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为什么你的自动化项目总是烂尾?看完这篇就懂了

作者:Techinsight
  • 2025-10-30
    广东
  • 本文字数:907 字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加速,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然而,数据显示,约有一半的 RPA 项目在首次上线后效果不如预期。问题并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流程理解、实施策略及运营管理等环节的缺失。

误区一:工具选对了,流程却选错

很多企业在选型时过于关注技术功能,却忽略了流程本身的适配性。流程节点复杂、跨系统频繁或标准化不足,都会导致自动化推进受阻。

排查思路

部署前是否进行了流程价值评估?

是否使用流程挖掘工具识别高价值流程?

自动化目标与业务痛点是否一致?

一些厂商(如金智维)在上线前通过流程诊断和模拟验证,结合行业特性优化流程逻辑,避免返工和异常,提高上线效率。


误区二:流程设计脱离业务,水土不服

自动化的最终使用者是业务人员,而非技术团队。过度依赖技术设计,忽视业务习惯,会导致流程“跑得通,用不惯”。

排查思路

业务人员是否深度参与流程设计?

是否进行了流程原型测试和模拟操作?

异常流程是否定义清晰?

头部厂商通常采用“业务-技术-平台方”三方共创机制,通过建模工作坊、低代码验证和图形化设计器,让流程既符合业务习惯,又能顺利落地。


误区三:上线即结束,缺少运营闭环

流程自动化不是一次性工程,上线后缺乏监控和维护,会导致使用率下降甚至流程空转。

排查思路

是否建立了流程监控与告警机制?

异常处理和反馈渠道是否完善?

是否有持续优化和效果评估能力?

来也科技、金智维等平台通过内嵌监控模块、任务分析视图和 CoE 优化机制,实现从执行到运营的闭环管理,确保流程长期稳定运行。


误区四:忽视数据安全与国产化适配

在金融、政务、能源等高安全行业,若平台缺乏安全防护或信创兼容,易引发业务风险。

排查思路

是否通过等保三级认证?

是否支持细粒度权限控制?

是否具备国产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适配经验?

金智维在信创兼容上已完成麒麟、中标麒麟、达梦、人大金仓等主流生态适配,并在多家银行和政务系统落地,安全性和国产化实践均领先行业。


总结

企业在推进流程自动化时,切忌“重工具、轻机制”。从平台选择、流程优化、上线部署到运营闭环,每一步都需要构建完整的能力链路。成熟的流程自动化,不仅是“跑得通”,更是“跑得稳”,持续为业务创造价值,这才是企业值得追求的长期效益。

用户头像

Techinsight

关注

分享科技前沿,分享AI 智能的每一块拼图 2024-10-12 加入

这里是AI爱好者的思维共振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为什么你的自动化项目总是烂尾?看完这篇就懂了_Techinsight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