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极客公园张鹏对话百度 CTO 王海峰,揭秘中国 AI 的今昔与前路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8 月 21 日

大多数孩子的人生理想,都是由动画片启蒙的。有人钟爱扮演爱莎女王,有人盼望成为海贼王,也有人喜欢铁臂阿童木……他们都有美好的前程。


其中一个喜欢铁臂阿童木的少年,就凭借着内心那股火焰,在电脑都是稀罕物件的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尝试触摸 AI、探索 AI,如今更成长为百度 CTO,他就是王海峰。


今天,无论是国家战略、社会福祉,亦或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对 AI 的期许与渴盼都无处不在。这位亲历了中国 AI 三十年的“老兵”,又是如何思考此次 AI 高潮的机遇与挑战?归来仍是少年的他,又如何在实践中不断践行曾经的理想?


8 月 14 日晚,极客公园的高端对话栏目《鹏友说》就邀请到了百度 CTO 王海峰做客,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展开了一次对话。


张鹏在业界有个别名——“科技圈摆渡人”,长期观察国内外焦点科技商业公司,也与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以及李彦宏、雷军、刘强东、王兴、张一鸣等等科技大咖,常年都保持交流。


这位“摆渡人”又是如何看待百度 AI 的发展与布局的呢?我们就以这次干货满满的分享为基础,来透视 AI 与百度在智能时代的发展动力,探明 AI 与产业结合的一系列问题和解法。



一名战士的成长史:个人与时代的碰撞


采访中,王海峰向张鹏分享了自己与 AI 产生交集的渊源。原来小时候看《铁壁阿童木》,内心充满了向往,本科在进入哈工大之后,接触并发现科幻片中的场景也可以通过探索、研究变为现实,就此开始投身 NLP 领域。


近期出版的《AI 已来:让中国 AI 走向世界的王海峰》一书,也曾提到王海峰求学时的经历——在中国与国际学术交流存在时差的环境下,王海峰与当时还是冷门的 NLP、AI 结缘,开始尝试引入神经网络来解决机器翻译的问题。



令张鹏不解的是,上世纪 90 年代,正是 AI 的低谷期,相关专业也显得有些寂寞、有点冷门,技术发展也跟铁臂阿童木的距离十分遥远。为什么王海峰能一路坚持走 AI 这条道路?从他本人的回应中,我们能大致总结出两个原因:


一是学术气质。在被问到是否因为机器学习没有突破而想要放弃时,王海峰却认为,尽管学生时期 AI 基本上还是处在接近于零的状态,没有现在这样广泛的产业应用场景,但真正在做研究时,其实依然不断地在有进展。这种科学家气质,也一路跟随着王海峰融入百度的技术信仰。


二是前瞻眼光。时势造英雄,这点在王海峰与 AI 的结缘中就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今天我们都知道,AI 需要与各行各业进行高度落地。而在二十年前,刚刚走出校门的王海峰只是凭借着内心那股“把一个技术真正让更多的人用起来”的初衷,投身微软研究院,随后 2009 年百度世界大会上,被李彦宏“框计算”所感召,此后一路用学界领先的技术创新,改造着百度从搜索、信息流到小度等等业务走向。


对此,张鹏在评价王海峰时用了一个比喻——把一个技术真正让更多的人用起来,是一个让他心中更有火焰的东西。这颗火种与百度一拍即可,就此开启了中国 AI 产业化的征程。


对于见证了 AI 从实验室逐渐走向产业的王海峰而言,当下就是 AI 最好的时代,而他,“仍然在这个战场上。”


解题者百度:十年产业实践的伟大航路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一家企业身上也正合适。


就像电子工业的崛起,成就了 IBM、英特尔、AT&T 等一系列金字招牌一样,智能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疫情之后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就与百度正在推动的 AI 全面发展、以及产业智能化升级转型高度契合。而承接住这一次时代浪潮,百度所锤炼的技术堤防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一点,作为百度技术掌门人的王海峰深有体会。


他表示,AI 真正成为工业化大生产,不止需要其中的某一项应用,更多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对话中,张鹏也感慨道,百度已经形成了全科能力,运用综合技术去帮助更多的场景(实现升级)。


王海峰也以小度音箱为例,展示了百度的全栈 AI 能力。小度产品几乎囊括了百度所有的 AI 技术能力,包括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乃至搜索,如果只擅长某一个专项技术能力是做不出来的。



这种技术方向上的快速布局、搭建是怎样产生的,也引发了张鹏的好奇,其中王海峰作为技术领军者,所起到的关键可以总结为,推动了百度 AI 的三个变化:


1.从实验室到产业的技术融合。


AI 不能停留在宏大愿景与实验室刷分等层面,而应该与垂直产业相结合,解决行业问题,将技术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但具体怎么做,从毕业时就坚持“技术应用”理想的王海峰,也一路与百度共同探索、创新。


