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OS:盘点那些重要的数据结构
摘要:本文会给读者介绍下 LiteOS 源码中常用的几个数据结构,包括: 双向循环链表 LOS_DL_LIST,优先级队列 Priority Queue,排序链表 SortLinkList 等。
在学习Huawei LiteOS
源代码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数据结构的使用。如果没有掌握这它们的用法,阅读LiteOS
源代码的时候会很费解、很吃力。本文会给读者介绍下LiteOS
源码中常用的几个数据结构,包括: 双向循环链表LOS_DL_LIST
,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
,排序链表SortLinkList
等。在讲解时,会结合相关的绘图,培养数据结构的平面想象能力,帮助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些数据结构用法。
本文中所涉及的LiteOS
源码,均可以在LiteOS
开源站点https://gitee.com/LiteOS/LiteOS 获取。
我们首先来看看使用最多的双向循环链表Doubly Linked List
。
1、LOS_DL_LIST 双向循环链表
双向链表LOS_DL_LIST
核心的代码都在kernelincludelos_list.h
头文件中,包含LOS_DL_LIST
结构体定义、一些inline
内联函数LOS_ListXXX
,还有一些双向链表相关的宏定义LOS_DL_LIST_XXXX
。
双向链表源代码、示例程序代码、开发文档如下:
kernelincludelos_list.h 双向链表头文件网页获取源码 https://gitee.com/LiteOS/Lite...。
demoskernelapilos_api_list.c 双向链表 Demo 程序网页获取源码 https://gitee.com/LiteOS/Lite...。
开发指南双向链表文档在线文档https://gitee.com/LiteOS/Lite...
1.1 LOS_DL_LIST 双向链表结构体
双向链表结构体LOS_DL_LIST
定义如下。看得出来,双向链表的结构非常简单、通用、抽象,只包含前驱、后继两个节点,负责承上启下的双向链表作用。双向链表不包任何业务数据信息,业务数据信息维护在业务的结构体中。双向链表作为业务结构体的成员使用,使用示例稍后会有讲述。
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这种数据结构形式使得双向链表在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对于非常方便。由于双向链表的环状结构,任何一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从业务上,可以创建一个节点作为Head
头节点,业务结构体的链表节点从HEAD
节点开始挂载。从head
节点的依次遍历下一个节点,最后一个不等于Head
节点的节点称之为Tail
尾节点。这个Tail
节点也是Head
节点的前驱。从Head
向前查找,可以更快的找到Tail
节点。
我们看看LiteOS
内核代码中如何使用双向链表结构体的。下面是互斥锁结构体LosMuxCB
定义,其中包含双向链表LOS_DL_LIST muxList;
成员变量:
双向循环链表可以把各个互斥锁链接起来,链表和其他业务成员关系如下图所示:
LiteOS 的双向链表为用户提供下面初始化双向列表,增加、删除链表节点,判断节点是否为空,获取链表节点,获取链表所在的结构体,遍历双向链表,遍历包含双向链表的结构体等功能。我们一一来详细的学习、分析下代码。
1.2 LOS_DL_LIST 双向链表初始化
1.2.1 LOS_ListInit(LOS_DL_LIST *list)
LOS_DL_LIST
的两个成员*pstPrev
和*pstNext
, 是LOS_DL_LIST
结构体类型的指针。需要为双向链表节点申请长度为sizeof(LOS_DL_LIST)
的一段内存空间。为链表节点申请完毕内存后,可以调用初始化LOS_ListInit(LOS_DL_LIST *list)
方法,把这个节点链接为环状的双向链表。初始化链表的时候,只有一个链表节点,这个节点的前序和后继节点都是自身。
链表节点初始化为链表,如图所示:
源码如下:
另外,还提供了一个宏LOS_DL_LIST_HEAD
