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再谈云原生:我的看法

用户头像
lidaobing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22 日

去年我有一篇采访稿,讲我对云原生的看法,最近正好参加了一次线上会议,也是讨论云原生相关的事情,讨论完之后,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我的观点,陈列于下:



  1. 云原生不一定依赖于云供应商或者狭义的云设施(比如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比如我只用物理机和k8s也能做好云原生,只是我搭好的这套系统本身也是一种云了。

  2. 云原生在单个无状态应用、多个应用的服务治理、以及有状态的服务上有不同的诉求。

  3. 单个无状态应用方面,我比较认同《Beyond The 12 Factor App》的观点,这也算是这个时代无状态服务的一个最佳实践。这些最佳实践也应当是云原生原则的一部分。

  4. 多个应用则必然存在服务治理的需求,服务治理这部分的诉求比较多,其中较大的一个诉求是去系统运维的需求,这也是云原生之前大规模应用的一个运维难点,线上系统的操作系统版本不一致、配置不一致带来了大量的问题,程序版本不一致和配置不一致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在 k8s 这个体系下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引入 k8s 和 spring cloud 等实践后,对于业务开发人员来讲,操作系统,计算资源这些概念都被很好地抽象了。服务治理本身又是一个很庞大的话题,这个话题诞生也远早于云原生这个概念,其他部分就不展开了。

  5. 除了无状态应用,有状态的服务,包括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等,也在提云原生的概念。在这之前,我们对有状态的服务的述求更多是高可用,也就是说任何单个节点损坏后数据不丢,服务正常,可以容忍短时不正常(MySQL的主从模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那么云原生对有状态的服务的新的诉求有哪些呢?其中一个点应该算是自愈,这里边既包括了像 TiDB 这种从架构设计方面就考虑了自愈的场景(TiDB里边的节点损坏接近于缩容),也包括了通过 operator 等自动化运维机制来实现的自愈。当然很多新的数据、中间件在设计时,就在考虑通过计算存储分离等手段,来实现更好的云原生品质。

  6. 我仍然认为云原生是一种理念,是在以云为代表的这个时代,软件工程最佳实践以及最佳技术选型的一个合集。尽管他的边界很难确定,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系统运维、DEVOPS等层面跟之前时代的最佳实践有着很大的差异。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22 日阅读数: 203
用户头像

lidaobing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7.10.18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再谈云原生: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