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五年乌镇行旅:AI 如何穿越过漫漫时光,成为世界的发展新动能?
不知从何时起,八卦似乎成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被关注的焦点。不过一个可喜的趋势是,随着互联网公司们越来越重视科技研发,人工智能相关硬核技术逐渐成为了大会中真真正正的主角。
如果说乌镇是一个中国科技企业与世界交流的窗口,那么“AI头雁”百度的乌镇动向,无疑是我们窥探中国AI发展路径的头号窗口。
六年以来,百度一直作为“AI风景线”出现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24日上午举行的“育新机 开新局”人工智能分论坛上,百度CTO王海峰出席并发表“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新动能”主题演讲,他提到,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的特征,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
这一思考到底从何而来,百度能否自证与他证,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六年乌镇时光,恒定的百度能量
百度一直在乌镇耕耘着什么,对我们理解AI产业的发展逻辑至关重要。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百度无人车在大会中首次亮相,百度与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渊源,也就此开始。
2015年,最高领导人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足见规格之高。当时,百度无人驾驶体验站的无人车成为汇聚了中国领先技术的存在。搭载了高精度地图、厘米级定位技术、环境感知技术、AI智能决策等等技术,并在环路、高速路况下进行了测试,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无人驾驶的真实成果。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百度则更进一步,实现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实地运行。在乌镇的体验站内,百度共投入18辆无人车,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运营级无人车队在全开放城市道路上行驶,在中雨、薄雾、雾霾等多种天气状况下,完成了红灯识别、行人避让以及超车并线等安全操作。
而有意思的是,拿下当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的百度产品,并不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无人车,而是百度大脑。当时,百度大脑刚刚正式公开一个多月,就有核心技术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进了“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百度成为《财富》杂志评选“AI四巨头”中唯一的中国企业(另外三个是谷歌、微软和脸书),再加上乌镇大会的盛誉,外界开始清晰感受到了百度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骑绝尘”。
2017年是人工智能在全球的爆发年。国际权威研究机构CB Insights统计,2017年全球范围内有152亿美元的投资被投入到AI领域,比2016年增加141%,涨幅惊人。当各路英雄争先恐后入局AI的时候,在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上,百度直接甩出了多个AI技术,语音、计算机视觉、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等,铺开了一幅智能生活的画卷。
百度输入法语音实时翻译、轻声语音识别等技能,参观者人眼识别频频败给百度AI识别,机器人在城市道路内自如避障前行等等,百度在此时已经将技术单点连成了智能体验之网。
2018年,百度展台依然是整个“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最大的展台之一,与此同时,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大众看到了一种人工智能的新想象空间——AI平台化。
这是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连续第三年入选“世界互联网界领先成果”,以百度大脑为核心的四个场景让人们看到了“AI+”在制造、城市、教育、零售等产业端的变革能量, DuerOS 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除了技术升级之外,智能硬件设备也一一亮相。
人工智能的蛋糕不再只有科技巨头分食了,传统行业、企业、开发者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是高科技的“国货年”,在第六届乌镇大会上,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就登上了“世界互联网界领先科技成果”的领奖台。
从技术维度上,这是中国首个全面开源开放、技术领先、功能完备的的深度学习框架,支持超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从产业端看,飞桨开放了多领域的工业级模型库,并集合了百度多年的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和业务应用。用CTO王海峰当时的发言来说,飞桨希望“赋能每个行业、每一位开发者,加速产业智能化”。
同时,百度大脑、百度智能云、Apollo等平台生态也都带来了最新成果。随着AI向产业端下沉,百度安全展区也成为当年乌镇中的热门“打卡地”。
国际大势充满不确定性,“拥有核心技术”无疑成了那年最能安抚人心的定海神针。
今年百度得奖的产品,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浪潮在不断涌动。继百度大脑、小度、Apollo、飞桨之后,“百度ACE智能交通”也拿下了大会组委会评选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这个车路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高效出行融汇在一起,正全面重构人、车、路之间的关系。目前,“百度ACE智能交通”已经在南京、重庆、雄安等近二十个城市落地,成为中国特色智慧交通的技术底座。
穿越过乌镇大会上大佬们的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用科技引领观众和产业奔赴智能世界,成了百度最明显的差异化。
牛顿摆的力量:AI与产业的完美碰撞
你玩过牛顿摆吗?一个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当一侧的球摆动并撞击其他球时,它的能量会转移给另一侧的球,让它被弹出去。
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物理装置,我们或许可以更容易理解百度AI为何能够形成工业化大生产的动能。
牛顿摆的特点是,每个摆球都会传递动量,在理想状态下摆球系统内的能量是不会损耗的,动能最终会转化为势能让最外侧的摆球飞起来。
在理解百度AI的出发与起飞中,也有三个类似的问题需要回答:1.哪些摆球具备改变未来的能量;2.怎样减少不同技术摆球损耗的可能性;3.如何将技术动能转化为产业势能?
