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利用 AI 赛道搭建“前店后厂”?

前续:
哈喽,大家好!
我是阿星👋
这篇文章或许不能帮你成为 kol,不能帮你发财,但是如果你想通过成为 AI kol 赚点钱,不失为一个参考框架。
退一步,如果你不懂 AI 没关系,因为每个垂类的 kol 都可以使用这个模式。
我今天把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模式介绍给大家——前店后厂。
即使你今天第一天学 AI,你都可以开始这个模式,因为它几乎没有门槛。
1、前店后厂的本质是什么 ?
前店后厂就是名创优品、屈臣氏、阿迪达斯、纪梵希、泡泡玛特、lv 正在做的。贴牌生产和外包指向的都是自己不生产的模式,只不过贴牌的品牌声誉太大了让人忘记了他的外包的实质,贴牌的实质就是外包。
现在很多人提到外包就觉得很 low,不好意思赚中介费,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外包提升了商业效率,有人负责打造影响力,吸引商单,然后做商单派出,有人负责做。是一种更精细的商业分工,是一种效率进步。而且因为你的介绍更多人赚到了。享受这份财富的总人数总量都增加了。
挪用到 AI kol 身上怎么运作?结合点就是生产力的外包。
如果你和我不一样没有固定团队,那你可以直接构建外包后厂,让自己成为有外包团队承接你的影响力造成的商单。让你的影响力不至于在这场 AI 热潮退去后只是空壳——所以建立一个更丰富的个人商业系统是很重要的。前店后厂是一个非常轻的模式。
2、前店后厂的主要元素
想一想大奢侈品的品牌持有者每年都是在反复做三件事——
影响力构建、媒介频繁触达、销售
花钱扩大影响力,比如发布各种影响力报告让人知道他们的行业领先地位
持续在各种渠道输出内容和活动以及促销计划,利用媒介反复触达刷存在感
线下门店零售、让无数 sells 加客户建立私域
挪用到 AI kol 身上,对应的就是——
持续打造个人影响力引流
持续变着法触达
持续打造商品,持续销售
这完全就是一比一的复刻啊。我们可以把传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 AI kol 的个人发展之路上。
特别是如果你不懂技术、不懂产品,也不妨碍你成为前店后厂的店的角色,你做的是前端工作不用非专精。
如果你已经自有团队,也可以用它扩大现有业务的边界。
3、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前店后厂
构建多元化收入
团队如果承接了长线项目就没法挪出人。拓展不同的合作下游两不耽误。散单和整单都做。
告知这个世界你能承担更多业务后,会有更多机会涌向你。毕竟商机的本质是机会,相当于你拿住了核心。
不断交换信息,链接不同的人,慢慢会有人把你当做商单资源入口。水涨船高,你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势能。势能会让你更加谨言慎行,你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你不会乱搞男女关系,声望令你洁身自好,你不会乱花钱,因为你没有那种长期缺钱的失控感了。你会更有感恩之心,因为你知道自己多亏前辈的抬举。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责任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虽然没干过的人可能会伴随恐惧在这个过程中。
给自己一个被选择的理由
试想一下你是一个寻找合作对象的商人。现在 3 个 kol 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纯广告 kol:这种老师的合作消费一次大概 1000 以上,作为一个商人主打付出,能收获流量关注复合型 kol:这种老师可以发广告,还能跑私域里宣传你的产品,或者直接给你拉私域用户持续宣传,属于免费反复触达渠道前店后厂 kol,也就是 ip,不但能给你发广告、私域宣传,承接到的商单可能会派给你。而这些绑定影响力能给你带来的包括但不限于牵线搭桥、自有产品开发合作、辅助你做真正的影响力传播(有时候一个大 kol 发个朋友圈都能带来很多机会甚至改变一个技术从业者的财富命运,不是瞎编真的有)
你的合作意向肯定偏向第 3 种,并且这种人是有社交价值的,不是一锤子买卖发个文章就完事了。这样的 kol 不再是一个给甲方老板服务的人,而是一个和老板合作共赢的人。
4、学会“授人以柄”
业务类型多对初期的 kol 来说是增加接触面积。就像有人要跳楼你不能拿一个毛巾去接。增加接住的概率,你就要增加自己和这个商业社会的接触面积。
