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我与毕玄大师的对话
危机感
这篇博文,送给自己,同时也送当下迷茫的你。
在加入阿里之前,算了算,我差不多做了 7~8 年的基础技术(工作内容都集中在中间件、2c 端高并发架构解决方案上),实际上,早期纯粹做业务的时间不长(最多 3 年),那会儿 20 来岁的年纪,正青春,满腔热血,对于那些非功能性需求往往有着更大的渴望和激情,毕竟对我而言,挑战技术难题所能够带来的成就感更能让自己得到满足。好景不长,随着近几年 Cloud Native 的强势崛起,云厂商提供有弹性伸缩,以及丰富的 PaaS 服务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运维成本、试错成本、人员成本),我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基础架构团队所能够做的事情正在逐步变得越来越少,说不定 N 年后,以业务驱动型的传统/互联网企业就真的不会再有基础架构团队了。
这是我之前感到比较焦虑和危机的一个点,毕竟迈入 30 大关后,再不适应和拥抱变化,自己这些年所积累的优势就会逐步变为劣势,所以,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我的想法是转行做业务,毕竟技术始终是在为业务服务的。那做那一块比较好呢?2c 端的业务玩儿腻了,那就干脆挑战专业性要求极高的金融业务,自此,卖身给了支付宝。但隔行如隔山,做技术和做业务所面临的挑战和思考方式截然不同,习惯了站在技术层面思考问题后,思维往往容易产生僵化,因此,当下最迫切的自我需求就是转换思维和跳出围城,研究产品究竟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才是核心问题。
指点迷津
很多时候,我发现,人往往很容易看出和指出别人的问题,但是面对自己时,却更愿意从别人口中听到已知的答案,或许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我也不例外。阿里的牛人挺多,但我认为真正能够感同身受的或许只有同我一样为基础架构出身的毕玄大师,因此,拜高山去。
对话实录
工作这么多年了,你是如何给自己的激情保鲜的?
毕玄:我觉得还是看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一直是自己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吧,以前我主要都在做跟基础技术相关的东西,那我会觉得,在解决完一个问题后,会发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上还得去解决另一个与基础技术相关问题,所以我还得继续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关键是,我觉得你能不能看到,你觉得对这家公司来讲比较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你自己是不是能去解这个问题,因为其实在阿里你有很多问题是不能解的,但有些问题是你或多或少可以贡献一些的,那你就会觉得,那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最关键,就像你说的成就感,如果找不到,那就很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得成就感的方法和方式,有些人可能追求这个,而有些人追求别的,就看个人的成就感能不能找得到。
当面对逆境,或者产生迷茫的时候,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毕玄:当你工作到一定阶段后,你总会碰到天花板,然后这个天花板你可能觉得很难突破,然后你会觉得钱没意思,做什么都没意思。我说实话,像阿里很多做基础技术的人,其实以前就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最初阿里和蚂蚁都一样,比如说 06 或者 07 年,我们一直都在基础技术上面临了很多的挑战,所以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天花板,但你做着做着,后面突然有了双 11,天花板又被打破了,因为双 11 的量实在太大了,因此基础技术层面又有了很多新的问题,然后大家又要去解,但是解到后来,其实双 11 的问题,说实话,在基础技术层面可能没有什么好突破了,做基础技术的人又迷茫了,又不知道干什么好了,但是我觉得对基础技术的人来讲,比较庆幸的是阿里后来开始做云了,云其实让基础技术的天花板被彻底打破了,因为以前做基础技术的人,业务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一定会碰到业务到一定阶段以后,基础技术可能就没有太大的挑战,因为就那个时候你只需要满足自己的业务即可,至于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跟腾讯比,跟华为比,跟 Google 比,跟 Amazon 比,你到底是比它们的方案好还是更差,其实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毕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可以绕开一些很难的问题我就不解,我让业务配合我去做一些改造啊什么的,但是做云以后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的方案是拿出来跟所有公司做对比,那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所以对做基础技术的人而言,我觉得天花板就被彻底打破了,就是可以认为没有天花板,因为你永远都需要跟别人去比。我觉得做业务的人就会相对没有天花板,因为做业务一直面临外面激烈的竞争,但是你说技术到底解决的是什么,这个是需要技术仔细思考的,因为很多业务问题其实不是技术问题,他可能就像蚂蚁或淘系面临的很多竞争,可能是个玩法问题,但技术应该能够在其中去解决一些问题吧,所以我觉得一方面有时候这家公司环境让你碰到了逆境,我觉得也正常,仔细想想吧,我觉得因为每个人,就像我以前可能在这个领域碰到了天花板,但你换一个领域就好了,对吧,就不要太冲动就好,因为有些问题,很多人碰到逆境可能就会觉得,那我就比如我不在这家公司,我换家公司,当然有些可以通过这样来解决,但是有些就太冲动,换家公司问题依旧存在。
搞了很长时间的基础技术,突然转型到专业性非常强的业务领域,肯定会遇到很多挑战,如何转变思维?