,直接定义一个双向链表节点并以该节点初始化为双向链表。
1.2.2 LOS_ListEmpty(LOS_DL_LIST *list)
该接口用于判断链表是否为空。如果双向链表的前驱/后继节点均为自身,只有一个链表HEAD
头节点,没有挂载业务结构体的链表节点,称该链表为空链表。
源码如下:
1.3 LOS_DL_LIST 双向链表节点操作
LiteOS
双向链表提供三种链表节点插入方法,指定链表节点后面插入LOS_ListAdd
、尾部插入LOS_ListTailInsert
、头部插入LOS_ListHeadInsert
。在头部插入的节点,从头部开始遍历时第一个遍历到,从尾部插入的节点,最后一个遍历到。
1.3.1 LOS_ListAdd(LOS_DL_LIST list, LOS_DL_LIST node)
这个API
接口往链表节点*list
所在的双向链表中插入一个链表节点*node
,插入位置在链表节点*list
的后面。如图所示,完成插入后,*node
的后继节点是list->pstNext
,*node
的前序节点是*list
。list->pstNext
的前序节点是*node
,*list
的后续是*node
节点。
图示:
源码如下:
1.3.2 LOS_ListTailInsert(LOS_DL_LIST list, LOS_DL_LIST node)
这个API
接口往链表节点*list
所在的双向链表中插入一个链表节点*node
,插入位置在链表节点*list
的前面,在list->pstPrev
节点的后面。
源码如下:
1.3.3 LOS_ListHeadInsert(LOS_DL_LIST list, LOS_DL_LIST node)
这个API
接口和LOS_ListAdd()
接口实现同样的功能,往链表节点*list
所在的双向链表中插入一个链表节点*node
,插入位置在链表节点*list
的后面。
源码如下:
LiteOS 双向链表提供两种链表节点的删除方法,指定节点删除LOS_ListDelete
、删除并初始化为一个新链表LOS_ListDelInit
。
1.3.4 LOS_ListDelete(LOS_DL_LIST *node)
这个API
接口将链表节点*node
从所在的双向链表中删除。节点删除后,可能需要调用Free()
函数释放节点所占用的内存。如图所示,*node
节点后继节点的前序改为*node
的前序,*node
节点前序节点的后续改为*node
的后续,并把*node
节点的前序、后续节点设置为null
。
图示:
源码如下:
1.3.5 LOS_ListDelInit(LOS_DL_LIST *list)
这个API
接口将链表节点*list
从所在的双向链表中删除, 并把删除后的节点重新初始化为一个新的双向链表。
*list
节点后继节点的前序改为*list
的前序,*list
节点前序节点的后续改为*list
的后续。和LOS_ListDelete()
方法不同的是,并不并把*list
节点的前序、后续节点设置为null
,而是把这个删除的节点重新初始化为一个新的以*list
为头结点的双向链表。
源码如下:
LiteOS 双向链表还提供获取链表节点、获取包含链表的结构体地址的操作。
1.3.6 LOS_DL_LIST_LAST(object)
这个宏定义获取链表的前驱节点。
源码如下:
1.3.7 LOS_DL_LIST_FIRST(object)
这个宏定义获取链表的后继节点。
源码如下:
1.3.8 LOS_OFF_SET_OF(type, member)
这个宏定义根据结构体类型名称type
和其中的成员变量名称member
,获取member
成员变量相对于结构体type
的内存地址偏移量。在应用场景上,业务结构体包含双向链表作为成员,当知道双向链表成员变量的内存地址时,和这个偏移量,可以进一步获取业务结构体的内存地址。
源码如下:
1.3.9 LOS_DL_LIST_ENTRY(item, type, member)
根据业务结构体类型名称type
、其中的双向链表成员变量名称member
,和双向链表的内存指针变量item
,使用该宏定义LOS_DL_LIST_ENTRY
可以获取业务结构体的内存地址。
我们以实际例子演示下这个宏LOS_DL_LIST_ENTRY
是如何使用的。互斥锁的control block
结构体LosMuxCB
在上文已经展示过其代码,有个双向链表的成员变量LOS_DL_LIST muxList
。在创建互斥锁的方法LOS_MuxCreate()
中,⑴ 处代码从空闲互斥锁链表中获取一个空闲的双向链表节点指针地址LOS_DL_LIST *unusedMux
