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师训练营 week6 作业 2

用户头像
平淡人生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7 月 15 日

架构师如何做技术选型

一、前言



技术选型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最近我看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有好几篇关于技术选型的文章,读者对这类主题的热情很高。在技术组织内部,技术人员经常会面临技术选型问题,有时候,技术选型还常常牵扯好几波干系人,相互之间还会产生争议,有的甚至还可能发展到派系斗争的地步。即便像我自己,已经有十几年研发和架构经验的老司机,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有很大部分时间的思考都是深陷在A技术和B技术的利弊权衡之中,不能自拔。无论如何,技术选型说小了关乎项目和团队成败,说大了关乎企业业务的发展,不可小觑。



本文所表达的技术选型理念应该是具体技术无关的,但是由于我个人的背景更偏向互联网后端的研发和架构,所以本文的视角更偏向后端技术的选型。



二、软件的本质复杂性



近年,云计算、微服务、容器和DevOps等新技术和理念层出不穷,技术人员对各种新技术的追捧热情也空前高涨,各种新技术微信讨论群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开发人员多了,技术环境也日趋成熟,有点百花齐放的感觉。同时也让我有一点担忧,我担忧的是纯技术和工具论的抬头,也就是太过专注技术,认为技术可以搞定一切,反而忽略了软件研发的本质复杂性。回想当年,自己也曾是这样的技术狂热分子,EJB刚出来的时候,我为EJB摇旗呐喊,Spring出来的时候,我也曾一度是该技术的死忠,简单认为这些技术是银弹可以帮助解决所有的复杂性问题。



1986年,人月神话的作者Brooks就提出,软件的本质复杂性(Essential Complexity)存在于复杂的业务领域中(用技术的话讲是业务领域建模复杂性),技术仅是辅助工具,它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将业务领域问题映射转换成软件实现,只解决次要复杂性(Accidental Complexity)。作者同时指出,由于软件本质的复杂性,真正的银弹并不存在;也断言在十年内,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或者方法可使软件工程的生产力提高一个数量级。30年前作者提出的论断,今天依然闪烁智慧的光芒。人月神话已经出了40周年纪念版了,堪称软件工程的圣经,建议所有从事软工行业的朋友学习。除了业务和技术,我还想强调软件的本质复杂性同时隐含在企业的人、组织、流程和管理中,不容忽视。



架构师只有深刻理解软件的本质复杂性,才能站在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角度,更好的做出技术选型,否则易陷入唯技术工具论的陷阱。



三、使用成熟的技术



大部分公司都是商业组织,不是科研机构或者纯软件研发机构。商业组织使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当下的业务问题,他们更应该使用成熟稳定的技术。



如下图,技术的使用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早期有创新者和早期使用者采用,我把这个阶段称为试水趟坑期,也就是说这个阶段技术不是很成熟稳定的,虽然尝新者可能占据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但是他们常常需要以踩坑填坑作为代价;如果这项技术经过早期验证则会跨越鸿沟进入早期大众阶段,这个阶段技术会逐渐走向成熟,处于上升期,坑逐渐被填平,技术被大众所采纳;之后技术缓慢经过末期大众阶段,最终走向滞后期,一直到生命周期的结束退出历史舞台。

技术选型的一大智慧是不要盲目追求新技术,老老实实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让那些喜欢追新的人去踩坑😊,等这项技术跨越鸿沟,进入早期大众阶段,你再择机投入,这样最保险和高效。当然作为技术人员,对新技术保持敏锐,提前预研是完全OK的,但是投入生产的话还是成熟稳定第一。



四、少即是多



一项新技术既有学习成本,又有维护(定制、监控、管理和运维)成本,新技术引入很容易,学好用好运维好却很难。一个不严格把控技术栈数量的公司,开发人员常常会各自为政,随意引入新技术,造成技术栈散乱,学习和维护成本高,技术栈知识无法共享,技术体系无法建立等问题,严重的会极大影响研发效率和业务规模化能力。



