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引爆数字经济 银行与科技公司找到合作新赛道
数字经济成两会热词
数字人民币试点成为撬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今年 3 月 5 日全国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再次被提及,报告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而往前回溯,早在 2020 年末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随后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数字经济也成为政府施政报告的“宠儿”。首都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魔都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八闽之地福建“数字应用第一省”……
催热数字经济,数字人民币试点成为理想抓手。深圳、苏州、北京、上海都靠着试点数字人民币“神操作”秀了一把数字经济的魅力。最新跟进的是西部新贵——成都,这也是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测试首次在西部地区进行试点。
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科技”身影
梳理这几次数字人民币试点不难发现,除了现行数字人民币发行“二元”体系中的中央银行和指定商业银行外,还聚集了一批科技企业的身影。京东科技、美团、滴滴、中国银联、华为、拉卡拉等科技巨头都出现在了相关测试中。从公开的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到数字货币研究所与京东科技、美团签署战略合作的相关消息。
尤其是京东科技集团,一直作为综合科技服务商的角色,深度参与苏州、北京和成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搭建到收单系统改造,从数字人民币预约抽签到后台系统接入试点银行,可谓存在感十足。
据了解,京东科技是首批配合数研所展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科技公司之一,此前已经先后为苏州、北京两地的三轮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测试提供了技术和服务支持,面向政府的解决方案和面向用户的消费场景搭建与运营,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京东科技与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运营机构均已开展合作,并顺利接入数字人民币电商平台消费试点场景。
数字人民币的“星辰大海”
作为新生事物,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前景如何?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宏观经济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沈建光认为,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广泛,既包括央行-商业银行层面的应用前景,也包括商业银行-公众层面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在商业银行-公众的大场景下,沈建光表示:数字人民币可用于 C 端、B 端和 G 端,如小额零售支付、数字票据、企业支付、政府补贴发放和消费券发放等。以 C 端场景为例,央行数字货币可用于收钱和信用卡还款等资金服务、理财和借款等金融活动,及缴费和购物等生活服务。以 B 端场景为例,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涉及支付、信贷服务、供应链金融和保险等多个领域。
银行数字化的“斗转星移”
过去十年,银行数字化发展略显被动,互联网巨头利用资本、技术和场景优势,在用户端持续发力,银行数字化发展亦步亦趋,很难掌握主动权。如果数字人民币全面推开,或许将改变这一趋势。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金融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郭宏杰曾撰文表示:客观来看,数字人民币为商业银行重掌支付入口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中金公司一份针对数字人民币的报告也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本身并不会改变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但在面对如何衔接央行数字货币新系统、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带来的不确定性时,银行与科技公司将再次处于同一起跑线。
数字人民币试点,银行数字化能力提升和数字生态建设的绝佳场景
对于银行而言,数字人民币的试点突破了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对银行核心系统、IT 架构、数字产品设计研发、前端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丰富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银行金融科技能力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全方位考验,银行可借此机会进行相关的技术实验和压力测试。
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广泛,银行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线上消费场景方面,银行过去以账户经营模式为主,虽然最近几年,面对互联网公司的跨界竞争,也在逐步向用户经营靠拢。但互联网公司依靠先发优势,在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在线社交娱乐、网络出行等领域都建立了比较明显的优势。
显然,商业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试点面对公众服务层面,很难全方位满足试点场景需求,借助更多消费场景的科技公司的助力,可以更好地提升试点的用户体验,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数字生态协同发展的试验场。
从顶层设计看,人民银行和数字货币研究所作为数字货币的“总设计师”也一直秉承开放和技术中立的理念,为构建银行数字生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由指定运营机构提供,但流通服务可以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其他商业银行承担。这些银行和机构共同提供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并负责零售环节的管理,包括支付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场景拓展、市场推广、系统开发、业务处理和运维等服务。
以上都充分表明,虽然数字人民币试点对商业银行而言,只是战术上的“一小步”,但却是银行提升数字化能力,构建数字化生态战略的“一大步”。对科技公司而言,在新的生态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也将更加明晰。
同样的课题,不同的痛点
数字人民币试点虽然给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绝佳试验场,但面临数字化转型这个课题,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却面临着不同的痛点。
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都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容和全面推开,重掌支付入口的大行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战略考量出发,重新梳理数字化转型路径,扩展更多数字化业务场景,但需要面临巨大投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应用场景的匮乏。
而中小银行面临的数字化转型痛点则是全方位的,从战略到组织,从人才到意识,从资金到技术。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作家、原大连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王丰辉认为:中小银行面对战略模糊、态度摇摆、组织壁垒、资金不足、通道受限、非标压缩、不良上扬、利率市场化冲击、人才短缺等难题,这些共同形成制约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令中小银行想要迈步但道路曲折。
面对这些痛点,该如何破局?与科技公司合作,或是破局之道
金融科技 50 人论坛发布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0)》指出,面临资金人才匮乏、组织体系滞后、数据治理能力薄弱和抗风险能力低下问题的中小银行,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攻关或许是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
《报告》指出,与科技公司合作,成为 2020 年中小银行获取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新趋势。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发的金融科技产品,中小银行能够节省资金和时间成本,实现金融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以去年疫情为例,很多中小银行通过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利用金融云产品,迅速构建起“无接触”的服务体系,体现出金融云服务基于快速响应能力的贡献与价值。
以京东科技的金融云为例,其为银行解决不少问题。据了解,京东科技 T1 金融云针对银行等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在底层科技架构层面解决传统架构无法支持互联网业务的难题,帮助中小银行沉淀核心技术能力,实现自主可控的技术迭代;在业务发展层面,还能助力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真正融入到产业和生活场景中去,解决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有效、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问题。
本次具有特殊意义。数字经济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支撑未来五年发展和实现 2035 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未来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推动中国在这条赛道行稳致远需要包括银行以及诸如京东科技在内科技公司的共同努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