,把这个作为第一个参数,结构体名称LosMuxCB
及其成员变量muxList
,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个参数,使用宏LOS_DL_LIST_ENTRY
可以计算出结构体的指针变量地址LosMuxCB *muxCreated
,见⑵处代码。
从这个例子上,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宏定义可以用于什么样的场景,读者们可以阅读查看更多使用这个宏的例子,加强理解。
源码如下:
源码实现上,基于双向链表节点的内存地址,和双向链表成员变量在结构体中的地址偏移量,可以计算出结构体的内存地址。
1.4 LOS_DL_LIST 双向循环链表遍历
LiteOS
双向循环链表提供两种遍历双向链表的方法,LOS_DL_LIST_FOR_EACH
和LOS_DL_LIST_FOR_EACH_SAFE
。
1.4.1 LOS_DL_LIST_FOR_EACH(item, list)
该宏定义LOS_DL_LIST_FOR_EACH
遍历双向链表,接口的第一个入参表示的是双向链表节点的指针变量,在遍历过程中依次指向下一个链表节点。第二个入参是要遍历的双向链表的起始节点。这个宏是个循环条件部分,用户的业务代码写在宏后面的代码块{}
内。
我们以实际例子来演示这个宏LOS_DL_LIST_FOR_EACH
是如何使用的。在kernelbaseschedsched_sqlos_priqueue.c
文件中,UINT32 OsPriQueueSize(UINT32 priority)
函数的片段如下:
&g_priQueueList[priority]
是我们要遍历的双向链表,curNode
指向遍历过程中的链表节点,见⑴处代码代码。完整代码请访问我们的开源站点。
源码如下:
1.4.2 LOS_DL_LIST_FOR_EACH_SAFE(item, next, list)
该宏定义LOS_DL_LIST_FOR_EACH_SAFE
和LOS_DL_LIST_FOR_EACH
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个入参next
, 这个参数表示遍历到的双向链表节点的下一个节点。该宏用于安全删除,如果删除遍历到的item
, 不影响继续遍历。
源码如下:
1.5 LOS_DL_LIST 遍历包含双向链表的结构体
LiteOS
双向链表提供三个宏定义来遍历包含双向链表成员的结构体,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
、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_SAFE
和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_HOOK
。
1.5.1 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item, list, type, member)
该宏定义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
遍历双向链表,接口的第一个入参表示的是包含双向链表成员的结构体的指针变量,第二个入参是要遍历的双向链表的起始节点,第三个入参是要获取的结构体名称,第四个入参是在该结构体中的双向链表的成员变量名称。
我们以实际例子来演示这个宏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
是如何使用的。在kernelbaseschedsched_sqlos_priqueue.c
文件中,LosTaskCB *OsGetTopTask(VOID)
函数的片段如下。结构体LosTaskCB
包含双向链表成员变量pendList
,&g_priQueueList[priority]
是对应任务优先级priority
的pendList
的双向链表。会依次遍历这个双向链表&g_priQueueList[priority]
,根据遍历到的链表节点,依次获取任务结构体LosTaskCB
的指针变量newTask
,如⑴处代码所示。
源码如下:
源码实现上,for
循环的初始化语句item = LOS_DL_LIST_ENTRY((list)->pstNext, type, member)
表示包含双向链表成员的结构体的指针变量item
,条件测试语句&(item)->member != (list)
