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训练营」作业 01:如果公司要招一个高级版的你
作业题目
如果公司要招⼀个⾼级版的你,给资深 / 晋升后的岗位写⼀个理想岗位模型(Job Model)。
个人情况
我目前是一名 0.5 岁的产品经理,准确来说是「产品助理」。就职于一家典型的垂直业务的 B 端软件企业,我以校招生身份入职公司半年了,对公司的业务和我所在的岗位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
其实个人情况就已经解释了大部分原因,我目前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既不是「宛如白纸、可塑性强」的小白,也不是「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跟不是「驰骋江湖、纵横捭阖」的大佬。
也就是我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阶段,没有企业会主动招聘我现在水平的人。所以作业我选择了「如果公司要招一个高级版的你」,我定义为在企业内可以「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在我司工作 2 年左右),也就是我「希冀」晋升的岗位。
理想岗位模型
1、教育背景
最优:与企业业务直接相关的专业的教育经历,研究生学历以上
适合:与企业业务相近的专业的教育经历(需要工作经历弥补)
底线:理工科专业,本科学历以上(需要大量工作经历弥补)
以上说了教育背景的三级,在「个人情况」里面我也讲到了,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垂直的 B 端软件企业,在这样的企业内做产品经理,业务熟悉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些时候,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产品能力。
所以,在「教育背景」这里,最优的状态是与企业业务直接相关的专业的教育经历,如果不是直接相关,退而求其次,相近专业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工作经理来弥补,由于我们的行业属于典型的工科,所以教育背景的底线是理工科专业,如果是文科类的,真的可能无法快速对企业的业务完成学习,在沟通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障碍。
另外,对于学历,优先选择研究生,底线是本科生,除了在人才学历结构上有一定的考虑,另外就是以目前的观察来看,学历越高,相对学习能力会更强一些。
2、工作经历
最优:我司的友商的工作经历,熟练使用我司开发的软件或者友商的软件,工作 3 年以上
适合:我司的客户方工作经历,会使用我司开发的软件或者友商的软件,工作 2 年以上
底线:相近的 B 端产品经理或者优秀的 C 端产品经理,了解我司开发的软件或者友商的软件,工作 1 年以上
工作经验这里,最佳的肯定是我司的友商,工作年限越多越好,但是有时候可遇不可求,可以降维为我司的客户方,但是需要拥有一定的产品思维,最后如果仍然没有合适的,底线就是相近的 B 端产品经理或者优秀的 C 端产品经理,但一定要了解我司或友商开发的软件,因为 B 端产品软件具有一定的门槛,如果之前从未了解,上手真的太难,学习周期太长。
3、项目经历
最优:曾独立完成过至少 1 个模块级产品设计,完成过竞品分析,管理过 3 人及以上的项目研发组
适合:曾独立完成过至少 3 个功能级产品设计,了解过竞品,曾参与项目管理
底线:曾使用过我司或友商软件完成至少 3 个项目
如果工作经历是产品经理,最好是独立完成过模块级的产品设计,有项目管理经验,退而求其次,也需要独立完成过 3 个以上的功能级产品设计,底线是作为我司的客户方,曾用我司软件或者友商软件完成过至少 3 个项目。
4、软实力
最优:①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②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有耐心,愿意并善于与陌生客户沟通;③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⑤快速学习和自学能力强;⑥抗压能力强;
适合:①较好的市场洞察能力;②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③思考或说话有逻辑;④善于学习;⑤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底线:①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②思考或说话有逻辑,至少不混乱;③热爱学习;
软实力一般也在项目经历中考察,通过陈述项目经历的只言片语来构建候选人的软实力模型。
市场洞察能力和创新意识属于高阶软实力,可遇不可求;但是沟通和协调能力很重要;逻辑思维也相对比较重要,至少不能混乱;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一般多少都需要有一些。
5、其他
可以适应较频繁的出差(一个月 2 次左右)
熟练使用 Office 三件套
由于业务特性,我司的产品经理需要经常出差去见客户,从事调研以及相应的市场活动,所以出差不可避免。另外就是熟练使用 Office 三件套应该是行业的通用要求了吧(虽然可能问一个 VLOOKUP 都不知道是啥)。
6、加分项
有结构化思维,会用思维导图(不限于 Xmind)
会画原型图(不限于 Axure、SketchUp)
会画流程图(不限于 Visio)
会用项目管理工具(不限于 jira)
有 PMP 证书
加分项里说了很多工具和软件,之所以这些是加分项,而不是必须的条件,是因为工具都是可以快速学习,而且我列举了工具都使用了「不限于」,原因就是工具是一通百通的,只要会一个,其他的也能很快学会。
但工具毕竟只是工具,隐藏在工具背后的、使用工具时的思考和分析,才是真正的实力。
作者:狷介;公众号:狷介
封面:Photo by fauxels from Pexels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狷介】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045dacae94e0521924324cd5】。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