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或业务负责人应该具备的数据分析能力

用户头像
花生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02 日

数据分析,数据和分析都不是最重要的。

数据和分析都是手段,数据分析要达成的目的最重要。



这句话看起来像是屁话,做任何事儿都应该是目的第一,那为啥要写呢?因为狗熊掰玉米的故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我自己也是如此,打开手机一条条新闻点过去,一个小时眨眼过去,最后都忘了自己为啥打开手机。😓



做工作有十年了,数据分析这个事如影随形。这个事情很重要,因为往往很多决策和判断要根据这个事情来继续做,如果像狗熊掰玉米那样跑偏了,后果就会很严重,要么损失金钱,要么损耗生命。



简单整理一下想法,算是给自己做一个备忘清单,以警醒自己不要跑偏。



  1. 数据是事实的抽象。

  2. 分析是逻辑和直觉起舞。

  3. 目的第一。

  4. 《目的》是什么呢?之前写了大段文字介绍过,简单说目的跟为什么活着有关。

  5. 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根据目的列出目标-找出原则以使目标不偏离目的-根据数据描述事实(发生了什么?)-找到规律:分析(用直觉和逻辑)从相关性里寻找因果性并赋以权重-推动事情发生良好改变

  6. 咱们试着探讨下如何让数据和分析都尽可能符合目的,不跑偏。



关于数据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核心是要理解一个医学名词-双盲随机对照,同时要理解数据的有限性,数据≠事实,只是一部分事实或者某种约束条件下≈事实。



逻辑的话也不必多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小学数学的范畴。



至于直觉,这个复杂一些。直觉来自于经验,对某事物或行业的洞察,或者说来自于你所有眼耳鼻舌身意所接受到的色香声味触法,然后面临问题时被激发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也叫灵感。(特别注意哟!直觉或者灵感有的时候是错的(不符合事实的),往往分析过程里面直觉是最大变量,可能帮大忙可能挖大坑)



咱们举一个例子吧:



总利润=单次消费利润*消费人数*消费频次



这个公式叫利润公式,在做业务分析的时候,会常常用到。



我们面对这个公式,第一要记得的是,这个公式是手段是工具,不是目的。哪怕总利润看起来好像跟目的很接近,但它也不是目的,目的只跟人或组织为什么活着有关。



这里举个具体的例子,利润人人都喜欢,但更重要的是持续的获取利润。如果按照这个公式极端的搞,可能只能最大化获取利润一个月,一年,两年而已,这叫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再比如价值观,如果一个组织或者产品是为了让用户/客户幸福,那就需要在客户幸福和利润获得找到可持续的平衡,考虑盈利,更重视利润获取是否伤害了客户体验,也即是幸福感的获得。



下面列出来我在数据分析这件事上犯过的错误和由逻辑推导出来的一些准则:



  1. 数据阶段,搜集和处理数据都要避免结论先行,根据结论收集数据,去寻找逻辑,这叫缘木求鱼,也即是数据获取和处理环节,直觉不要介入(数据先于观点,而不是相反);

  2. 数据收集统计口径要一致,数据处理标准要一致,即随机双盲对照;

  3. 分析阶段要努力遍历相关性,尽量不重不漏;

  4. 除非被验证,否则不要轻易确定因果律;

  5. 验证会改变输入条件,因果律会变化,要根据结果随时调整;



我的基础分析工具有两种,一曰分类,一曰测量,类似工具箱里的螺丝刀和扳手,兵器库里的刀和剑。这两种之前论述和应用过很多,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落笔至此,标题表述为CEO或者业务负责人视角的数据分析更妥帖准确些。



突然想到一个以数据和分析为主业的著名机构,国家统计局,今天写这个,也似乎能理解和佩服他们了😅。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02 日 阅读数: 38
用户头像

花生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4.23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CEO或业务负责人应该具备的数据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