循环条件表示当双向链表遍历一圈到自身节点的时候,停止循环。循环更新语句item = LOS_DL_LIST_ENTRY((item)->member.pstNext, type, member))
中,使用(item)->member.pstNext
遍历到下一个链表节点,然后根据这个节点获取对应的下一个结构体的指针变量item
,直至遍历完毕。
1.5.2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_SAFE(item, next, list, type, member)
该宏定义和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
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个个入参next
, 这个参数表示遍历到的结构体的下一个结构体地址的指针变量。该宏用于安全删除,如果删除遍历到的item
,不影响继续遍历。
源码如下:
1.5.3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_HOOK(item, list, type, member, hook)
该宏定义和LOS_DL_LIST_FOR_EACH_ENTRY
的区别就是多了个入参hook
个钩子函数。在每次遍历循环中,调用该钩子函数做些用户定制的工作。
源码如下:
2、Priority Queue 优先级队列
在任务调度模块,就绪队列是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就绪队列需要支持初始化,出入队列,从队列获取最高优先级任务等操作。LiteOS
调度模块支持单一就绪队列(Single Ready Queue)和多就绪队列(Multiple Ready Queue),我们这里主要讲述一下单一就绪队列。
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
接口主要内部使用,用户业务开发时不涉及,不对外提供接口。优先级队列其实就是个双向循环链表数组,提供更加方便的接口支持任务基于优先级进行调度。
优先级队列核心的代码都在kernelbaseincludelos_priqueue_pri.h
头文件和kernelbaseschedsched_sqlos_priqueue.c
实现文件中。
我们来看看优先级队列支持的操作。
2.1 Priority Queue 优先级队列变量定义
LiteOS
支持 32 个优先级,取值范围 0-31,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大。优先级队列在kernelbaseschedsched_sqlos_priqueue.c
文件中定义的几个变量如下,
其中⑴表示优先级为 0 的位,⑵处表示优先级队列的双向链表数组,后文会初始化为数组的长度为 32,⑶表示优先级位图,标志哪些优先级就绪队列里有挂载的任务。
示意图如下:
优先级位图g_priQueueBitmap
的 bit 位和优先级的关系是 bits=31-priority,g_priQueueList[priority]
优先级数组内容为双向链表,挂载各个优先级的处于就绪状态的任务。
源码如下:
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优先级队列支持的那些操作。
2.2 Priority Queue 优先级队列接口
2.2.1 OsPriQueueInit(VOID)初始化
优先级队列初始化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调用:main.c:main(void)k-->kernelinitlos_init.c:OsMain(VOID)-->kernelbaselos_task.c:OsTaskInit(VOID)-->OsPriQueueInit()
。
从下面的代码可以看出,⑴处申请长度为 32 的双向链表数值申请常驻内存,运行期间不会调用Free()
接口释放。⑴处代码为数组的每一个双向链表元素都初始化为双向循环链表。
源码如下:
2.2.2 OsPriQueueEnqueueHead()插入就绪队列头部
OsPriQueueEnqueueHead()
从就绪队列的头部进行插入,插入得晚,但在同等优先级的任务中,会第一个调度。一起看下代码,⑴处先判断指定优先级priority
的就绪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在⑵处更新优先级位图。⑶处把就绪状态的任务插入就绪队列的头部,以便优先调度。