比如除了 AI 平台之外,2019 年王海峰也开始负责起了百度智能云的业务,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地。


用王海峰的话来说,百度内部有完善的平台可以将技术创新落地,那么更广大的产业应用也需要一个技术支撑平台,百度智能云就是一个适当的管道。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与后来“新基建”战略的概念不谋而合,也让百度迎来了下一个增长机遇。



2.从内部到外部的开源开放生态。


今天,百度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 AI 平台型企业,拥有国内服务规模最大的 AI 开放平台百度大脑、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时代操作系统”飞桨深度学习平台、AI Cloud 中国排名第一的百度智能云、自主可控的 AI 芯片、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型 AI 基础设施,并通过 AI 大生产平台,将全栈 AI 能力源源不断地开放给各行各业。


这种 AI 技术巨头才能提供的平台价值,百度是怎样做成的?王海峰也分享了背后的故事:


最开始百度的 AI 技术主要是为百度自身的产品服务,比如搜索、地图、输入法等。这时候他们发现,技术做好了,也可以满足很多场景的需要,不需要再重复开发轮子,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效率。


从 2017 年开始,百度花了两年时间,将内部 AI 技术平台进行了升级,形成软硬一体的工业大生产平台,把百度所积累的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对话式推荐等核心技术,形成了更适合行业落地的 API、解决方案等。


比较典型的如飞桨。为了便于行业调用,直接提供 API 供行业开发者调用 AI 模型,百度大脑软硬一体 AI 大生产平台,已经开放了 260 多项能力,细化到票据识别、表格识别等等,推动更广泛的 AI 落地和产业智能化。



3.从“简单可信赖”到“技术信仰”的文化氛围。


商业机构谈“信仰”,往往是在谈路径、谈方法、谈气质。随着王海峰的加入,百度的技术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简单可信赖”的基础上,扩展出了“坚持技术信仰,务实自驱,负责到底”等开始。科学家气质与企业工程师文化,至此达成一次击掌。


王海峰分享道,“首先一定要有技术信仰,同时做的时候要脚踏实地,要务实,要自驱”。或许,这就是百度能十年如一日地相信技术、践行技术、释放 AI 的源动力。


举个例子,过去数年间,百度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多源异构知识图谱,拥有超过 50 亿实体和 5500 亿事实,并在不断演进和更新。与此同时,语音、图片、视频等其他相关能力的深化,来共同推动自然语言处理做得更好。


在这三个变化中,可以看到百度的技术路径一直引领着时代的需求与脉动,打造出整个社会所需要的 AI,而不仅仅是能够跑高分、出论文的 AI。百度的技术壁垒及其所释放的产业红利,也正是在这样持续的探索中形成和发酵。


将 AI 投掷向更远的未来:百度的下一个战场


回望往昔,王海峰不由得感叹,30 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长,但对于 AI 的发展来讲只是其中的一段。


那么,作为一个仍在战场当中的战士,他是如何定义 AI、百度以及自己未来的征战版图的呢?


随着新基建的起航、5G+IoT 的崛起、企业上云需求的暴涨,带动了 AI 释能的新机会,也让百度进入了一个技术驱动成长的新机遇。


在谈及百度未来三年、五年后的发展大方向时,王海峰认为,AI 要对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作用、发挥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的价值,就不止是百度一个企业在发挥作用。因此,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持续将全栈的 AI 能力开源开放,让各行各业都可以受益。


除了商业价值之外,对社会价值、人民福祉的思考与洞察,也成为百度产业实践的关键部分。


在至关重要的 AI 产业化周期中,百度也在积极探索 AI 与社会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创新。比如与大众生命安全休戚与共的医疗行业,百度就与人卫社医学出版社等等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将医学知识挖掘出来,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处理,建设成知识图谱,形成 CDSS 辅助诊疗系统,来帮助基层医院的医生提升能力,掌握更先进的医疗知识。



这也是为什么,在张鹏提到 AI 领域出现一些价值很高的产品可能存在泡沫的时候,王海峰依然坚信,AI 的未来一定可期,一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进步和好的改变。


一个被铁臂阿童木带入科技世界,投身 AI 产业三十年的“老兵”,始终坚信技术能解决问题,并坚持用技术解决问题。三十年过去,归来仍是少年,是王海峰在访谈中带给我最强烈的既视感。


毫无疑问,关于王海峰、百度与 AI 的一系列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历史的答案与印证。今天,百度已经成为公认的国内最早投入、技术最强、布局最完整的 AI 领军企业,而在确定的未来中,其所创造的价值红利,也将加速产业转型、惠及国计民生。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极客公园张鹏对话百度CTO王海峰,揭秘中国AI的今昔与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