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模型为核心的架构设计 初篇
写在前面
参加了一个培训,主题就是以领域模型为核心的架构设计。很受启发,想着把思考,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在设计之路上,有所参考。
本篇文章,大致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目前项目进展过程中的痛点
领域模型的概念
模型的必要性
领域模型的优势
项目痛点
从一些故事说起吧。
A
话说,在一个科技公司,开发人员大量辞职,均不同程度的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公司高层都蒙了,开始调查原因。最终发现,公司里制度比较严格,对于上线的 bug,会扣绩效、罚款。所有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每个周的多次发版,都是战战兢兢。永远都是未知的问题占据了上风。很多时候,有可能不是新需求带来的问题,反而是老的业务需求,发生的问题。不管测试人员多努力,很多时候,就是会发生未知的问题。代码审核、管控,此时也都失效。久而久之,恐惧占据了心扉。
B
有一家中小微互联网企业,本来的架构比较传统,因为业务量没有那么大,采用了传统的单体结构。随着业务的开展、公司的发展,也是因为新来了一个技术总监,新人新气象,准备大刀破斧的实施技术改革,准备切换到微服务架构。对系统做新的重构,本来应该好好梳理出相关的业务场景、业务逻辑,但是可能时间紧迫,比较急于求成,导致服务拆分,乱七八糟,业务实现问题很多,系统产生了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线上的业务。最终迫不得已,重新切换回了原架构。
上边两个故事,正是很好的描述了,项目开展进程中的一些痛点。
开发测试和代码审核管控无效,带来更多的未知问题
项目重构,造成更复杂问题,难以保证合理重构
总结看来,就是技术债务,严重影响了组织生产力。
项目开展过程中,基础没有做好,就会遗留一堆的技术问题,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技术债务。包括遗留 bug、不规范设计、不合理业务流等等各个方面。技术债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组织生产力。一代老人去,一代新人来。积攒的问题,最后爆发,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
领域模型的概念
领域模型,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领域模型,是对问题空间的理解。
举个例子说明,现在有个业务场景。说一个线上项目,场景为,用户需要拼车,然后线上下单,描述路程与出行时间,寻找车辆与同行的人,然后选择支付缴费方式。那么,我们用领域模型来描述,如下图所示:
领域模型的必要性
建立领域模型的必要性,大致上存在以下几点内容:
目前开发效率提升和业务发展要求存在冲突,没有很好的手段,来提升生产力,解决技术债务带来的影响。
不良的业务分析、架构设计基础之上,推动技术变革、发展,推动实施微服务、中台化,往往促使,矛盾更加凸显
未来技术发展,是云原生的未来。那么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实现能力,都将回归基本能力。
需要有一种手段,来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立一门统一语言,来解决目前技术债务的痛点。
领域模型的出现,通过:
业务引领的领域建模
领域驱动的微服务架构
契约导向的软件实现
完成,更好的高效的技术实践。经过实践来看,采用领域模型,至少提高 10 倍的生产力。
领域模型的优势
构建领域为核心的高效技术实践,需要领域模型的引领全局。
在软件开发中,认知是软件开发中的核心任务。
多少个软件开发中,因为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因为概念理解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尤其重要。当然不仅仅体现在软件开发中。
举个例子讲,谈恋爱还得讲究三观一致,要不然,最终结局也估计不是理想的。
那么,对领域的认知,是一家企业的根本能力和竞争力。只有掌握好,自己公司领域的认知。达到全员一致化,那才能顺畅的开展一切的业务。
缺乏领域模型的信号:
1)组织没有概念共识
2)沟通误解不必要的需求
该信号,正是凸显了认知的存在性和必要性。
一个高质量的领域模型有以下特点:
建立共识
产生洞察
持续演进
领域模型,它不是分析阶段的产物,是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
分析阶段,领域模型,构建共识
开发阶段,领域模型,引领开发
测试阶段,领域模型,可以自动化测试
总结
构建以领域模型为核心的高效架构实践,是指导我们软件开发的必然实践。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小隐乐乐】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6a40bbea483e574a444c2fe9c】。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