源码如下:
2.2.3 OsPriQueueEnqueue()插入就绪队列尾部
和OsPriQueueEnqueueHead()
的区别是,把就绪状态的任务插入就绪队列的尾部,同等优先级的任务中,后插入的后调度。
2.2.4 OsPriQueueDequeue()就绪队列中删除
在任务被删除、进入suspend
状态,优先级调整等场景时,都需要调用接口OsPriQueueEnqueue()
把任务从优先级队列中删除。
我们来看下代码,⑴把任务从优先级就绪队列中删除。⑵获取删除的任务TCB
信息,用来获取任务的优先级。刚从优先级队列中删除了一个任务,⑶处代码判断优先级队列是否为空,
如果为空,则需要执行⑷处代码,把优先级位图中对应的优先级bit
位置为 0。
源码如下:
2.2.5 LOS_DL_LIST *OsPriQueueTop(VOID)获取就绪的优先级最高的链表节点
这个接口可以获取优先级就绪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链表节点。⑴处判断优先级位图g_priQueueBitmap
是否为 0,如果为 0,说明没有任何就绪状态的任务,返回 NULL。 ⑵处计算g_priQueueBitmap
二进制时开头的 0 的数目,这个数目对应于
任务的优先级priority
,然后⑶处从&g_priQueueList[priority]
优先级队列链表中获取第一个链表节点。
源码如下:
2.2.6 UINT32 OsPriQueueSize(UINT32 priority)获取指定优先级的就绪任务的数量
这个接口可以获取指定优先级的就绪队列中任务的数量。⑴、⑶处代码表示,在SMP
多核模式下,根据获取的当前 CPU 编号的cpuId
,判断任务是否属于当前 CPU 核,如果不属于,则不计数。⑵处代码使用for
循环遍历指定优先级就绪队列中的链表节点,对遍历到新节点则执行⑷处代码,对计数进行进行加 1 操作。
源码如下:
2.2.7 LosTaskCB *OsGetTopTask(VOID)获取就绪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这个接口或者就绪任务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一起看下代码,⑴、⑷处对SMP
多核做特殊处理,如果是多核,只获取指定在当前 CPU 核运行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⑵处获取g_priQueueBitmap
优先级位图的值,赋值给UINT32 bitmap;
。不直接操作优先级位图的原因是什么呢?在SMP
多核时,在高优先级任务就绪队列里没有找到指定在当前 CPU 核运行的任务,需要执行⑹处的代码,清零临时优先级位图的 bit 位,去低一级的优先级就绪队列里去查找。只能改动临时优先级位图,不能改变g_priQueueBitmap
。⑶处代码对优先级最高的就绪队列进行遍历,如果遍历到则执行⑸处代码从优先级就绪队列里出队,函数返回对应的LosTaskCB *newTask
。
源码如下:
3、SortLinkList 排序链表
SortLinkList
是LiteOS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在LOS_DL_LIST
双向链表结构体的基础上,增加了RollNum
滚动数,用于涉及时间到期、超时的业务场景。在阻塞任务是否到期,定时器是否超时场景下,非常依赖SortLinkList
排序链表这个数据结构。LiteOS
排序链表支持单一链表LOSCFG_BASE_CORE_USE_SINGLE_LIST
和多链表LOSCFG_BASE_CORE_USE_MULTI_LIST
,可以通过LiteOS
的menuconfig
工具更改Sortlink Option
选项来配置使用单链表还是多链表,我们这里先讲述前者。
排序链表SortLinkList
接口主要内部使用,用户业务开发时不涉及,不对外提供接口。SortLinkList
排序链表的代码都在kernelbaseincludelos_sortlink_pri.h
头文件和kernelbaselos_sortlink.c
实现文件中。
3.1 SortLinkList 排序链表结构体定义
在kernelbaseincludelos_sortlink_pri.h
文件中定义了两个结构体,如下述源码所示。
SortLinkAttribute
结构体定义排序链表的头结点LOS_DL_LIST *sortLink