以我本人专注的后端基础框架领域为例,技术栈散乱还会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因为技术组件和工具太多,无法统一埋点和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当业务量发展到一定规模,技术栈散乱还会给系统扩容跨机房迁移等带来巨大障碍。



在一些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比如国内的阿里,国外的Netflix和eBay等公司,这些公司虽然财力和资源丰富,但是他们的核心技术栈(比如主流开发语言,框架和数据存储等)的数量同样是受到严格把控的。



新技术引入的基本原则就是少即是多,能不引入新技术尽量不要引入新技术,确实需要引入的话,也要有相应的新技术引入管理流程(一般由公司的技术或者架构委员会制定和把控)。

五、技术的先决条件



技术引入常常是有一些先决条件的,比方说最近比较热的微服务架构,按照马丁福勒的说法,微服务有如下先决条件:



  • 快速的环境提供能力(Provisioning)能力(通常指IAAS层能力),

  • 基本的监控能力

  • 快速的发布能力

  • 初步的DevOps文化



马丁特别指出“你必须长足够高才能考虑微服务”,在这些先决条件没有满足之前,直接推行微服务会面临巨大落地挑战。



同样,容器技术的引入对应用也是有要求的(参考[<a href="#appendix">附录18.1</a>] ~ 12 Factor App),而DevOps研发模式的引入不仅对基础技术和架构,研发人员技能,甚至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都是有很高要求的,在没有满足先决条件前,这些新技术或研发模式都会面临巨大的落地挑战。



作为管理者或者架构师,在引入一项新技术之前,要充分调研了解新技术的先决条件,不能盲目引入。对于确实需要引入但是目前还不满足先决条件的,需要做好阶段性规划,先打好基础,再适时引入新技术。



六、来自大公司的技术



大公司采用的技术,未必适合中小公司。大公司有足够的资源、人力和时间,可以投入一些前沿和重量级的技术(在BAT级别公司,为重量级技术投入几十甚至百人以上的研发团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中小公司资源有限,不能盲目跟风,应该选择和自己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否则不仅不能帮助业务发展,反而会给业务发展带来阻碍。



七、技术的文化特性



技术常常带有文化特性的,在国外流行的技术,在国内未必流行。一个例子是如Scala这样的函数式语言,Scala在国外互联网公司是有一定流行度的(Twitter、Linkedin等),国内虽然有不少簇拥者,但是始终只是小众,无法流行,究其原因,国外很多大学教授的第一门编程语言是采用函数式语言的(例如美国Berkeley大学的CS61A是基于Scheme函数式语言),国内大学几乎清一色采用C/C++/Java等命令式语言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也就是说函数式语言在国外是有文化基础的,所以容易流行,国内没有这样的文化基础,所以难以流行。



我们在选型的时候,尽量采用在国内有文化基础,已经落地开花的技术,盲目追求国外新技术有可能文化不适应反而难于落地。



同样的,在A公司流行的技术,在B公司也未必流行。比方说BAT三家公司所采用和后面演化出来的技术栈就明显不同,这同样和三家公司不同的业务领域和文化基因有关系。我们在做技术选型的时候,也要考虑公司的文化特性,如业务模式、已有技术生态和开发人员技能等现实情况。



八、开源还是第三方软件提供商的技术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企业软件供应商开始明显地走下坡路,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开源技术来开发他们的业务系统,开源软件具有如下优势:



  1. 成本,商业软件一般有昂贵的license费用;

  2. 避免供应商绑定(vendor lockin);

  3. 灵活的定制能力,现代企业需要灵活的软件定制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商业闭源软件常常缺乏这种能力;

  4. 社区和生态,投资具有良好社区和生态的开源技术是企业技术选型的最佳实践。



即使是开源软件,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闭环问题。有些开源软件是一线互联网公司成功落地后再开源出来的,比如阿里的dubbo,点评的CAT,这些公司本身有场景,内部大量使用,也就是说内部已经形成反馈闭环,开源出来和社区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反馈闭环。有一些第三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开源软件,其实他们本身是没有业务场景的(或者场景非常有限),主要靠社区使用后才能形成反馈闭环,对于这类开源软件的使用需要谨慎,如果选择的话,可能需要一起帮忙踩坑形成社区反馈闭环。

