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咕泡 8.8 品牌日 | AI 革新力,品牌再升级

作者:咕泡科技
  • 2025-08-08
    湖南
  • 本文字数:2934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咕泡8.8品牌日 | AI革新力,品牌再升级

当 2025 年的夏风掠过湘江畔,我们又一次站在时间的渡口回望。


2016 年 8 月 8 日——咕泡在上海启航,彼时,James、Mic 和 Tom 三位创始人还在腾讯课堂上分享着技术与职场经历,从三人围坐一张办公桌的局促,到如今 200 多双手共同托起的“大家庭”;从历经大半年反复打磨第一版课程大纲,到现在成功构建四大课程体系,从最初寥寥无几的在线人数,到云课堂超 100W 的注册用户,这九年,我们一起见证了太多“从 0 到 1”,也攒下了太多值得珍藏的故事。但最珍贵的,永远是每个“1”背后的你——那个凌晨两点还在提交作业的你,那个转行时忐忑问“我能学会吗”的你,那个拿到 offer 后第一时间来报喜的你。



创业之初,我们曾在腾讯课堂的直播间里收到近万名学员的留言:“能不能把项目实战讲得更透?”“转管理岗需要补哪些能力?”这些带着温度的提问,精准戳中了我们“技术人视角”最懂也最想解决的痛点,也成为咕泡成长的原动力。


时代与技术洪流奔涌向前。三年后的 2019 年,随着规模扩大与技术迭代加速,中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标准被不断推高。基于对技术生态的深度理解和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咕泡清晰地认识到:学员的成长绝不能止步于知识搬运,必须像构建一个健壮系统一样,在知识深度、技术敏感度、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上实现协同进化。构建一个技术人真正需要的、全生命周期的成长生态,陪大家穿越技术周期、行稳致远,成为咕泡基于技术人逻辑的必然战略选择。


如今,咕泡已成长为拥有 200+员工、超百万注册用户的教育品牌,产品体系从核心课程拓展为涵盖技术学习、论文辅导、竞赛实战、职业跃迁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九年征程,变的是规模与服务的广度,不变的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技术人基因,这份不变的基因与初心,正是咕泡稳健前行的底气,凝结为两点最核心的坚持:



有人说,咕泡的战略总在跟时代 “反着来”:别人追风口赚快钱时,我们在打磨课程细节;别人缩减课时求效率时,我们在加大实战辅导的投入。这些看似“笨拙”的坚持,源自于技术人骨子里的纯粹,因为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战略从不是追着市场跑,而是盯着学员的需求走:

  • 发现学员“怕学不会、怕找不到工作”。我们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深度融入真实项目,确保学员学到的知识能落地、能上手。

  • 面对“职场晋升难”的普遍诉求,我们精准链接一线大厂专家,提供针对就业、转行、晋升、跳槽的 1V1 实战经验分享和成长路径规划服务。

  • 洞察到技术人“不善表达”的短板,我们快速构建模拟面试、在线 Meeting 等专项服务,将学员的短板一点一点磨成亮点。



正如那位 39 岁被优化后送外卖、最终通过学习重返技术岗位的学员所感叹:“咕泡最珍贵的是,把我们的人生当成了自己的事。”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咕泡始终将学员的每一个痛点需求,视为课程升级与服务迭代的核心原点。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教育最神奇的力量,或许不在于传授了多少技术知识,而在于它能让每一个身处困境或渴望改变的灵魂,真切地感受到——“我值得被如此认真对待”。



传统在线教育公司的发展,往往面临两条路的选择:一条是租用现成的直播平台,拼凑几套课程,看似轻松且没有大的资金负担;另一条则是坚持自产自研,以打磨更贴合需求的服务体验,这条路难走,且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自己造的轮子才趁手”,就像做项目时,现成的框架虽能快速上手,但若与实际需求脱节,不如沉下心深耕底层逻辑——为了让学员在学习路上踏实走好每一步,咕泡毅然选择了后者。