,游标UINT16 cursor
。SortLinkList
结构体定义排序链表的业务节点,除了负责双向链接的成员变量LOS_DL_LIST *sortLink
,还包括业务信息,UINT32 idxRollNum
,即index
索引和rollNum
滚动数。在单链表的排序链表中,idxRollNum
表示多长时间后会到期。
我们举个例子,看下面的示意图。排序链表中,有 3 个链表节点,分别在 25 ticks、35 ticks、50 ticks 后到期超时,已经按到期时间进行了先后排序。三个节点的idxRollNum
分别等于 25 ticks、10
ticks、15 ticks。每个节点的idxRollNum
保存的不是这个节点的超时时间,而是从链表head
节点到该节点的所
有节点的idxRollNum
的加和,才是该节点的超时时间。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随着Tick
时间推移,只需要更新第一个节点的超时时间就好,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示意图如下:
源码如下:
下面我们来学习下排序链表支持的那些操作。
3.2 SortLinkList 排序链表接口
在继续之前我们先看下kernelbaseincludelos_sortlink_pri.h
文件中的一些单链表配置LOSCFG_BASE_CORE_USE_SINGLE_LIST
下的宏定义,包含滚动数最大值等,对滚动数进行加、减、减少 1 等操作。
源码如下:
3.2.1 UINT32 OsSortLinkInit() 排序链表初始化
在系统启动软件初始化,初始化任务、初始化定时器时,会分别初始化任务的排序链表和定时器的排序链表。
kernelbaselos_task.c : UINT32 OsTaskInit(VOID)函数
kernelbaselos_swtmr.c : UINT32 OsSwtmrInit(VOID)函数
我们看下排序链表初始化函数的源代码,⑴处代码计算需要申请多少个双向链表的内存大小,对于单链表的排序链表,OS_TSK_SORTLINK_LOGLEN
为 0,为一个双向链表申请内存大小即可。然后申请内存,初始化申请的内存区域为 0 等,⑵处把申请的双向链表节点赋值给sortLinkHeader
的链表节点,作为排序链表的头节点,然后调用LOS_ListInit()
函数初始化为双向循环链表。
源码如下:
3.2.2 VOID OsAdd2SortLink() 排序链表插入
在任务等待互斥锁、信号量等资源阻塞时,定时器启动时,这些需要等待指定时间的任务、定时器等,都会加入对应的排序链表。
我们一起看下代码,包含 2 个参数,第一个参数sortLinkHeader
用于指定排序链表的头结点,第二个参数sortList
是待插入的链表节点,此时该节点的滚动数等于对应阻塞任务或定时器的超时时间。
⑴处代码处理滚动数超大的场景,如果滚动数大于OS_TSK_MAX_ROLLNUM
,则设置滚动数等于OS_TSK_MAX_ROLLNUM
。⑵处代码,如果排序链表为空, 则把链表节点尾部插入。如果排序链表不为空,则执行⑶处代码,获取排序链表上的下一个节点SortLinkList *listSorted
。⑷、⑸ 处代码,如果待插入节点的滚动数大于排序链表的下一个节点的滚动数,则把待插入节点的滚动数减去下一个节点的滚动数,并继续执行⑹处代码,继续与下下一个节点进行比较。否则,如果待插入节点的滚动数小于排序链表的下一个节点的滚动数,则把下一个节点的滚动数减去待插入节点的滚动数,然后跳出循环,继续执行⑺处代码,完成待插入节点的插入。插入过程,可以结合上文的示意图进行理解。
源码如下:
3.2.3 VOID OsDeleteSortLink() 排序链表删除
当任务恢复、删除,定时器停止的时候,会从对应的排序链表中删除。
我们一起阅读下删除函数的源代码,包含 2 个参数,第一个参数sortLinkHeader
用于指定排序链表的头结点,第二个参数sortList
是待删除的链表节点。
⑴处是获取排序链表的头结点listObject
,⑵处代码检查要删除的节点是否在排序链表里,否则输出错误信息和回溯栈信息。⑶处代码判断是否排序链表里只有一个业务节点,如果只有一个节点,直接执行⑸处代码删除该节点即可。如果排序链表里有多个业务节点,则执行⑷处代码获取待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nextSortList
,把删除节点的滚动数加到下一个节点的滚动数里,然后执行⑸处代码执行删除操作。