九、使用能掌控的技术



技术和武器一样,并不是说越先进越好。就像航空母舰和F117这样的尖端武器,确实非常厉害,但是掌握和部署运维这些武器的成本非常之高,如果你的团队没有足够的能力运维和掌控这样的武器,那么这些武器摆在家里充其量只能是摆设,不能形成战斗力,有时甚至还会拖累业务。



在大数据领域重量级武器尤其多(Hadoop, HBase, Spark, Storm…),很多产品既消耗机器资源,部署和运维也非常复杂,如果某种重量级武器被应用在关键业务上,一旦出问题,团队能不能hold住是要重点考虑的,否则可能会死得很难看。架构师需要根据业务阶段规模,团队规模和技能水平,综合评估后再考虑引入,如果团队能力还不足以掌控某种重量级技术,则可以先从轻量级技术开始。



十、剑要交给懂得挥舞它的人



同一种技术,不同的人使用,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Cassandra这种NoSql分布式数据库,在Netflix有比较成功的应用,Netflix从2010开始将系统迁移到AWS云中,并开始将大部分业务数据从传统Oracle数据库迁移到Cassandra上,Netflix的前架构总监Adrian Cockcroft把他们技术升级的一大成功功劳归结为采用了Cassandra这种天然支持跨数据中心的分布式数据库。但是,在2012年时候,Digg在网站改版升级过程中也试图将传统Mysql数据库迁移到Cassandra Nosql数据库,结果导致Digg网站问题频发,最后技术副总裁John Quinn主动卷铺盖走人。事后,有人将问题归结为Cassandra,这就是著名的Digg使用Cassandra遭遇滑铁卢事件。有人在Quora上发帖提问“Is Cassandra to blame for Digg v4’s technical failures?”[<a href="#appendix">附录18.2</a>],回帖中有知情人士出来澄清:把Digg网站升级失败归结为Cassandra完全是转移注意力(red herring),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工程管理和架构的问题(po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architecture),简单讲就是人的问题。



我曾经在2013年左右在携程框架部工作,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框架产品叫分布式数据访问层DAL,很多团队都跃跃欲试要做,但是当时的CTO一直没有正式启动这个项目,理由是没有合适的人。这个事情拖了有一年之久才找到合适的人,这个项目才启动并逐步落地,现在已经是携程框架的关键基础设施,承载携程大部分数据库访问流量。



对于一些重量级的,处于业务关键链路上的产品,如果它重要但不紧急的话,一定要找到并交给能搞定它的人。把一个重要产品交给一个不合适的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后续还常常会制造问题。设想一下业务的关键链路上的某个关键产品质量不过关,问题频发,但是业务已经跑在上面无法简单替换,这是让人很无奈的事情,很多架构老司机对此场景应该深有体会吧。

十一、浪费是创新的副产品



即使在同一个公司中,在主流技术栈的基础上,不同团队适当引入一些不同的技术栈,比如一个公司主流的技术栈是Java,有些前端团队会尝试用Nodejs开发应用,有些大数据团队会采用Python开发应用(Python里头有很多数据分析库)。这些做法和第二点提出的少即是多并不矛盾,根据业务场景的需要,适当引入一些互补的技术栈,适度冗余可以促进团队创新。



再举个例子,阿里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发展出两套技术体系,一套是淘宝体系,一套是B2B体系。有一段时间内,两套体系并行发展,团队之间既竞争也相互借鉴,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技术生态。据说Dubbo最早就是B2B搞出来的,淘宝后面又搞了一套HSF(未开源),Dubbo和HSF之间相互借鉴所以功能比较类似,阿里在2014年上市前对技术栈进行了整合,集团统一使用HSF,Dubbo则继续活跃在开源社区,成为中国开源软件的一个传奇,它的成功一方面源自阿里技术的沉淀,另一方面也是B2B和淘宝相关团队思路碰撞融合的结果。



