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架构师训练营第一周学习笔记

发布于: 2020 年 09 月 20 日

架构的几个视图

一个系统,会设计到不同角色的人。不同角色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拿着同一份架构文档给所有人的看,而是要针对的不同的人专门准备一份,从他关注的角度来讲系统的架构。



比如,开发会关心要怎么写代码,运维会关心系统怎么部署,用户会关心系统怎么用,财务可能会关心项目成本是多少……



不同的角色看同一个事物,站的视角不同,看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也就是不同的「视图」。就像我们使用 SQL 数据库,可以基于一张或多张表建立视图,可以建立多个视图,不同的视图展示的字段不同。不管我们建了多少个视图,表只有一份。设计架构时,我们的架构只有一份,但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创建视图。



常用的 4+1 视图:

  • 逻辑视图:设计的对象模型

  • 过程视图: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 物理视图: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应了部署特性

  • 开发视图: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 场景视图:描述用例场景



逻辑视图

  • 相关方:客户、用户、开发组织管理者

  • 视角:系统的功能元素,以及它们的接口、职责和交互

  • 主要元素: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子功能模块、接口

  • 用途:开发组织划分,成本、进度的评估

过程视图

  • 相关方:性能优化、开发相关人员

  • 视角:系统运行时线程和进程的情况

  • 主要元素:系统进程、线程以及处理队列等

物理视图

  • 相关方:系统集成商、运维人员

  • 视角:系统逻辑组件到物理节点的物理部署和节点之间的物理网络配置

  • 主要元素:物理节点以及节点的通信

开发视图

  • 相关方:开发相关人员、测试人员

  • 视角:系统如何开发实现

  • 主要元素:描述系统的层、分区、包、框架、系统通用服务、业务通用服务、类和接口、系统平台和相关基础框架

  • 用途:指导开发组织设计和开发实现

场景视图

  • 相关方:用户、设计和开发人员

  • 视角:概括了架构上最重要的场景(最典型或最具风险),及其非功能性需求,通过这些场景的实现,阐明了架构的广度或众多架构元素运行的方式

建模

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建模,比如盖房子。为什么建模?建模是为了验证某件事能够工作。建模的成本远低于实物的成本。



软件建模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方便各方沟通,即使在软件开发完成后,这个模型也有利于了解整个软件。



软件建模,推荐使用 UML。



UML 的图有静态图和动态图两类。

  • 静态图:

  • 用例图

  • 对象图

  • 类图

  • 组件图

  • 包图

  • 部署图

  • 动态图

  • 协作图

  • 序列图

  • 活动图

  • 状态图

其中,个人经验,最常用和实用的有:用例图、类图、部署图、组件图、序列图和状态图。



不同的图,适用的时间点不太相同。

  • 需求设计阶段:用例图、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

  • 概要设计: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组件图、部署图

  • 详细设计: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



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图涉及的信息的粒度不同,越在早期,粒度越大。比如用例图,只描述系统要提供什么价值、功能等,而不必在在这个时候就确定要开发哪些接口和实现哪些类。



发布于: 2020 年 09 月 20 日阅读数: 37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8.07.26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架构师训练营第一周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