毕玄:我觉得做技术的人通常都是站在技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维比较容易固化,我以前也是这样,但我记得我还是经常跟很多人说,我以前有一年去参加晋升面试,然后我的主管跟我讲,就是他看我讲晋升的思路,他说我最大的问题呢,就是太从技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就比如说,我有个东西这样做,从技术上来讲可以变得更好,对吧,但是从另一面来看,这家公司在业务上到底面临什么挑战,然后你去看,你会发现你投入做这个技术上可能是进步了,但是其实对公司来讲,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就你并没有帮助到这家公司,但你去做一个在技术上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他对公司来讲却是更加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对技术的同学来讲,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跳出这个角色,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这就没意义了,因为技术最后还是要产出一个业务价值。当然除非是纯粹的技术,比如像一些开源的中间件,但说实话,开源里面很多东西也是因为有业务场景而反向推导出来的,我觉得这一关只要迈过这一步就好了,就是不要觉得技术上现在外面这个方向在怎么演进我也一定要做。所以我觉得要学着去看很多做业务的技术同学,我都会去问,你觉得你现在业务上到底面临什么挑战,你觉得他最重要的会去做哪几件事情去解决这个挑战,当然这个不是技术同学能决定的,这是业务团队决定的,但是我觉得技术同学到底能怎么帮助他做得更好,那我觉得这就是技术的思考,所以我觉得思考方式要变,只要变了问题就不会太大,但我说实话,其实每个人天生都有适合的角色,但是千万别角色错乱了。
很多新人刚来到阿里,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成绩,但是面对复杂的业务,繁杂的文档,忙碌的师兄,如何找到抓手快速熟悉业务 &落地业务?
PS:这个问题毕玄笑场了,意思是有师兄就不错了,哈哈哈~~
毕玄: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就是对新人来讲,我觉得新人始终要明白的一点,这是个事实,我觉得你的主管招你过来,虽然面试过程都面完了,但是招进来以后,他到底能够把什么东西交给你,我觉得需要一个过程,说白了就是一个双方建立信任感的过程,所以呢,我觉得新人一开始不用想太多,最重要的是把活干完,把让你干的活干好,当然高 P 稍微有点差别,但我相信在 P9 以下的级别都是这样。而且把活干好是很容易判断的,你们要相信,就像我以前也觉得,我经常给他们举例子,我说以前你做学生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你考试作弊,但是老师很难发现,然后有一年我做阿里校招面试官,然后以前我们是要去学校的,并且有笔试题,然后我是面试官监考的时候我发现太容易了,就我能够完全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考场谁在作弊,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一样,就像你说的,很多新人就是太急于表现,然后就会觉得,主管招你进来的时候造核弹,进来却是拧螺丝,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可能你觉得你有造核弹的能力,并且主管他其实也有一个这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他为什么不交给我?对吧,信任不可能一步迈过,这是个逐步的过程。
你是如何克服惰性的?
毕玄:人其实都是惰性的,张小龙说为惰性设计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这里毕玄又笑场了~)。尤其是程序员,程序员最大的有点就是偷懒,是的,程序员是因为偷懒了才成为程序员,比如程序员会将重复做十天甚至是一个月的事情,他一定会想个办法,我怎么样能够不重复的干这件事情,所以我反而觉得偷懒是很正常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你对你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少认同感,这一点非常重要。说实话,我是不指望现在加入阿里的人,大家认同的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我觉得你至少要对你自己做的那块事情是要有认同感的,你觉得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就像我经常跟人说,很多男孩子在大学玩游戏都是可以玩通宵的,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那个有意思,工作也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工作呢,并非是你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自己感兴趣的,如果你工作中能够做一件你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就是很幸运的人,如果不是那样的话,那就确实很难,自然也从中找不到任何乐趣。当然有些时候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太抵触,所以有些时候要放宽自己的心态,就像你进入到很多新业务,你放下慢慢的去学习一下,你可能会觉得挺有意思的。阿里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变化,一开始的时候都很不爽,但是变了以后如果能放下,然后还开始学,有些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这个新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但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这个是心态调整的问题,但我觉得你总该给自己一个尝试。还有就像我们团队,我都会跟所有的面试官说,你们到底有没有跟你们的候选人说清楚,他来了以后到底是干啥,因为我是很多人的终面,很多时候我会问候选人,你知道来我们团队是干嘛的,工作内容是啥,如果你不知道,那我觉得前面的面试官都是在扯淡,因为这个东西说不清楚必然会给新人造成很大的问题,新人会抱着一个想象进入阿里,但是进来后他可能会发现跟他的想象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在面试阶段说清楚,如果你来了,你就不要抱怨和抵触,好的和不好的我都会跟你说清楚,你自己要有心理准备,这样对新人来说就会好很多,但确实我知道很多团队都是稀里糊涂的,或者是某些团队组织上发生了调整,就乱套了,如果新人有这个疑虑,可以主动去找主管谈一谈,你自己去问,他总会给你讲清楚了吧。其实说道最后,克服惰性就是调整心态,这一点很重要。
====== END ======
至此,本文内容全部结束。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全球资金网络
支撑全球移动支付网络的专业技术团队,我们的愿景是希望将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便利生活体验带给全世界。在这里,你将有机会面对各种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比如:跨洲级的系统容灾/容错设计)与复杂业务场景(外汇、监管、流动性),如果你也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欢迎加入我们。
简历请发送至:
gaoxianglong.gxl@antgroup.com
gaoxianglong.gxl@alibaba-inc.com
推荐文章:
码字不易,欢迎转发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九叔】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6ad9f5278c0981de6971c70f4】。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 (8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