十二、技术的宗教信仰



很多技术人员对他们投入时间最多最熟悉的技术栈比较热衷,有些甚至能上升到宗教信仰的程度,不同派系还会有相互鄙视的情况出现(据说PHP是最被鄙视的语言),有的还会发展到派系争斗的地步。之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容器PaaS平台选型上出现了两个派系,分别被戏称为K党和M党,K党主张引入谷歌推的Kubernetes,M党主张基于Mesos做定制,两拨人都非常坚持互不相让,争得不可开交。



其实我个人对技术的宗教信仰是非常排斥的,它是一种技术视野狭隘的表现,技术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用场景和利弊之分。但是,技术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客观存在,有经验的架构师在做技术选型时需要考虑这一层面的因素。

十三、通过背书做技术选型



和一线资深的架构师或者技术专家交流,获取技术选型的专家建议,是一种比较靠谱的技术选型策略。专家是一种背书,他们踩坑无数才成为专家,对很多技术有一手的实战经验,是真正know how的人,所以他们给出的建议一般都比较接地气。



大公司是一个很好的背书,比方说Google,当初它推出Kubernetes的时候,其实我一开始看过架构设计之后是对这个产品嗤之以鼻的。但是Google的强大背书和号召力摆在那里,用户深信Google用脚投票,一开始架构设计不好不是根本性问题,只要有足够的用户形成社区闭环,这个产品就会不断长好长大。目前K8S已经基本垄断了容器PaaS平台市场,它的成功很大程度归结为Google公司的背书影响力。所以,绑着技术型大公司这个背书做技术选型,大概率不至于大错(当然不是绝对)。



Github上的星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选型参考,同时还有项目代码和文档更新频度(尤其是近期),这些指标直接反应开源项目的社区活跃度和生命力。



十四、实践出真知



实际评估一项技术时,最靠谱的做法还是详细研究其文档,做一些样例和测试,对性能有要求的则必须实际做充分压力测试获得真实性能数据。对于开源的产品,如果处在业务的关键链路上,则建议把代码拉下来通读梳理一把,深入理解其内部设计和架构,有的还需要根据企业业务场景适当做一些定制。



通过初步评估,仍需要寻找一定数量非关键试点项目(pilot project)做试水躺坑,经过初步生产验证,才可以考虑逐步扩大生产普及的规模。



实践出真知,对于那些长期在一线实战和积累的架构师,他们最终将获得良好的技术选型的sense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性。

十六、定制、自研还是购买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很难一概而论,和企业的业务和团队规模,架构甚至文化等诸多因素有关系。我个人遵循的两个简单原则分别是:



  1. 如果不是你最擅长,也提供不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的技术则直接用开源或者购买。小心Not Invented Here症状,避免重复造轮子,始终牢记达成业务目标才是重点。

  2. 当企业的业务和团队规模达到一定阶段,对于处在业务关键链路上的核心技术,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制甚至自研能力。创业公司尽量用开源或者购买云服务,验证业务模式是第一优先;当你的业务模式获得验证,业务和团队达到一定规模,则需逐步考虑对核心业务链路上的技术进行定制甚至自研,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如果你成长到接近BAT那个量级,那么大部分核心技术必然是定制甚至自研的,否则无法支撑那个规模。



十七、写在最后



本文仅限个人经验视角,技术选型理念仅供参考借鉴。每个企业的具体上下文(业务场景,团队组织,技术架构等)各不相同,每个架构师的背景经验也各不相同,大家要结合实际自己做出选型,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相对较合适的技术。另外,好的技术选型是相互借鉴甚至PK出来的,欢迎大家讨论,给出自己的技术选型思考。



用户头像

平淡人生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8.11.05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架构师训练营week6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