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重构代码,这次我干掉了 if-else
>本文收录在个人博客:www.chengxy-nds.top,技术资源共享,一起进步
最近公司貌似融到资了!开始发了疯似的找渠道推广,现在终于明白为啥前一段大肆的招人了,原来是在下一盘大棋,对员工总的来看是个好事,或许是时候该跟boss提一提涨工资的话题了。
不过,涨工资还没下文,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车一车的需求,每天都有新渠道接入,而且每个渠道都要提供个性化支持,开发量陡增。最近都没什么时间更文,准点下班都成奢望了!
由于推广渠道的激增,而每一个下单来源在下单时都做特殊的逻辑处理,可能每两天就会加一个来源,已经把之前的下单逻辑改的面目全。出于长远的考虑,我决定对现有的逻辑进行重构,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传统的实现方式
我们看下边的伪代码,大致就是重构前下单逻辑的代码,由于来源比较少,简单的做if-else
逻辑判断足以满足需求。
现在每种订单来源的处理逻辑都有几百行代码,看着已经比较臃肿,可我愣是迟迟没动手重构,一方面业务方总像催命鬼一样的让你赶工期,想快速实现需求,这样写是最快;另一方面是不敢动,面对古董
级代码,还是想求个安稳。
但这次来源一下子增加几十个,再用这种方式做已经无法维护了,想象一下那种臃肿的if-else
代码,别说开发想想都头大!
策略模式的实现方式
思来想去基于当前业务场景重构,还是用策略模式比较合适,它是oop
中比较著名的设计模式之一,对方法行为的抽象。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个拥有共同行为的算法族,每个算法都被封装起来,可以互相替换,独立于客户端而变化。
一、策略模式的使用场景:
- 针对同一问题的多种处理方式,仅仅是具体行为有差别时;
- 需要安全地封装多种同一类型的操作时;
- 同一抽象类有多个子类,而客户端需要使用if-else
或者 switch-case
来选择具体子类时。
这个是用策略模式修改后代码:
每个订单来源都有自己单独的逻辑实现类,而每次需要添加订单来源,直接新建实现类,修改@OrderHandlerType(16)
的数值即可,再也不用去翻又臭又长的if-lese
。
不仅如此在分配任务时,每个人负责开发几种订单来源逻辑,都可以做到互不干扰,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合并代码的冲突。
二、具体的实现过程:
1、定义注解
定义一个标识订单来源的注解@OrderHandlerType
2、抽象业务处理器
向上抽象出来一个具体的业务处理器
3、项目启动扫描 `handler` 入口
4、扫描需要用到的工具类
5、根据类型实例化抽象类
6、调用入口
我这里是在接受到MQ消息时,处理多个订单来源业务,不同订单来源路由到不同的业务处理类中。
接收实体 MessageBean
类代码
以上设计模式方式看着略显复杂,很些小伙伴提出质疑:“你为了个if-else
,弄的如此的麻烦,又是自定义注解,又弄这么多类不麻烦吗?” 还有一些小伙伴纠结于性能问题,策略模式的性能可能确实不如if-else
。
但我觉得吧增加一点复杂度、牺牲一丢丢性能,换代码的整洁和可维护性还是值得的。不过,一个人一个想法,怎么选还是看具体业务场景吧!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易于扩展,增加一个新的策略只需要添加一个具体的策略类即可,基本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代码,符合开放封闭原则
-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选择语句,充分体现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策略类之间可以自由切换,由于策略类都实现同一个接口,所以使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 每个策略类使用一个策略类,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客户端与策略算法解耦,两者都依赖于抽象策略接口,符合依赖反转原则
- 客户端不需要知道都有哪些策略类,符合最小知识原则
缺点
策略模式,当策略算法太多时,会造成很多的策略类
客户端不知道有哪些策略类,不能决定使用哪个策略类,这点可以通过封装common公共包解决,也可以考虑使
IOC容器
和依赖注入
的方式来解决。
以下是订单来源策略类的一部分,不得不说策略类确实比较多。
总结
凡事都有他的两面性,if-else
多层嵌套和也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if-else
的优点就是简单,想快速迭代功能,逻辑嵌套少且不会持续增加,if-else
更好些,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代码臃肿繁琐不便于维护。
策略模式
将各个场景的逻辑剥离出来维护,同一抽象类有多个子类,需要使用if-else
或者switch-case
来选择具体子类时,建议选策略模式,他的缺点就是会产生比较多的策略类文件。
两种实现方式各有利弊,如何选择还是要依据具体业务场景,还是那句话设计模式不是为了用而用,一定要用在最合适的位置。
闲聊
平常和粉丝私下聊天,好多人对于学设计模式的感受:设计模式背了一大堆,可平常开发还不是成天写if-else
业务逻辑,根本就用不到。
学设计模式也不是用不到,只是有时候没有合适它的场景而已,像我们今天说的这种业务场景,用设计模式就可以完美的解决嘛。
学了N多技术可工作用不到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一个稳定的项目使用一种技术会有诸多考量的,新技术会不会提升系统复杂度?它有哪些性能瓶颈?这些都必须考虑到,毕竟项目稳定才是最重要,谁也不敢轻易冒险尝试。
而我们学习技术可不仅为了眼下项目中是否会用到,是要做一个技术积累,做长远打算,人往高处走,没点能力可不行。
原创不易,燃烧秀发输出内容,希望你能有一丢丢收获!
整理了几百本各类技术电子书,送给小伙伴们。关公众号回复【666】自行领取。和一些小伙伴们建了一个技术交流群,一起探讨技术、分享技术资料,旨在共同学习进步,如果感兴趣就扫码加入我们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