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冷链食品追溯系统
6月22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率先尝试上线基于区块链的浙江省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下称“浙冷链”),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疫情防控。
据了解,“浙冷链”由蚂蚁区块链和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冷链食品溯源码”,可以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产品最小包装的闭环追溯管理,全面掌握冷链食品供应链流向。
追溯系统首批将对进口生食水产品进行赋码、扫码,后续逐步扩展到重点冷链食品。
环环留痕
据介绍,浙江省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共分三大节点:
一、供应链首站“进赋码、出扫码”
对进口和省外的冷链食品,进口企业和农批市场在产品外包装上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通过“浙冷链”扫码初次录入产品信息,完成供应链首站赋码。产品出库时再次扫码录入购买人信息。
二、下游经营者“进出扫码”
农贸市场经营户、大中型商超、餐饮单位、冷库和生鲜电商在产品入库时,通过“浙冷链”扫码录入进货时间数量和产品规格等基本信息,出售时再次扫码记录采购者信息。
三、 公众 “扫码查询”
消费者通过“冷链食品溯源码”扫码获知购买或食用的进口和省外冷链食品的产品信息,包括输出国家或地区、生产或进口批号、产地证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商或供货者信息、进口产品检验检疫信息等。
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给中新网的图片看,每一个环节都在区块链上“留痕”了,有自己的区块链标识。据蚂蚁区块链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梁志华介绍,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所有数据一旦记录就不能被改动,能从技术上突破传统溯源防伪系统信息不透明、数据容易篡改、安全性差等弊端。
溯源码已经正式上线
火鸟财经在支付宝搜索 “浙冷链”,发现了其信息录入系统,共有4个入口,分别是入库、出库、拆包和主体登记。
入库包括有码入库和无码入库。对于有码的产品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自动录入信息。无码入库则需要先登记食品来源信息,再贴上二维码,最后扫码入库。
在来源这一栏有三个选项:杭州宁波海关进口、其他海关进口已经国内重点疫情防控区。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信息录入要求,基本上都包括产品相关信息(生产日期、产品名称及类型、数量、保质期、检疫证明编号等)、买卖双方的信息(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出库时也有相关信息的录入,根据此前介绍,这里记录的应该是主要是采购方的信息。主体登记则需要录入主体的基本工商信息以及手机号。
据了解,目前,在杭州市的部分冰鲜食品批发市场,溯源码已经正式上线。
有记者尝试用支付宝扫描了一款三文鱼产品,可以看到该食品的进口地、验检疫证明编号、进口商、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以及区块链标识。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冷链”系统进一步健全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疫情防控。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联合海关、商务等部门依托“浙冷链”系统,全程掌握产品流向,对未按规定赋码的产品进行重点检查,如发现来源可疑、货证不符、证照不全等情况一律予以查封。
材料摘自浙江日报、浙江市场监管矩阵、蚂蚁区块链,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