九年来,为解决用户体验的深度不足与产品完整性欠缺等问题,我们从最初依托腾讯课堂起步,到累计投入超 2000 万自研资金,一步步搭建起覆盖在线学习、办公协同、项目开发、社区交流、人才内推及专属教学派单等场景的六大自主平台,稳稳筑牢了技术服务的根基。



今年,前沿 AI 技术与咕泡多年积累的技能服务能力深度融合,为学员带来了颠覆性的学习体验。

咕泡云课堂平台全面接入 AI,上线慧览(智能归纳)、慧图(图解生成)、慧测(精准测评)、问答、笔记五大智慧学习功能。学员点开任一课程,都能在听课界面直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与偏好个性化使用功能,五大学习工具与 AI 的深度联动,将技术学习从被动吸收的传统模式,推向主动适配个人需求的高效形态,彻底革新了每一位咕泡学员的学习方式。


7 月,咕泡和腾讯云携手打造了教培行业首个 AI 实训 CDE 平台。借助云端的强大算力,能为学员提供现成可用、独立部署的在线编程环境,平台中整合了众多行业真实数据集,直接对接产业实际场景,让学员从理论学习到项目实战的过渡不再有阻碍,切实提升解决实战项目的能力。



有人曾问:“这些钱,够租多少办公区、请多少名师?”但我们算的是另一笔账:当学员不再因为平台卡顿错过关键知识点,当学员能在“开箱即用”的实训环境中,从容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当智慧系统能精准识别薄弱环节,推送专属练习题。这些 “顺畅”、“高效”、“精准” 的学习体验,才是技术人眼中教育该有的样子:用技术的严谨,消除学习的障碍。

截止目前为止,咕泡在自研上累积投入超 2000 万,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深信:技术或许是冰冷的代码,那教育就是让它发烫的温度。而这温度,藏在技术人对“用户体验”的偏执里,值得我们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去焐热与守护。

纵观 IT 职业教育这些年,行业发展瞬息万变,我们也在思考:未来,咕泡如何走得更远,做得更强?

答案聚焦于三大核心:



技术人的成长不是上完一门课就结束了。从刚入行的迷茫,到 3-5 年的职业瓶颈,再到想突破管理岗或技术进阶,每个阶段的痛点都不一样——就像产品迭代,不同生命周期有不同的核心需求。



未来咕泡也将继续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从入门学习到职场突破的全链条服务。不光要关注知识传递,更要注重能力培养、资源链接,还有职业陪伴,让学员的进步发生在学习、实践、就业、晋升的每一步。这就像我们维护系统,不仅要保证上线能用,更要持续迭代,响应新场景下的需求。




坚持用技术驱动创新,把 AI、大数据这些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训、服务的全场景里。这不是口号,而是技术人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做教育。持续加大投入自研平台,强化 “智能工具 + 场景化实践” 的技术能力,让技术成为学员提升学习效率、匹配行业需求的有力支撑,把智能化服务做得更扎实。我们相信,随着自研平台的成果越来越多地用于提升学员服务体验,学员在成长路上肯定会走得更快、更稳。




精准地对接企业与产业的真实需求,通过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构建起 “学员成长-企业发展-产业升级” 的正向循环生态。培养更贴合企业真实场景的人才,为学员明确学习方向、拓宽就业出口;为企业高效吸纳适配人才、助力业务发展;为国家数字经济从“互联网+”迈向“人工智能+”贡献力量,推动每一次人才升级。



九年的时光,足够让一棵树长得枝繁叶茂,也足够让一群人把“初心”酿成了“习惯”,我们是技术人,所以我们懂技术人的痛;我们带着技术人做教育,所以我们相信技术能解决教育的难。我们希望能用更智能、更有温度的技术教育,陪伴每位技术人突破自我,实现职业理想。

我们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在咕泡获得力量,逐步成长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核心。正如咕泡始终坚信:技术人的教育,就该由懂技术的人来做——这或许就是我们和别人“反着来”的底气,也是我们能走得更远的原因。能陪你把“我不会”变成“我做到了”,才是我们最骄傲的事。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咕泡科技

关注

让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不留遗憾 2025-05-16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咕泡8.8品牌日 | AI革新力,品牌再升级_人工智能_咕泡科技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