增加接触面积就需要理由,也就是“授人以柄”,这个“柄”既可以是一种商业价值,也可以是看着起码好拿捏的脾气,你需要让别人有一个能使用你的抓手吧。扩大业务接触面积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别人一看你营业范围就知道该怎么使用你,就是最快“授人以柄”的方法。因为它是建立在金钱上的,比你任何天花乱坠的个人说明书都有用。通行无阻的货币是世界公认的语言,你可以剩下大量逼逼的时间。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今年打造 AI 类的 IP 也好,kol 也好都提前想好,你怎么能提供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综合方案,这样你自己的绑定价值才能更大。又因为你的绑定价值大,会吸引更多人找到你从而导致你的绑定价值进一步上升。可以是中介费、可以是软文、可以是开发费会出现,把你的毛巾换成被单,会有更大概率在竞争中放进你口袋里。
5、前店后厂是一种过渡
打开备忘录份先写出自己的价值版图,你就会发现如果没有更多商机找到你,你就要一直承担一个类似纯干活的角色。纯干活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不喜欢的话可能获得更多商机是让你从纯干活里解脱的其中一个办法。
因为有商机就有资源差,落差之间可以是中介费,也可以是信息差,更可以是针对信息差的时间租赁。如果你不跨出这一步,那你就是单次劳动的重复,除非你自己想结束这种重复。不管未来你是想成立自己的团队还是回去打工,前店后厂算一个换换思路的方法、过渡方案。
6、如何判定自己是否适合前店后厂模式
首先怎么引流做前店就不说了之前写过:
其次,急着说自己不认识开发团队的一般两种情况:
1、认识但自己没意识到自己认识
回忆一下身边的做技术的朋友,或者发个朋友圈让他们私你
问朋友有没有合作 3 年以上的外包团队介绍
注意这些人最好是线下见过对面的,纯网友最好别轻易用,除非他在圈子里已经有名声了
很快你就可以搭建自己的初筛开发池
2、不知道怎么认识,其实很好认识
各种技术群里经常打招呼的,都可以发展为自己的线上开发预筛选池
再从这些人里筛选能经常接单的慢慢筛都是可以的
3、极强的演讲能力 social 能力
我觉得有没有是其次,主要是你愿意不愿意 social 这些能力。
4、让别人帮你认识
很多技术专家自己不喜欢接触社会,找到靠谱的人和组织,让他们充当你的代理,分别人点好处。但一定要找靠谱的,上来就吹牛逼的赶紧逃。
7、kol 的商业价值和效率可以是什么?
你可以先对自己能做的价值和效率进行分类。然后每个 part 选一两个自己能做的。比如单词劳动+极高的生产效率、复利商机+信息获取效率,来形成自己的组合。
先看价值 part ——
单次劳动价值:接广告、线下培训、定制化开发、用自己 kol 的身份谋一份更高价值的工作
复利商机价值:卖广告位、卖货、卖课、资源转介、资源租赁、出书、非广告写作、可随时复制的原型式开发、商业演讲等多媒介组合导致的机会量翻倍
技术影响力商业化价值:含门槛的信任,引导小部分人的技术关注,比如引导固定受众关注 mcp 、A2A、最佳实践,是一种比较严谨的交流方式
大众影响力价值:不含门槛的更包容的信任,引导大众,一种更放松的信任。
再看效率 part ——
信息获取效率:kol 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可能导致信息差贩卖、进化为超级 kol、掌握厂家一手资源等等
生产效率:kol 有足够好的工具,AIGC、vibe coding 已经极大提高效率了
变现效率:kol 可以选择对自己来说效率最高的变现方式,毫无疑问正式商单、卖课的变现效率是纯自媒体接广完全比不了的
整合效率:kol 可以迭代作品,但更多时候也要想怎么整合商业资源。迭代自己所处的商业关系和产品来保持自己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么说有点玄乎,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单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你更要在单子少的时候想办法促进资源,单子多的时候精简资源或者迭代生产效率。所以你能支配的资源关系越多,你在调节平衡的时候会更全更快,没有选择的话你就很被动。
随意组合,随时组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组合,千变万化多多尝试,看不到钱快点放弃,来形成自己的组合。
8、公开构建:务必告知他人你在干什么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 AI 社区在卖的产品你可以买一些,当给自己买曝光机会。通过这些机会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前店后厂。让更多人知道你是前店后厂模式,商单资源才会找到你。 能用钱买就不要苦等。
因为 AI 才刚发展还在占坑期,你不占就有人占。
就像一个夜市街一开始只有一个人摆摊,必然是最好的位置,如果有 100 个人都来摆摊呢?
今天先聊到这里吧,我是阿星,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阿星AI工作室】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a9808de75ff028984a4b18ca7】。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