉加利福尼亚州案”


书的译者叫何帆,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序也很打眼,标题是 “批评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虽然书读完跟我预想的并不一样,但是美国的法律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下来的,所以这个故事,能帮我们对美国法律有很好的理解和认识。


第 3 本是《这个社会会好吗?》,可能是这 4 本书里最敏感的。在很多大的电商网站上已经没有自营销售的库存了,甚至于在某电商网站的加盟商户那卖 60 块,


原价 39 块。售价高于原价,体现了一种市场的供需关系。这本书是中国人写的,作者熊培云,之前当过记者,在博客时代是一个公知,所以他会讨论这种问题,这个社会会好吗?


这本书像一本 10 年前的博客集,其实是一些专栏文章或者现场演讲的内容。主题比较散,每一篇都不长,内容也都比较关注时事,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但他关注社会问题,然后会提出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认为社会并不好,需要改进。胸怀理想主义的精英知识分子会揪住一些问题不放,这不是坏事,都是想给社会带来改变。


给大家分享一段其中精彩的文字吧。


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临时代。没有过去的理想,没有未来的责任,没有长远的幸福,没有恒久的痛苦。自由得而复失,希望若有还无,在祖先的土地无家可归,在自己的祖国寻找祖国。从政府到社会,从创造者到被创造者,一代代转瞬即逝,因为此时此地一切都是临时的。


在过去我们的先人是有时间感的,比如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几代人建造房屋,祖祖辈辈在那里居住,我们的先人会祭祀祭奠祖先,传承他们的文化,也会面向未来,延续家族的血脉。


这些东西有的可能会被当做落后思想被讨伐,但你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时间感,让生命和文明在时间的长河里得以延续,我们的古人写东西时还想着,藏诸名山,今天有几个写作者有此打算呢?有几个人想着花 10 年 20 年的时间写一部作品。


更别说像张载那样,把为天地立命为生民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作自己的使命。


这个时代仿佛一切意义都被掏空,人们只顾眼前,一代身份不明的临时工统治这个时代的一切,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一代人生产一代人消费,一代人狂欢,一代人哭泣,一代人创造一切,又终结一切。


最后一本书是《理性乐观派》,副标题——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2015 年出版,外国人写的,提及到了咱们前面的几个问题:人活的越来越长,大的趋势是政府、社会的组织形式不断进步,也会有短期的倒退,人口、能源、环保这些问题,译者的后记叫技术改变世界。


之前读过一些讲宏大历史的书,比如《人类简史》、《全球通史》。《时间地图》没看过,作者还写过《大历史》,书又大又厚,也没读过。所谓大历史观呢,就是用生物进化的思维去看待整个世界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和变化,用能量和信息的发展,衡量时代的发展阶段。从更大的历史线上去看,经济是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政治、军事都是利益冲突导致的斗争。只不过商人很难统治世界,书写历史的都是帝王将相,商人就成了社会蛀虫,中国也是重农抑商,因为商人或者说商业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很大的变量。为什么中国闭关锁国?已经活得挺好了嘛!不需要与时俱进,洋枪洋炮或者机械钟表,摆在那儿当个摆设就可以了,圈着 4 万万人天天伺候着很满足了。直到有一天,被更先进的生产力干掉,打破美梦。


人类是两层进化的生命体系。一层是猿类动物,幼态持续,需要父母养育,需要有一个族群才能继续延续。再往上一层是族群有了符号语言,积累了集体智慧大脑,最终文明变成了一个生命延续传承。

只要不发生巨大的灾害,文明就会不断的进步。之前主要是农业社会,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比如地理、气候,所以小时候学历史不明白为什么朝代更迭,几百年就是周期,因为地理历史是两门课。后来我才知道,长城是 400 毫米等降雨线,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人是经过了几万年才从非洲一直迁徙到全球,中间更迭了多少代?会遭遇很多灭顶之灾,脆弱的文明抵抗不了,就灭亡或者倒退了。比如一个地方依山傍水,适合定居,开始养家畜或者刀耕火种,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突然小冰期来了,或者说爆发大洪水,这个地方就不存在了,他们就没办法延续。所以我们看到不同的地方养的家畜、种的主粮并不一样,都是经过了无数尝试和失败留存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是幸存者,因为往上追溯的话,都是祖先一代代繁衍到今天。生命如此,文明也是如此,楼兰古国、玛雅文明说没就没了。印第安人面对欧洲人带来的病毒,几乎死光了,我们现在也在面对新冠肺炎。


