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知识视频创作者何去何从,百度给出解答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10 月 23 日

今年8月,百度上线两场独特的直播:主角不是各种口红和零食,而是青海海拔四千米以上,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



在全景直播镜头下,著名植物博主顾有容带着大家观看平日难见的珍稀植物。那种奇绝的观感搭配满满的知识,让人领略到直播这件事,别有风景。





这场直播的创作者顾有容,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目前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是植物领域著名的科普作家与视频创作者,江湖人称“资深植物人”。如今,当综艺影视里出现植物相关的争论和话题时,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call一下顾有容。



顾有容的知识传播方式不是个案。如今,知识视频的风头正在越来越盛,各大内容平台也纷纷加码对知识视频的投入,扶植力度逐渐增加。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视频创者们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红利期。



问题随之产生:知识视频创作者对平台的需求,与传统自媒体人、娱乐短视频创作者截然不同。他们究竟需要平台怎样的支持?知识视频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哪?





近期,百度推出了“星知计划2.0”。与以往单一的流量扶持模式不同,百度围绕平台、产品、技术、商业变现等多项举措,为创作者提供系统化的支持。星知计划2.0背后,是平台深度挖掘知识视频创作者的刚需,给予其个性化、定制化的赋能。



知识视频崛起:互联网平台的创作者争夺战



知识内容的“视频化”,与其他传统内容的视频化稍有不同。



两者的区别在于,知识类内容创作有门槛,用户选择性强,流量有粘性,并且用户倾向于与创作者长期互动构建连接。而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内容创作者们都有变现、流量、发展的需求。



在短视频+直播的赛道上,用户兴趣点从“惹眼”向“干货”转变,平台方助力知识视频创作者也成为了新的产业共识,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将发展方向集中在知识视频赛道。





比如西瓜视频与抖音、阿里旗下的夸克、知乎都不断推出知识视频创作者的赋能方法。但这些平台更多是为创作者提供流量奖励、产品入口、技术工具。而这些布局也普遍具有明显弱势,那就是由于平台属性,只能给予创作者单一的扶持。



字节系的基因是娱乐向、碎片化,很难跟用户的知识诉求搭建沟通渠道;而夸克Z视频这种布局则覆盖面相对狭窄;知识基因相对强势的知乎,也没有针对性地建立视频团队,只是在现有产品体系中相对强调视频的作用。



对于知识视频创作者而言,只有平台属性与扶持举措的深度融合,才能解决他们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信息与知识核心入口的百度,或许可以发挥移动生态的势能,为知识视频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补齐短板,满足知识视频创作者运营、变现刚需



知识视频创作者往往本身具有某一领域的特长,而且这一特长的视频转换本身非常花费创作精力与成本,而且知识创作者对视频制作、平台运营、商业变现等领域并不熟悉。为此,知识视频创作很可能变成一个短板竞争,给创作主体造成严重阻碍。赋能知识视频创作者不是要给他们某种价值奖励,而是要帮助他们补齐短板,专心释放特长。



这也是百度对知识视频创作者的赋能价值所在。从创作者视角来看,知识视频创作要经历选题、拍摄、制作、分发、运营与商业变现一系列行为。每位创作者可能遇到不同的挑战,而百度正在打造赋能体系,帮助创作者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对于知识创作者来说,与感兴趣特定领域的用户对接是第一诉求。那么百度的搜索引擎基因就构成了天然的接口,百度本身就是信息与知识的核心入口,并且有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经验、宝宝知道等生态矩阵产品,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触达用户。而从平台分发角度看,百度移动生态中,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泛知识直播、小程序、百家号等内容分发出口,帮助创作者建立IP化的内容分发矩阵。



而对于很多知识视频创作者而言,视频的表现制作能力也是关键竞争力。像上文说的百度全景直播,这类技术能力可以成为创作者的新帮手。百度的AI技术,比如语音语义处理中的NLP技术,视频中运用的机器视觉技术,以及选题中可能起到帮助的百度知识图谱能力与知识系统,都可以让创作更简单、更有趣。



美食视频创作者刘一手和绘画类视频创作者花小烙,是百度平台上快速发展起来的知识视频创作者。刘一手对百度产品的触达能力印象深刻,他发现百度用户经常能够刷到信息流推送的美食,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的流量裂变方式。基于百度的平台优势以及商业化矩阵,刘一手的美食视频获得了更多流量入口与商业化变现模式。百度体系可以与他的创作体系达成共生关系,比如在百度搜索里寻找某个菜谱的用户,就有可能找到他创作的相关视频。



“我在创作过程中会让百度方面深度参与。”花小烙表示,从选题到内容制作,百度方面会将自身知识库中的内容,以及分析花小烙擅长的领域与其进行分享,来完成面向观众的科普。



百度的人才储备与技术力量,成为了视频创作者本身创作力的一部分。平台与创作者深度融合的创作模式,能够让创作者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其余冗杂的工作需求,都可以放在百度的知识-技术-移动生态产业链中完成。



赋能升华,沉淀头部IP



在知识视频崛起的浪潮里,平台与创作者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开始出现平台不仅与创作者共同成长,并且与创作者的创作行为紧密结合,帮助创作者完成一系列创作与商业化、IP化诉求的新趋势。



如果说,过去的内容平台赋能创作者,平台是创作者的外接设备,仅仅提供单一的出口价值,那么在知识视频时代,平台开始更多扮演创作者“芯片”的全新角色,为创作者提供从创作到运营,从流量变现到IP价值打造的系统赋能。



这一点在百度与创作者的合作故事中格外清晰。在知识视频领域,通过“行走的文明”、“百科动物园”、“下一站火星”等独家直播系列栏目,目前百度知识视频已经形成了“有趣”和“有用”相结合的认知标签,打造了大量具有品牌效应的头部内容。





比如前面提到的顾有容,他曾经在不少平台都上传过作品,但始终未能将知识视频广泛传播。后来在与百度的沟通过程中,百度提出可以将他的内容放在百度百科框架下,并且给出了充足的扶持。考虑到百度百科本身的社会意义与传播价值,顾有容认为百度体系与自身创作在调性上非常契合。以百度百科为代表的百度体系,构成了顾有容创作的个人IP。



从今年5月在百度平台发布第一支视频以来,顾有容已获得70多万粉丝关注,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超过200万,实现了真正的“斜杠人生”。



直播、短视频的走红,意味着各大内容平台的新一轮竞争。在此过程中,知识视频化的发展也将从单一的激励迈向全面的扶持。知识属性浓郁的百度,已经将知识视频创作者赋能提升到了全新的产业阶段。



在内容产业发展过程中,过去知识创作者经历了从博客时代到微博,从微信公众号到直播、短视频的多次平台大迁徙,知识视频化趋势无疑将带动新一轮内容平台的崛起与市场新变局。在这个过程中,也将有新一批知识视频创作者脱颖而出,走向行业的塔尖。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知识视频创作者何去何从,百度给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