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Mobileye 如何在云上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

用户头像
Randy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4 日
Mobileye如何在云上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

最近开始关注ADAS这个行业,静下心来找各种资料学习,自然而然从行业的领头羊Mobileye入手。



Mobileye是家以色列公司,1999年由色列希伯来大学的Amnon Shashua教授和Ziv Aviram创立,以低成本摄像头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品从研发到正式商用花了8年时间,而在2017年被Intel以153亿美元收购。



在油管上搜到了Mobileye联合创始人Amnon Shashua在今年CES2020上的一个主题演讲视频:



在这一小时里面Shashua教授讲解了Mobileye基于纯摄像头技术来做感知:



通过多套独立算法来做系统内部冗余:



基于2D传感器帮助系统获得3D的理解力:



实现像素级场景分割:



道路拥塞,行人横穿马路等复杂的路况下,很好的处理了的无保护左转场景:



而这一切只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完成计算:



不由得感叹犹太人真聪明,英特尔买这家公司可太有眼光了...



另外也看到Mobileye不仅仅局限在ADAS,从L2+到L4,布局出行服务RobotTaxi。同时做高精度地图(REM),基于此还延伸至智慧城市:





这一小时的演讲信息量挺大的,需要一点点慢慢消化。就演讲前半部分讲到的感知,是基于深度学习来做的。Mobileye具体是如何来进行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的,这点挺让人好奇的。刚好在油管还有另一个视频,是Mobileye的算法工程师小哥 Chaim Rand 在去年AWS re:Invent上做的一个公开分享:





re:Invent是AWS每年一次技术大会,上面有很多AWS的用户会讲述他们使用AWS的经验(也包括踩过的坑)。比如在这个分享里面小哥介绍了他们如何利用SageMaker来帮助他们加速算法开发和这个过程中如何填坑。





小哥前面循例先简要介绍了Mobileye是做什么的,然后开始讲到他们做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时遇到的挑战:





可以看到Mobileye之前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做模型训练,整个开发过程是从数据标注开始,然后用GPU集群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再把模型部署到他们自己专有的芯片EyeQ上。注意到比较大的挑战是:一个典型的模型会需要多达200TB的数据来进行训练。



接着讲到在数据中心做模型训练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到在本地数据中心进行训练有很多明显的劣势:包括GPU资源受到限制(嗯,算法工程师肯定是越多越好啦) ,另外存储资源也会有限制(从前面提到的训练数据量来看,可以想象Mobileye的数据存储会有多大),同时基础架构软硬件的升级也非常挑战(原话是说让他们直掉头发,确实从视频看小哥也头秃了。。。)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开始尝试在AWS云上使用SageMaker来做训练。这里他总结了几个他喜欢SageMaker的原因:





  1. 无限制的GPU资源,按小哥的原话说,对算法工程师这简直就像是小孩到了糖果屋... 他们可以同时跑更多的训练任务而不用排队,这也是Mobileye能够在AWS云上把开发速度提高10倍的主要原因。

  2. SageMaker也可以使用支持不同实例类型,单GPU实例,或是多GPU实例,不同的Tensorflow版本等,满足他们不同模型训练任务的需求。

  3. 向云上迁移的成本也比较低,SageMaker有比较友好的API,文档,示例等,

  4. 安全是极其关键的一点,Mobileye的数据安全团队也评估过在云上进行训练是满足他们的安全要求,毕竟IP是Mobileye关键的资产。

  5. 最后还特别提到了SageMaker的Pipe Mode



留意到前面讲到Mobileye的典型模型训练需要多达200TB的数据,接下来他还展开详细讲解了Pipe Mode如何帮助来解决大数据集进行训练的问题



首先是简单介绍了SageMaker Pipe Mode. 这个功能可以把训练所需要的数据从S3直接流式传输到训练实例,而不需要把数据集完整地从S3全量复制到每一个训练实例的本地存储(EBS)上:





通过Pipe Mode,训练的数据集大小就没有限制了,训练实例本地也不需要存储数据集,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同时训练任务可以立即启动,不需要等待数据从S3复制到训练实例本地存储:





而且很重要一点是,多个训练实例可以同时从S3同一份训练数据集去拉取数据。看到这里我想起在一些模型训练平台上,经常会看到在S3前面部署一套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如AWS自己的FSx for Lustre, 或是开源的BeeGFS等),供训练实例并发去高速读取训练数据。使用SageMaker Pipe Mode应该就不需要部署这套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



SageMaker将Pipe的实现封装到了一个叫 tf.data.Datasets API里,因此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调用。小哥接下来还演示了如何设置 Pipe Mode的代码(毕竟400系列的session没有代码说不过去...)





