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基础知识

用户头像
Sicolas Flamel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01 日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是大学时期复习后的总结,当时担心考过试以后知识全还给老师了所以作记录。现在过了两年重新回头看,有些知识经过实践又有了新的体会。如没学过的人买票、下订单、做EXCEL表分析和学过的人做是不一样的。学过的人会知道背后哪些属性是相关联的,界面设计上为什么这里只能这么丑,以及程序设计过程中哪些环节非常容易因为沟通不当为后来的合作挖坑、需要特别注意。教科书教给我们的除了死记硬背的硬核知识,还有一些需要知道的常识,甚至有一些可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的东西。而如果内在原理不理解是没有办法去迁移的。所以,发布此文,希望会对擅于思考的你有所帮助。也欢迎各路观点的碰撞。




一、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1 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人造系统,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的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控制。



2 信息系统特点

1)面向管理决策;

2)综合性(对一个组织乃至整个供应链进行全面管理);

3)人机系统;

4)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5)多学科交叉。



3 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1)投入资金大;

2)开发周期长;

3)技术要求高;

4)影响因素多。



4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内容熟知)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管理与评价

各个阶段要完成的文档资料:

系统设计任务书;系统需求说明书、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实施报告。



5 结构化开发方法内容、过程、特点

内容=结构化+工程化+生命周期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指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上而下的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特点(7点):

1)树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2)自上而下分析设计、自下而上实施

3)严格按阶段进行

4)加强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5)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

6)文档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7)开发周期长,适合大系统



6 原型法内容、过程、特点

原型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可以反复修改、可以不断完善的系统。

原型法开发方法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系统主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用户对新系统提出各种问题,各种需求-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总结-开发一个原型系统-运行-是否有意见?-是否增加新功能?-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



特点:

提高了用户满意度;改善了信息的沟通方式;系统容易被用户接受;降低了开发成本;降低了开发风险;较简单,适合开发小系统。

7 诺兰模型(初始期-普及期-扩散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成熟期),意义

反映了组织应用信息系统的一般发展规律,不能跳跃阶段;可以压缩某些阶段,特别是蔓延期。

(定位加规划)企业发展阶段定位;战略规划切入点。



二、信息系统规划

1 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

是为了使信息系统的发展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发展战略。



2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规划;总体结构规划;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



3 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方法(CSF、SST、ESP)

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一个识别的是成功因素,一个识别的是组织的战略。

ESP重点掌握:是IBM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旨在帮助企业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以满足企业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的设计信息系统。



4 业务流程重组,区别,如何安排

分析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业务流程的不合理的地方。

要通过根本的再思考和系统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在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显著性改善,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

类型:

先重组后上系统(原先的管理制度不严,业务流程混乱,要先梳理清楚,先合理化再自动化);先上系统后重组(管理制度较完善,业务流程较清晰,初步调查后不存在一些不符合的,管理思想与业务流程适应);

重组与上系统并行(多数企业采用。企业逐渐明确了发展方向,使系统的使用更符合实际,而系统的实施为企业去除了一些冗余的工作环节,改善了管理制度)



三、信息系统调查分析



1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



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必要性

来自组织内部对信息系统的需要和组织外部的要求,是从管理对信息系统的客观要求和现行系统的可满足性分析新系统开发是否必要。

2)可行性

在当前的具体条件下,开发新系统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和其他条件。从经济,技术,社会,管理等方面来研究。



3 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看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否存在近期无法排除的重大风险,规划的安排是否符合企业现状等问题。对于不可行的项目要提前改换目标、需求或方案,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4 初步调查的目标(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后面要不要做?)

1)掌握用户的概况

2)对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初始要求进行识别

3)明确新系统的初步目标

4)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工作基础



内容:

1)组织概况

2)组织环境

3)现行系统概况

4)各方面对新系统的态度,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态度

5)系统研制工作的资源情况

5 详细调查的目标(我要怎么做呢?从哪里入手?)

完整掌握现行系统概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系统分析和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准备。



内容:

管理业务调查和数据流程调查。



6 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区别(把两个的目的放一起就行了,以下内容可忽略)

初步调查主要围绕规划工作进行,应立足于宏观和全面,不需要具体和细致。调查重点是了解用户的组织和信息管理概况,他的资源概况与认识基础,以及与外部的关系等,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要情况。最终是为了确定新系统的初步目标,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工作的基础。

详细调查主要是了解组织内部信息的处理和流通情况,其工作量要比初步调查大得多,细致程度也高得多,所涉及的业务,人,数据,信息都非常多。最终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逻辑模型,为开展系统设计提供工作基础。



四、结构化分析建模



[会画数据流程图、判定树、判定表]

1 系统分析的任务

1)了解用户需求(详细了解每个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处理流程,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2)确定系统逻辑模型(用一系列图表,本章涉及到的各种图表来描述)

2 业务流程分析

内容:

各环节的处理业务,信息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法,信息流向,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

分析工具:

表格分配图(好多表,单据什么的),业务流程图(没有很多叠在一起的表)

分析内容:

原有流程的分析;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新的业务流程;确定新的人机界面。

(数据流程分析内容把业务流程换成数据流程,第二点变成优化)



3 数据流程分析

目的:

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

原有流程的分析;数据流程的优化;确定新的数据流程;确定新的人机界面。

绘制原则:

抽象;自顶向下,由外及里,逐层细化,完善求精;父子图的平衡(ppt的图是错误示范可能出选择题)



4 数据字典的内容

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流,数据结构,逻辑处理,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每一个方面成为一个条目。具体的看课本。



5 数据字典的作用

1)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对数据流程图起注解作用;

2)是所有开发人员的共同依据;

3)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包括系统交付运行后的维护阶段,一直在充实和修改这部数据字典,始终保持它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6 表达逻辑处理的工具

结构化语言;判断树;判断表。

极可能出应用题,概念不作整理。

第一个可能有选择说不是的:三种结构化结构语句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五、信息系统设计



1 系统设计原则(5点)

1)系统性

2)灵活性

3)可靠性

4)经济性

5)管理可接受的原则



2 系统结构设计原则

具有判断功能的模块,其作用范围应是其控制范围的子集;

判断模块应尽可能接近作用范围。



3 什么是模块化设计?

