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CST 软件(CST Studio Suite)多媒体设备天线仿真解决方案

作者:思茂信息
  • 2025-04-14
    广东
  • 本文字数:2169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CST软件(CST Studio Suite)多媒体设备天线仿真解决方案

达索系统旗下 SIMULIA 品牌的 CST 软件,其核心产品是 CST 工作室套装(CST STUDIO SUITE),用于求解各类电磁场问题,以及电磁和电路、热、结构应力的多学科耦合问题。


除了 CST2018 工作室套装外,还有例如 AntennaMagus,Optenni Lab 等软件,都是解决天线射频应用领域问题的重要工具。

Antenna Magus 是一款专业的天线设计综合软件,里面包含超过 300 种天线类型,并在持续的增加。它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搜索合适的天线类型,然后根据输入的天线的设计指标和空间要求,快速给出符合要求的天线设计,并进行天线性能的预估,最后导出全参数化的 cst 仿真文件,在 CST 中进行精确仿真和优化。

Optenni Lab - 是一款具有创新分析功能的专业软件工具,提供快速的全自动匹配电路优化工具,包括自动生成多种最佳拓扑结构,估算可获得的天线带宽以及计算多天线系统中最坏情况下的隔离。借助这些工具,天线设计师可以快速评估各种天线设计和概念,包括多端口天线和可调匹配电路。



本期如上面的饼状图显示,CST 有五个最重要的应用领域,这一期中我们首先来介绍天线射频领域的应用案例。我们以一款多媒体设备的天线设计流程,来介绍如何利用 CST 工作室套装和 AntennaMagus 以及 OptenniLab 工具来完成复杂结构模型上的天线设计。

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给如下图这样一台智能投影仪设计天线。



这款便携投影仪比 iphone8 手机稍大,但比平板电脑小,时尚又携带方便。可以通过 WIFI 链接到路由器和互联网也可以和手机的蓝牙进行链接等。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是包含哪些部分,CST 的工作室套装和 Antenna Magus、 Optenni Lab 等工具是如何帮助天线设计师去快速准确的评估产品的天线性能的。


step1 CAD 模型导入,确定天线放置的位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CAD 导入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我们导入的是完整的结构,弯曲的尺寸是 324mm*190mm。其中包含一个投影模块、两块电池、扬声器系统,中间还有电路板主体。整个框架是金属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刚性。金属框架的产品在它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工、工艺、结构、重量、成本等)一直在改变优化。



在产品开发迭代的过程中,从 v0 没有可放置天线的空间的原始模型,到便于 V1 阶段 CNC 加工的结构或者是 V2 便于铸造的框架设计。每个阶段产品经理都会要求天线工程师来进行天线的评估。下面我们以 V2 框架结构来展示如何进行天线快速设计


step2 用 Antenna Magus 工具选择最佳的天线

我们可以用供应商直接提供的成品天线,但是这在不断改变的金属框架结构下,成品天线设计的灵活性肯定不如自己设计的天线。在本例中,整个产品布局不算特别紧凑的使用场景下,Antenna Magus 完全可以快速给出合适的设计方案。我们打开 Antenna Magus 选择需要设计的天线频段,如下图所示:



同时限制天线的辐射为全向辐射,并限制天线的尺寸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样就能快速得到一批候选天线。这里软件从 300 多种天线中精选了 6 种满足要求的天线给用户备选。

 

step3 评估天线安装后的性能,并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

这里我们选用了 Antenna Magus 库中的天线,并在天线模型中设置 Anchor point,如下图所示:



同样我们在整机的 CAD 模型相应的位置也设置被安装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Anchor Point 的选择方法是在模型中先设置局部坐标系,并在导航栏中选择将局部坐标系存为安装点,如下图所示: 




在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看一下网格设置部分。由于 CST 独家的 PBA 和 TST 网格技术。在本例中,仅在天线部分具有较密集的网格。完整的结构模型都可以被网格很好的描述。 



PBA 网格在一个网格中可以解析多种材料,而无需单独对其进行网格化。所以本例中网格数量约 70 万。这种规模的网格在个人笔记本电脑上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仿真。  

 

Optenni Lab 多端口天线匹配

在对上述模型的两个天线进行仿真后发现天线的 S 参数不够理想,如下图所示:



这时候利用 CST 的 Optenni Lab 多端口匹配工具,如下图所示: 



点击 Launch Optenni Lab 后,软件自动将原来的 S 参数导入到 Optenni Lab 中,如下图所示:



在匹配完成后,右键自动导回 CST 设计工作室,并自动链接到匹配电路,如下图所示:



此时不需要再仿真 3D 模型,只要电路级的仿真,很快可以得到匹配后的 S 参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Optenni Lab 和 CST 是在内部链接的方案,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匹配前后的结果进行互导,还能对匹配目前在 CST 中进行优化设计。Optenni Lab 的匹配库可以直接用厂家的 Spice 模型,保证结果更加准确。

在完成了匹配后,两个天线的场分布如下图所示:




 天线的远场结果如下图所示:



并且能合成两个天线总共的覆盖方向图(Total Scan)结果如下图所示:



Step 4 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比较总的天线覆盖的范围

如之前一样的方法,我们需要对整个框架下各个可能放置天线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评估。通过仿真给出的天线效率、方向图覆盖、隔离度等指标给出支撑数据。这里我们通过 CST 的 SAM 流程将每一组装备方式作为一组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step5 小结 通过比较对比,选出一种最佳的结果输出。



本例给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天线设计优化解决方案。通过采用 AntennaMagus 的高效天线设计;采用 Optenni Lab 进行多端口天线匹配;CST STUDIO SUITE 中的高效工作流程设置;使用时域求解器和 PBA 六面体网格进行高效仿真。这一整套完善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在一些智能设备中应用。


CST非线性电感的场路协同仿真

利用CST对一种褶皱加载的小型化全向辐射天线

CST配GPU的话用专业的还是消费级?CST软件怎么选显卡

用户头像

思茂信息

关注

分享实用的仿真技巧~ 2023-05-11 加入

专为企业/科研/教育客户提供CAE仿真软件方案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CST软件(CST Studio Suite)多媒体设备天线仿真解决方案_达索系统_思茂信息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