回望历史,我们活在一个好时代,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未来 10 年最好的一年,但是在我们有生之年,遭遇一些更坏的事情也很正常。我们并不是活在天堂,永远美好,即便是我们感觉幸福的时候,一样有人在承受苦难。


书中的观点强调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城市出现可以不是因为国家而是贸易,贸易是互惠双赢的交换。经济学上有个李嘉图定律,讲比较优势,社会发展是因为分工,才有了更高的总体效率,全局最优匹配。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社会如此发展。交换是商业的基础,分工带来发展,效率提升带来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啊,所以人类越来越幸福。收入不仅满足温饱,有更多的储蓄,可以高消费。和平年代如果大家都活得比较幸福,就没有必要争抢资源或者转移矛盾来发动战争。


社会发展不能回避人口问题——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多了,消耗的粮食、能源、矿产多了,不够了,带来的环境污染多了,引发臭氧层变薄、全球变暖怎么办?书的作者对这几方面都进行了分析,结论当然是明天会更好。


农业天翻地覆,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有温室大棚、滴灌、无土栽培,也有农药化肥转基因,已经是大规模工业化批量生产,跟自然条件无关,就像是工厂。马尔萨斯陷阱是农业技术还无法摆脱自然环境而出现的周期性困境,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一定程度,出生率降低,人口反而会下降。以前生很多孩子,是为了对抗死亡率,不知道有几个孩子能成年,可不是因为避孕不到位。现在抚养孩子得供上学,不是几岁就种地放羊,十几岁出去打工,得养 20 多年,教育成本很高,而且更健康。多子多孙有福气的风俗会被少子化替代,政府促进也没有用。不用计划生育,生活好了就不想生了。


至于环保,有时候跟中医的逻辑差不多,讲究自然绿色有机原生态,但这是个伪命题,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地改造世界,或者说就是自然发展的一部分。生产方式是无法倒退的,总会有更好的技术解决问题。当下普通人享受的文明成果,其中的资源、能量、品质远超过几百年前的帝王。用玉米杆生产乙醇这样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不了石油,成本太高,产量太低。用太阳能代替核能,可能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反而不那么经济。


天灾人祸固然不可避免,但人类有无穷的创新能力和坚韧顽强的生命力。“21 世纪必将实现巨大的经济繁荣,最可能发生的不是气候的灾难性变化,而是中国人、印度人、非洲人,都过得像美国人那样欣欣向荣。”


大趋势是乐观的,包括现在也没有多惨,我们有工作就干好它,自食其力,该追求幸福就去追求幸福,过于杞人忧天没有必要。从宏观上看,宇宙、世界都是没有意义的,从大爆炸到热寂,不知道走向何方,会不会又变成一个奇点?我们不知道,生命的演化没有方向,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物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活下来就活着了,也不代表就成功了。所谓意义,不过是每个个体在乎的东西,可以是宗教、信仰、情绪、公平、正义等等,就是故事,一套结构化的信息。


这本书里提到了关于中国的一些情况,跟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那么书中的举例和数据到底可不可信?说法对不对呢?也不见得,看书得有批判性思维,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且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可能理解并不相同,会有多义性。作者的乐观建立在宏观层面,忽略了微观,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于是作者最后强调接受命运,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是“最好的安排”。


读完这四本书,并没有获得明确的启示和答案,对于当下的悲观形势,该有危机意识,保留现金储备,有备无患总是对的。人生总会赶上好时候,也会赶上坏时候,有天灾有人祸,无论如何都该好好活着。当对于一个事件,有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很正常,只有一种声音才是可怕的。但谩骂、举报、网络暴力并非合情合理的表达观点的方式,那只是宣泄,甚至就是蹭流量而已。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更多真正的成年人,才会越来越好。据说 2020 是 90 后的成人礼,相信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成熟。世界终将度过肺炎疫情,越来越好!


这几本书,有的当当有卖,有的没有,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也是好书,作为标题,梁漱溟也写过一本,都还没看过。


今天,你读书了么?没有的话,不妨睡前找一本翻翻,生活需要仪式感。

发布于: 2020 年 04 月 23 日阅读数: 99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2.07.16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被深藏的好文
2020 年 06 月 17 日 16:47
回复
没有更多了
2020,这个世界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