源码如下:
3.2.4 UINT32 OsSortLinkGetNextExpireTime() 获取下一个超时到期时间
在Tickless
特性,会使用此方法获取下一个超时到期时间。
我们一起阅读下源代码,包含 1 个参数,sortLinkHeader
用于指定排序链表的头结点。
⑴处是获取排序链表的头结点listObject
,⑵处代码判断排序链表是否为空,如果排序链表为空,则返回OS_INVALID_VALUE
。如果链表不为空,⑶处代码获取排序链表的第一个业务节点,然后获取其滚动数,即过期时间,进行返回。
源码如下:
3.2.5 OsSortLinkGetTargetExpireTime() 获取指定节点的超时时间
定时器获取剩余超时时间函数LOS_SwtmrTimeGet()
会调用函数OsSortLinkGetTargetExpireTime()
获取指定节点的超时时间。
我们一起看下代码,包含 2 个参数,第一个参数sortLinkHeader
用于指定排序链表的头结点,第二个参数targetSortList
是待获取超时时间的目标链表节点。
⑴处代码获取目标节点的滚动数。⑵处代码获取排序链表的头结点listObject
,⑶处代码获取排序链表上的下一个节点SortLinkList *listSorted
。⑷处循环代码,当下一个节点不为目标链表节点的时候,依次循环,并执行⑸处代码把循环遍历的各个节点的滚动数相加,最终的计算结果即为目标节点的超时时间。
源码如下:
3.2.6 VOID OsSortLinkUpdateExpireTime() 更新超时时间
在Tickless
特性,会使用此方法更新超时时间。Tickless
休眠sleep
时,需要把休眠的ticks
数目从排序链表里减去。调用此方法的函数会保障减去的ticks
数小于节点的滚动数。
我们一起阅读下源代码,包含 2 个参数,第一个参数sleepTicks
是休眠的ticks
数,第二个参数sortLinkHeader
用于指定排序链表的头结点。
⑴处获取排序链表的头结点listObject
,⑵处代码获取下一个链表节点sortList
,这个也是排序链表的第一个业务节点,然后把该节点的滚动数减去sleepTicks - 1
完成超时时间更新。
源码如下:
3.3 SortLinkList 排序链表和 Tick 时间关系
任务、定时器加入排序链表后,随时时间推移,一个tick
一个tick
的逝去,排序链表中的滚动数是如何更新的呢?
我们看看Tick
中断的处理函数VOID OsTickHandler(VOID)
,该函数在kernelbaselos_tick.c
文件里。
当时间每走过一个tick
,会调用该中断处理函数,代码片段中的⑴、⑵处的代码分别扫描任务和定时器,检查和更新时间。
我们以OsTaskScan()
为例,快速了解下排序链表和tick
时间的关系。函数在kernelbaselos_task.c
文件中,函数代码片段如下:
⑴处代码获取任务排序链表的第一个节点,然后执行下一行代码把该节点的滚动数减去 1。⑵处代码循环遍历排序链表,如果滚动数为 0,即时间到期了,会调用LOS_ListDelete()
函数从从排序链表中删除,然后执行⑶处代码,获取对应的taskCB
,然后进一步进行业务处理。读者可以自行查看更多代码,后续的文章中也会对任务、定时器进行专题进行讲解。
小结
掌握LiteOS
内核的双向循环链表LOS_DL_LIST
,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
,排序链表SortLinkList
等重要的数据结构,给进一步学习、分析LiteOS
源代码打下了基础,让后续的学习更加容易。后续也会陆续推出更多的分享文章,敬请期待,也欢迎大家分享学习使用 LiteOS 的心得,有任何问题、建议,都可以留言给我们: https://gitee.com/LiteOS/Lite... 。为了更容易找到LiteOS
代码仓,建议访问 https://gitee.com/LiteOS/LiteOS ,关注Watch
、点赞Star
、并Fork
到自己账户下,如下图,谢谢。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LiteOS 内核源码分析系列一 盘点那些重要的数据结构 》,原文作者:zhushy 。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bb76fd3bc22f5ddcfe2ea7144】。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