但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Pipe Mode也是一样。 接下来这部分我觉得特别有价值,就是介绍Mobileye在使用Pipe Mode时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挑战包括如何将数据转换为支持的格式,Pipe Mode顺序读取的特性以及 Pipe 数量的限制(目前限制是20个)。



首先是数据格式的挑战:Pipe Mode支持 CSV, TFRecord 和 Protobuf recordIO . Mobileye选择了TFRecord(主要是相关的示例代码较多),因此他们需要将已有的海量的数据转换成TFRecord格式。这个转换过程他们使用了AWS Batch服务来进行任务调度,并使用了数十万个VCPU来并行处理。 在转换过程中,每个TFRecord文件为100MB,这个也是S3读写带宽比较优化的一个对象大小。由于在云上来进行并行的数据转换任务,整个数据准备时间得到极大的提升,从以天计到以小时来计。





在讲到数据格式转换时,小哥也顺带介绍了Mobileye整个在云上的端到端的开发流程:





可以看到原始数据和标注文件存放在S3上面,并通过DynamoDB来进行元数据的管理,接着通过AWS Batch来进行并发的数据格式转换,生成TFRecord文件并写回S3。然后在SageMaker上进行模型的训练和评估,生成的模型会进行剪裁并运行部署脚本,以便运行在Mobileye自已的芯片EyeQ上面,这个部署脚本也是在SageMaker上运行的。



回到Pipe Mode的挑战上,除了数据格式,第二个问题是顺序读的特性。使用Pipe Mode的话,只能读到Pipe里的下一个数据,而无法对整个数据集任意进行访问(随机访问):





这个顺序读的特性带来了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Shuffling,这有点像打牌的时候进行洗牌一样。传统方式下对数据集可以进行随机访问,因此可以很方便进行shuffling。使用Pipe Mode时,可以利用ShuffleConfig Class来对pipe进行shuffle,这样确保在每个epoch,训练数据的顺序都是不一样的,同时他们还利用了TensorFlow Dataset的shuffle功能,在training batch level也进行shuffle。尽管这个方案并没有达到原来随机访问时的shuffle程度,但也已经足够使用了。





第二个挑战是boosting. 这里举了个例子,比如说训练一个进行车辆识别的模型,其他颜色的车识别都很成功,但针对粉色的车就一直无法识别。分析原因发现是数据集中粉色车的数据非常少(可能百万张照片中只有5张)。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每个epoch里增加粉色车的数据量(boosting)。如果可以随机访问数据集的话,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但在Pipe Mode里面要如何来做呢?这里提到解决方案是创建两个Pipe, 一个Pipe只有粉色车,另一个Pipe是其他颜色的车,然后使用TF Dataset Interleaving API,从两个Pipe里取数据。 这两个Pipe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重(Weight),这样便可以方便地增加粉色车的数据量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一种数据类型数据量不够的问题,但如果有多种数据类型呢?这里引出了Mobileye遇到的第三个挑战,就是每个Training Session里Pipe的数量限制。为什么他们会觉得20个Pipe还不够用?其中一个原因还是boosting. 这里还是接着前面的例子识别粉色车,进一步展开,比如说可以识别粉色的小车,但无法识别粉色的卡车,无法识别雨中粉色的卡车等等,随着数据类型的增加,很快就到了Pipe的数量限制。 第二个原因是Horovod做分布式训练时,每个GPU要求独占Pipe。比如说一个GPU使用3个Pipe,那在一个8GPU的实例上,就需要配置8*3=24个Pipe,这就超过了Pipe的数量限制了。





关于boosting,他们使用了SageMaker Manifest文件。在Manifest文件里面定义数据集的分组。如果需要加一倍粉色车的数据量,则在manifest文件里多写一行就可以,这样通过Manifest文件就可以更精细化的控制训练数据了。对于分布式训练遇到Pipe数量限制的问题,他们对比了TensorFlow内建的多GPU支持和Horovod分布式训练框架,看到性能是基本一样的,因此没有选用Horovod,而是使用TensforFlow内建的方案Estimator,从则避开这个Pipe数量限制。



除了上面详细分析的Pipe Mode,Mobileye在从数据中心转到SageMaker时,还进行了其他的考虑,包括分布式训练、Spot实例的应用和远程Debugging等等 ,这些细节在另外一个Blog里面有详细的阐述(可参见附录)





最后小结了一下Mobileye在使用SageMaker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可以看到SageMaker对Mobileye DNN的开发起到了加速作用,其中的Pipe Mode可以比较好的解决模型训练时使用到大数据集的问题。由于利用到云极高的扩展性和其他AWS托管服务的集成,Mobileye整个开发时间缩短了10倍。虽然在使用SageMaker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都能通过一些方案比较好的解决掉。



另外在油管上还看到了Mobileye在AWS上进行大规模仿真和高精度地图生产的分享,后续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注:本文材料来自于公开渠道,并基于个人经验与知识进行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考资料:



  • Mobileye在CES2020的演讲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WGFzqd7pI

  • Mobileye在AWS re:Invent的分享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0RASdjnOk

  • Chaim Rand 关于 Mobileye使用SageMaker的博客:

https://medium.com/@julsimon/making-amazon-sagemaker-and-tensorflow-work-for-you-893365184233



如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Cloud Builder ,一起探讨在云上搭积木的乐趣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4 日阅读数: 649
用户头像

Randy

关注

做一个务实的开发者 2018.01.07 加入

解决方案架构师, 开发者, 云爱好者 个人网站:cbuilder.tech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读完 感觉像aws 广告贴

2020 年 05 月 25 日 14:15
回复
没有更多了
Mobileye如何在云上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