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语言快速入门指南:第三篇 流程控制

上一章中,我们学会了变量与常量,为了让我们的程序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有时候我们需要做决定。Go 提供了如下三种控制结构:
- if/else 语句 
- switch 语句 
- for 语句 
 
 假设我们需要打印 1-5 的五个数,基于前面所学的知识,可能会写出如下的代码:
可以看到,我们重复写了很多简单的代码,这对于程序员来说,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嘛,答案是有的。
Go 的流程控制
生活中,我们做事情也需要有流程,比如炒菜:可能需要先放油,然后炒菜,放盐,尝味,起锅...
程序也一样,我们利用流程控制就可以做一些复杂的代码逻辑设计了。那么,Go 语言的流程控制是咋样的呢?
Go 语言在流程控制特点:
- 没有 do 和 while 循环,只有一个功能丰富的 for 语句 
- switch 语句灵活多变,还可以用于类型判断 
- if 语句和 switch 语句都可以包含一条初始化语句 
- 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后面可以跟一条标签语句,以标识需要终止或继续的代码块 
- defer 语句可以使我们更加方便地执行异常捕获和资源回收任务 
- select 语句也可用于多分支选择,但只能与通道配合使用 
- go 语句用于异步启用 goroutine 并执行指定函数 
for 语句
for 语句允许我们多次重复一个语句列表(一个块)。 使用 for 语句简化打印 5 个数的程序:
代码解释:
- 首先,创建一个名为 i 的变量,用于存储需要打印的数字 
- 然后,使用  - for 关键字创建一个 5 次的循环,如果 i 少于等于 5 次,就执行 - for 语句块里的程序
- 最后,执行打印语句,打印完让 i 加 1 
详细过程:
- 第一次: - i = 1,i <= 5? 是的,打印 1。- i = i + 1,此时- i = 2
- 第二次: - i = 2, i <= 5? 是,打印 2。- i += 1,此时- i = 3
- ... 
- ... 
- 第五次, - i = 5,i <= 5?是,打印 5 。- i += 1, 此时- i = 6
- 第六次, - i = 6,i <= 5?否,退出 for 语句块,程序结束
代码还可以简化一下,直接把 i 的定义写在 for 语句中:
练习计算 1+2+3+...+100 的总和,代码如下:
执行如下:
if 语句
如果我们不想打印连续的 5 个数,而是想打印 5 个奇数,应该如何处理呢?
伪代码如下:
if 语句此时派上用场了,if 功能就像是如果,即满足该条件的话,我们使用啥。if 语句有一个可选的 else 部分。 如果条件评估为真,则运行条件之后的块,否则跳过该块,或者如果存在 else 块,则运行 else 部分的代码块。
此时,打印奇数的代码就可以顺利写出来:
if 语句还可以包含一条初始化子语句,用于初始化局部变量:
switch 语句
假设我们想编写一个程序来打印星期的英文名称。 使用我们到目前为止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从这样做开始。
由于以这种方式编写程序会非常乏味,因此 Go 提供了另一个语句来简化此过程:switch 语句。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程序改写成这样:
运行上面的程序,如下:
switch 语句以关键字 switch 开始,后跟表达式(在本例中为 Weekday ),然后是一系列 case。 表达式的值与每个 case 关键字后面的表达式进行比较。 如果它们相等,则执行 : 之后的语句。
就像if 语句一样,每个 case 都会自上而下地检查,然后选择第一个成功的 case 。 switch 还支持 default 情况,如果没有任何情况与值匹配,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即如果我们输入了除了 0-6 之外的数字,就会允许 default 块。
defer 语句
defer 语句推迟函数的执行并将函数调用推送到列表中,直到周围的函数正常或通过 panic 返回。 defer 通常用于简化执行各种清理操作的函数,如下所示:
该代码运行会得到先打印后面一句,然后再打印前一句的结果,即:
代码块和作用域
代码块:由一个花括号包裹的表达式和语句的序列。代码块也可以为空——空代码块。还有一些隐式代码块,如:
- 所有 Go 代码形成一个最大的代码块,即:全域代码块 
- 每个代码包中的代码共同组成了一个代码块,即:代码包代码块 
- 每一个源码文件都是一个代码块,即:源码文件代码块 
- 每一个 if、for、switch 和 select 语句都是一个代码块 
- 每一个在 switch 或 select 语句中的 case 分支都是一个代码块 
作用域:使用代码块表示词法上的作用域范围
- 一个预定义标识符的作用域是全域代码块 
- 表示一个常量、变量、类型或函数(不包括方法),且声明在函数之外的标识符的作用域是当前的代码包代码块 
- 被导入的代码包的名称的作用域是当前源码文件代码块 
- 表示方法接收者、方法参数或方法结果的标识符的作用域是当前的方法代码块 
- 对于表示常量、变量、类型或函数的标识符,如果声明在函数内部,那么作用域就是包含其声明的那个最内层的代码块。 
总结
-  - if 语句需要一个精确的布尔表达式。 没有“真”或“假”。
-  - if 语句可能有一个类似于 for 语句第一部分的前置表达式。
-  - switch 语句不需要 - break ,默认情况下不会失败。
-  - switch 语句每个 case 可以有多个值。
- 使用  - || “or” 和 - && “and” 用于复杂条件的运算符
- defer 语句推迟函数的执行并将函数调用推送到列表中
当我们学会流程控制之后,就能在程序中做各种各样的决定了,赶紧用起来。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宇宙之一粟】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a432486decaf4d1ab3be68cc5】。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