以模块化为指导思想的结构设计方法。

模块化就是把系统分割成能完成独立功能的模块,明确每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规格,使模块的界面清晰,功能明确,每个模块可独立命名和编址。



4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5点)

1)减少复杂性;

2)提高系统可靠性;

3)提高系统可修改性;

4)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5)使得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可以由许多程序员分工编写,有助于系统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



5 模块化设计的意义

模块化可以降低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系统开发工作量。



6 代码的作用

1)便于计算机识别、处理;

2)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3)节省存储空间;

4)提高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一致性,可靠性)



7 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唯一标识),

2)标准性与通用性(国标GB),

3)简单性,

4)可扩充性(可以够用),

5)合理性与适用性(尽可能反映数据特征)。

联想课上的例子:身份证号,还有学号。



8 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自动编号)

2)助忆码(彩电,黑白电视的例子)

3)区间码(层次码-邮编,十进制码-图书分类,多面码-零件编号反映属性)



9 代码的校验(计算)

取余,验证时要减去这个检验数。

减余,验证时要加上这个检验数。



10 输入、输出设计的目的

输入设计的目的是提高输入效率,减少输入错误。

输出设计的任务是使信息系统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这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系统的成功与否。



11 输入、输出设计的原则

输入设计原则:

1)最小量原则

2)简洁性原则

3)可靠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友好性原则

6)一致性原则

输出设计原则:

1) 合理性(易于理解)

2) 适用性(满足用户要求)

3) 清晰性(美观)



12 输入、输出设计的评价指标

输入设计(原始单据格式设计的三个是否)

1)是否便于填写、归档、输入;

2)是否可以保证输入精度;

3)对原始输入数据是否有容错检验措施。

输出设计(一能否三是否)

1)能否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打印,统计);

2)是否便于阅读理解,符合用户的习惯(查询,报表);

3)是否充分利用了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4)是否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一定的余地。



13 系统安全性与完整性设计(P179,了解)



影响因素(5个)

1)自然灾害或电源不正常引起的硬件损坏和数据丢失【今年的疫情导致地理位置上的隔断,以及有些数据可能没有保存在云端,就会耽误企业的使用。】

2)人为失误导致的数据丢失

3)计算机病毒的侵扰

4)计算机犯罪的日趋严重

5)信息战的严重威胁。



六、信息系统实施



1 主要内容与步骤

1)设备的购置和安装

2)程序设计

3)系统调试

4)基础数据的录入

5)系统人员的培训

6)系统转换

7)文档的建立与完善

(这像是步骤,主要内容应该是每一点再瞎扯几句)

2 程序设计 课本p236

程序设计是以程序设计说明书和数据存储结构设计为基础,选择某一种编程工具和方法,去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制工作。

程序设计方法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原型式的程序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3 什么是结构化的程序设计?p236

结构定理(Bohm, Jacopini,1996):任何程序结构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和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表示。

(书上)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是一种设计程序的技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技术。



4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的优点

易于理解;提高编程效率。



5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理解为特点?ppt上的)

1) 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步骤

2) 程序逻辑组织模块化

3) 限制无条件转移语句(没有goto语句)

4) 单入口、单出口

6 程序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

1)可靠性(要能适当的),

2)可维护性,

3)可理解性,

4)效率(是否能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可以低一点)

7 系统调试与测试的测试方法

是否运行

静态-人工,动态-计算机

是否分析内部结构

黑盒,白盒,灰盒

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

黑盒:边值分析,穷举法,等价类法,因果图法,错误推测法

白盒:逻辑覆盖法(语句,判断,条件,判断条件,条件组合)

8 系统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分段转换)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1)直接转换

在某一时刻终止现行系统,启用新系统。费用低,方法简单。

适合过程不太复杂的小型系统。

2)平行转换

在某一段时间内新系统和老系统并存,各自运行完成相应的工作,相互对比、审核。

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

适合处理过程复杂但数据重要的系统。

3)分段转换

是直接转换与分段转换的结合,分阶段的将新的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替代现行系统。

适合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大型复杂系统。



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1 系统维护的定义

在管理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系统的过程。是系统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环节。

2 系统维护的类型

1)改正性维护

2)完善性维护

3)适应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具体含义就顾名思义或者结合课本看。



3 系统维护的内容(4个方面)

1)程序(充分利用原程序)

2)数据(数据维护,结构维护,数据文件的增设和删除等等)

3)代码(代码的变更,难得是新代码的贯彻使用)

4)设备(日常维护,紧急维护)



4 系统评价的三个方面(技术、经济、系统的管理水平)

1)技术评价(关于系统的什么什么)

2)经济评价(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系统管理水平评价(和管理,人,制度有关的)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用户头像

Sicolas Flamel

关注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2019.07.22 加入

我只不过是一位在海滩上贪玩的拾贝者。 更多非技术类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小匚,欢迎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