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读书笔记之四
【原文】
做 I 型人还是 X 型人 X 型:外在,I 型:内在。
驱动 2.0 总体被描述成 X 型行为,更多由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驱动,并且更多关注一项活动带来的外部奖励而非内在的满足感。驱动力 2.0 依赖于 X 型行为并会滋生 X 型行为。
I 型行为更少关注某一活动带来的外部奖励,而更多关注这项活动本身的内在满足感。I 型行为是后天造就而非先天注定,而且 I 型行为会令表现水准更佳、健康状况更好、总体幸福度更高。
自我决定理论: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的需求、自主性的需求、归属的需求。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就会更行动积极、工作高效、心情愉悦;如果这些需求受到阻碍,我们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心情愉悦读就会直线下降。
【感受】
这一点非常感动身受。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各种内在心理需求的环境。让员工能够展现并提升能力,能有一定的参与度,能提出建议并获得认可。能知晓工作付出的成果。所以在去年,我们为了激励大家,设置了建议奖励,让大家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并定时同步业务数据,让大家都知道各个需求完成后达到的目标。这些工作本后的含义和上面提到的三种内在需求是一致的,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改变的大家的想法,从被动的服从式工作转变为参与式工作。
【原文】
X 行为理论假设,人类会逃避努力,只为金钱和安全感而工作,因此他们需求被控制。而 Y 型理论假设,对人类来说工作与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主动和创造随处可见,如果人们投身于某一个目标,他们就会需求责任。
麦格雷戈对现代管理模式再度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好的管理并不是把执行视为前提,很多公司的运营其实是基于对人类行为的错误假设。 大多数管理者认为他们的员工从骨子里讨厌工作,要是情况允许一定会逃避工作。这些没有个性的奴隶害怕承担责任,迫切需要安全感,极度渴望被指引。因此,"必须强迫他们,控制他们,给他们指引,用惩罚威胁他们,让他们努力工作,并最终达到企业的目标"。
【感受】
我也有类似的问题,认为要去控制下属,按照我指出的方向去工作。虽然我没有使用惩罚,但是我更多的使用了奖励,尤其是钱。吻合上面说的基于对人类行为的错误假设。这种错误假设在面向 90 后里面非常明显。因为年龄的缘故,90 后成长的环境里,苦难的成分已经很少了,多数 90 后的孩子家庭给予的更多是支援,而不是压力了。这样这些孩子的观念里,为钱受委屈是对不起自己。做的好了用钱奖励,也没有切中他的最兴奋点。
【原文】
I 型行为为后期习得。
从长远看 I 型人比 X 型人表现水准更高 短期激励效果明显。长期内在因素更持久
I 型人不会对金钱和认可嗤之以鼻。达到基线以后,I 型看重目标。X 型看重金钱
I 型行为是可再生资源,X 型类似煤炭,I 型类似光能。
I 型行为能让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好: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健康状态等。
I 型依赖:自主、专精和目的。
既要设立大目标也要设立小目标,这样在对自己进行评估时,就有一些已经完成的任务了。
确保自己明白工作的每个方面和大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完全诚实,评估是为了帮助你提高绩效,实现专精。因此,如果你把失败合理化或者掩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从中 吸取教训,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感受】
之前一次培训老师提到一个词,AHA,就是一下心动了的感脚。而驱动力使用了心流这个词。其实本意是一致的。能让你有感触,让你能走心,能触景生情,直达内心。
做为大团队管理者,要让每个中层管理准确的识别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尤其重要。明确各自的小目标,和整体团队的大目标之间的关系--OKR 和这个逻辑也是不谋而合。
【原文】
唤醒积极性的 9 个策略:
给自己来个心流测试 — AHA
大问题—你的那句话是什么
小问题—今天你比昨天进步了吗
来次施德明吧
给自己做一次绩效评估
卡住的时候读张卡片
5 个步骤离专精更进一步: 记住|重复重复再重复|想办法获得批评性意见|严加关注自己的弱项|为身心俱疲坐好准备
做张口袋卡片
【感受】
恐怕甚少人能在最开始的时候想到你的那句话这么宏大的命题。相对来说,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有进步,就容易很多。给自己做绩效也是个非常棒的想法,复盘自己。5 个步骤,尤其是严加关注自己的弱项,是针对性的进行加强和改善。尤为重要。也应证了前面那句话 I 型是后天行为,可以锻炼出来。来次施德明,真可以,半年左右,歇一次年假,换个轻松的环境。回顾,总结,总是能看见很多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