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学习的深度 & 深度的学习

用户头像
北风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8 月 19 日
学习的深度 & 深度的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识付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前束之高阁的技术,一下子变得似乎触手可及。JVM 的N种调优方法、N种Java 异步编写方式... 各种奇淫技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学不到的。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各种知识的增长,似乎焦虑并没有缓解,反而对未来更加的迷茫。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握住学习的本质,无法深入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探索世界、发现世界以及改造世界。



学习的深度

没人能通过学习成为第二个马云。但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找到自己。



一直有参与各种学习,也有做过老师给大家讲课。我观察到不同的人的学习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有的人一点就透,有的人死活怎么带都带不动。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学习的深度不够,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内核。今天咱就来聊聊,如何深度的学习,以及保持学习的深度。希望大家真正的将自己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去定义什么是问题!

如果不能定义问题,那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



要摆脱人云亦云,唯有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问题。这里要感谢我的博士一位朋友。他分享了很多如何做博士学术论文的文章给我。让我慢慢的意识到,博士其实不是什么科学怪人。博士论文其实非常的单纯,就是定义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和大家想想的不大一样的是,定义问题其实才是最难的。问题是学术的锚定物~!找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非常之艰难,以至于大部分博士开题都要花很长很长时间。那么一个好的问题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 业务背景是什么?

  • 解决的业务问题是什么?业务价值是什么?

  • 问题的边界在哪里?涉及哪些人或系统?

  • 非功能性需求?



是的,要想解决一个技术问题,需要先从非技术的问题入手。任何的技术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场景,解决特定的问题的。例如:千万并发。千万并发有不同的场景。在线商城和大数据分析的千万并发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办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页面的读写比例不同,他们的并发方案也是不同的。甚至连接的上下游系统不同,他们的解决办法也是迥异的。所以,在动手之前,需要非常细致的去了解问题。才能为技术解决方案选择准确的锚定物。一旦对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就会出现越努力,偏离越远的情况。

What?Why?How?

当我们手里握着锤子,一切看上去都像是钉子~!



没有一种技术能包治百病,如果有,那一定是骗子。要想深入的学习,必须将所学的技术投入到真正的生产实践中去。否则,只能是一些自high 式的学习。所以在学习一种技术的时候,并不是只有一个问题:我怎么去做?而是至少有3个问题:



  1. 这个技术是做什么的?有没有代替品?它和代替品的区别是什么?

  2.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工作模式是什么?为什么?

  3. 它是怎么样工作的,细节是什么?



所以当我们锚定了问题,放眼解决办法的时候。一般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做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工具。这些方法和工具,都有着细微的差别来匹配不同的场景。例如:Kafka 多用于大数据缓存,那为什么不用其他的消息队列?即使是选择了Kafka,那我应该选择自建还是选择云上的服务?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回到业务问题中寻找相应的答案,我相信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上一个台阶。



深度的学习

树的深度,是从顶点到叶子节点的距离。所以学习的深度,是指从方法论深入到实践中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也就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论。但深度的学习还是有一些共性的。那就是是否有自己的知识的内核。一切的知识,在知识内核的组织下,都是自洽的、互相连接的,并且可以深入到实践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遇到了新的问题,也能通过既有的知识,得到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文学、艺术或是哲学

一切技术的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那么一切人的问题最终有会回到那灵魂三问:我是谁?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人和机器的区别,就是人有思想。思想让人可以直接跳出问题的既有框架,达到新的高度、新的抽象。而这种抽象和思考,最好的锻炼方法就是人文、艺术或是哲学。可能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最近几年一直在鼓捣摄影。但是实际上摄影对我在工作上产生了非常非常大的帮助。第一个是我的观察能力更强了。其实是我观察的更聚焦了。摄影和绘画艺术类似,要想创作好的作品,首先需要有非常明确的主题和主体。摄影能让我更有意识的去识别主体、聚焦主体。第二,让我能跳出既有问题的窠臼。其实很多时候,解决不了问题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旧的方式已经不再合适。需要跳出既有的思考方式,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第三,是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交流者。通过人像的拍摄,强迫自己和交流。其实有人的故事才会动人。任何人,无论美丑,当真情流露的时候,都是动人的。最后,摄影也需要非常详细的规划和准备。一个摄影师和导演或者项目经理类似。一个好的作品,需要非常好的前期准备、中期执行和后期调整。如果不能以系统化的思维去做,那是无法形成优秀的作品的。



而且这些年,我不断的和一些管理者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其实也有自己的爱好。有喜欢艺术的、有喜欢哲学/宗教的。他们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论。我相信这个过程中,爱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时候我们会抱怨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创造性。那可以先从自己的爱好开始创造。毕竟自己的爱好,怎么玩自己说了算。



学而思、思而学

Talk is cheap, but necessary~!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懂了,其实不是真正的懂了。我个人觉得检验知识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把思考完整、流畅的讲出来。看上去很简单不是吗?侃大山谁不会啊!但实际上这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要想完整的讲出来,咱得先准备准备材料查缺补漏吧。胡乱讲,那是要被喷的。那要流畅的讲出来,那必须得是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是自己的,怕是无法流畅。甚至在讲的过程中,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会有很多角度刁钻的问题。很多是之前从没想过的。自己没点干货,很容易就被问住。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或一个阶段,就把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系统化的总结一下,拿出来跟大家讲讲。这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校正的机会。看看正在学的、正在做的是否存在一些系统性的偏差,及时调整自己。

坚持~!坚持~!再坚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方法论和知识的内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学习能力就会变成自己的护城河。



发布于: 2020 年 08 月 19 日阅读数: 575
用户头像

北风

关注

不想当咖啡师的架构师,不是好摄影师 2019.03.26 加入

斜杠中年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学习的深度 & 深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