延续这一思考,我们来看百度的答案:
首先,百度早在2010年前后就选定了人工智能为未来发展的轴心,先后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无人驾驶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最终孵化出了大量AI强相关的技术,在世界AI之林都处于领先水平。除了算法软件层面,芯片、IoT等硬件也在基础算力、自动驾驶等建设中被百度一一架设起来。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百度公司分别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领先地位,并在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知识图谱、智能推荐、交通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位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首位。
可以说,扎实的技术底座如同一排密布的牛顿摆球,为AI产业化积蓄了力量。
其次,技术想要避免损耗,前提是告别内卷,不断积累外部增长的能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百度没有凭借数年来的技术领先优势跑马圈地、炒作概念,而是继续深挖AI技术,整合并发力技术平台化,不断借助百度大脑、小度助手、Apollo等平台,将多年AI能力开源开放出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无数领域的开发者与企业伙伴能够搭上人工智能这艘巨轮,更高效地在产业端训练AI、集成AI、应用AI。
今年大会中,百度CTO王海峰表示,百度大脑已开放270多项领先的AI能力,凝聚230多万开发者,语音、人脸、NLP、OCR 调用量中国第一。当一滴水选择奔涌向大海,挥发还会成为问题吗?
当然,要让AI进入工业大生产,还需要团结各行各业的力量,尤其是零售、制造、工矿、城市管理等等硬核领域,只有这样成为全社会的“水电煤”,AI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潜力。但这些行业的特性是,缺少技术人才储备和信息技术,对计算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复杂灵活,更偏向于借助整体解决方案来引入技术。AI想要落地,需要一个工程化的管道,而云服务就成了最佳载体。
而说到AI与云的耦合,技术的平台化、标准化、自动化,以及对开发者的赋能,百度前面下的所有功夫都在此刻产生了呼应。“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百度完成了AI到产业端的管道输送建设,百度智能云成为助力AI产业化的关键抓手,完成了AI牛顿摆从技术侧到产业侧的终极一击。
平行宇宙的交点:百度“AI牛顿摆”的新征程
百度的乌镇大会历程,也是一部“AI基础设施建设者”、“应用创新引领者”的成长史。所有过往,皆为序曲,百度在接下来的新基建浪潮中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和重任,百度是否已经走在旅途上,是我们更想知道的。
通过王海峰的发言我们得知,“人工智能加速创新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是百度的下一个方向和机遇。
站在此时此刻此地,过去与未来如同两个平行世界,连接二者的交点,也是百度乃至中国科技企业都需要思索的问题:
一是智能人才的短缺。AI产业中最珍贵的就是人才,尽管目前AI人才培养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但要满足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庞大需求,仅靠学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科技企业的参与和土壤对于人才体系来说不可或缺。截至目前,百度已经培养AI人才超过100万,未来5年还将培养500万AI人才,让中国AI发展能够获得源源不绝的动能。
二是AI工程化的案例。正如Gartner最新报告中提到AI工程化趋势中所说,智能落地需要一系列端到端的产品,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引入AI不仅需要方向,更需要拆解技术应用步骤、符合行业特性的个性化方案、扎实可靠的产业案例,以及从思想认知到执行过程中的全方位专业指导与服务。不难发现,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的AI已经开始褪去炫酷的外壳,成了一个慢活苦活耐心活。
牛顿摆之所以被称为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恒定的系统,每一点动能都不会消失,正如百度在历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经历一样。
技术的信仰和力量,从不会消失,它们只会浸润在点滴时光和成果之中,等来一次丰盛的秋收,再为来年春季埋藏下万物萌发希望的种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