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建议你读一读历史?
昆仑山(图),也称龙脉之祖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分享两个点:
分享一下我最近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的一个总体感悟和心得
总结下我个人对于偶尔读一下历史会带来的一些好处
关于最近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的读书心得
都说历史和文学类是最“没用”的知识,但是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有空还是喜欢读读这些没用的闲书,当年明月这9本书,在豆瓣评分还挺高的,9.1分,我是用 kindle 读完的,一共两百万多字,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读完,全书都是以实史作为基础,所有人物,对话都有史料可考究,但是本书是用叙述的手法写的,读起来没有实史书籍那么枯燥,比较容易读,全书内容讲述明朝300多年的历史兴衰,从朱元璋(小名朱重八,家里排行老八)乞丐起家,后入进皇觉寺做和尚,被逼无奈从军,最后颠覆元朝得中国天下开始,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作为结束,这本书如果要细讲的话,估计三天三夜都读不完,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明朝的理解还是在于一句名言叫做“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的理解上(不过历史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我就简单用这两句话作为切入点,简单讲几个重要的事件
关于“天子守国门”是指燕王朱棣将当时的首都从南京迁移到北京(明朝是有两个京城),迁移到北京的目标主要是有两个,边疆动乱是中国历朝历代都会面对的事情,北边的游牧民族没有生产能力,那时候不同民族之间还没有建立贸易关系(后来张居正做到了这点),所以想要生存的资源,就只能依靠抢夺侵略为生,这是边疆动乱的根本原因,京城设立在北京可以更好的面对和应对边疆的塞外游牧民族的入侵,第两个原因就是朱棣从小就分封为燕王,从小就在北京长大,燕王的势力和根基都在北京,当年是依靠孤注一掷的方式(冲塔)才攻进南京,虽然燕王攻破明朝首都,但其势力在南京还没有根基,不可能长治久安故迁都到北京
“君王死社稷”主要是指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祯帝煤山自缢的事件(这里有一个故事就是,崇祯有一名女儿叫长平公主,北京沦陷后崇祯为避免长平遭受叛军侮辱,就挥剑斩断长平的一只手臂,长平公主这个角色后多出出现在金庸的小说《碧血剑》(阿九),《鹿鼎记》(九难)当中,在金庸小说中长平最终成为一名武功高强出世的独臂师太,也算是金庸对长平坎坷命运的一种慰藉),崇祯一生勤俭,穿着打补丁的龙袍上朝,但是还是无法改变明朝覆灭的宿命,虽然失败了不过崇祯也还是蛮有骨气(也可以说骨气是明朝历由上而下都存在的一种特质),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 3 件事情
当年李自成造反未曾想过可以颠覆明朝,也就想要偏安一隅,李自成曾上书崇祯说只要封它一个山西王,它就退兵
皇太极从当年女真的部落到后面盘踞辽东,也未曾想过可以巅峰明朝,刚开始也只是想要崇祯把辽东地区划分出来,大家各治一方,也被崇祯拒绝
北京沦陷后,崇祯有机会逃去南方(南京),以明朝在南京的根基,当年要跟清朝划江而治是没问题的(在南明史中,在没有崇祯和合法继承人的南明政权也维持了几十年,后面还有郑成功退守台湾跟清朝对抗几十年,直到康熙年间才被清兵攻占)
我个人对明朝总体还是蛮有敬意的,明朝总体来说还是蛮有骨气的一个朝代,在明朝300年间的体现为“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赔款,不割地”,尤其是对比晚清尤为明显,晚清期间的统治者为了维持政权的统治(甲午,鸦片战争战败)对外赔款无数,割出去土地无数(香港,九龙半岛,澳门,台湾)等,造成的历史问题遗留至今
偶尔读读历史会带来哪些好处 ?
虽然很多人总是说读历史没什么用,但是个人总结偶尔读一下历史还是会带来一些好处,例如:
会让人变的坦然,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人生中能遇到的很多所谓的大事件在历史都不过是在反复的重复上演,所以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你看遍历史总能理解这些事件发现的背后逻辑,所以对待生活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你总能坦然处之,很多事情看淡定后,情绪会偏向平稳,不容易出现大喜大悲的情绪,颇有一种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的感觉
会让人变的谦逊,和天文学一样,当你跨越空间的尺度,了解和观察到几千年来发生的事情,你会发现世界之大,很多古人智慧和思想的深远,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会更有敬畏心理
会增加你的幸福感,会让你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当你了解历史,你会发现我们正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和平年代,人们学会通过经济和贸易追求一种互利互惠的和谐的共生发展关系,也仅仅最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情,战争,饥荒,权利的斗争才是历史本身的样子(就如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者赫拉利 《人类简史》中所说,人类社会的对于自我的特殊性(民族,国家,社会,种族),不过是人类自己的共同想象体),理解了这些关系,人很多时候会当下的很多生活变得很知足和感恩,会减少很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浮躁
更懂人性: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大多不过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在这些帝王将相的家族史中上演的最多的无非就是权利的斗争,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多看似怪异的行为发生的背后逻辑,无非都是在争夺权利,比如历朝历代都存在的结党,党争,还有许多朝代之所以出现宦官当政,皇权放权给宦官和外戚大多都是帝王在用平衡术,用于挟制和对抗文官集团,只有出现两种不同的派系相互斗争,作为中间人的帝王才能渔翁得利,持续的维持权力的最高峰
做事更实在:务实,取决于管理者的政策和方案是否能真正的落地并且产生正面效果,还是变成形式主义并且最终失败,例如王安石变法,光绪推的戊戌变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因为太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当前的环境,最终都失败告终,但凡能在历史上做出功绩的管理者,大多是都心怀理想主义,但是又能认清现实,因为管理者制定出来能成功落地的政策和方案,大多是符合人性和平衡各方利益,充分考虑的时机,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方案决策,比较有名的成功案例有:汉武帝的推恩令,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近代的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所以作为管理者偶尔读读历史,对于在做事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在历史事件中找到一些参考的价值和意义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Phoenix】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736b760d1e1afb89ed137e4f0】。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