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计划】08 - 非暴力沟通
一、前言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但是听完这堂课,书中的内容突然清晰了好多,突然很有兴趣将这本书细细研读再一遍。
二、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评论
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的案例:
有个学校的老师和校长经常反馈彼此很难沟通,卢森堡博士和全体的教师开会,并让他们描述
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要求?
教师 A :他是个大嘴巴!
卢森堡:我的意思是想了解校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对校长的评价。
在这个例子里,教师 A 回答的“他是个大嘴巴!”这个答案,只是答非所问而已,因为“大嘴巴”并不是一个行为。如果卢森堡博士把问题变成“校长是个怎么样的人?”,那么教师 A 回答“他是个大嘴巴!”,且不说这个是很主观、很有攻击性的回答,但确实是回答了“校长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难道还要这样回答“校长经常在会议中,回顾他的童年和战时的经历,有时造成会议超时半小时以上。”这会不会显得很啰嗦,我有些疑惑,就是我们是否可能变成为了观察而观察?
比如我自己设想的一个这样的场景:
小明:“我今天 5 点下班,先骑车到体育馆,然后打了半个小时篮球,感觉好累,全身出汗,买了一瓶农夫山泉,喝完之后......”
小强:“你吃晚饭了么?”
小明:“......喝完之后,又继续打了半个小时,然后才骑车回去,到家之后,洗了个澡,就 7 点半了,然后骑车出来找你......”
小强:“停停停,我只想知道你吃晚饭没有,说那么多干嘛。”
写完这个例子,反思到自身,有时自己难免也会如此,不能很准确的回答提问者的问题,就是抓不住概要,言简意赅地去回答他人的提问,往往顾左右而言他,总是铺垫太多,最后才抛出自己想要回答的最核心的内容,这很容易让提问者烦躁,因为在他看来,你说了太多的废话了。
就好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样,教授问兰彻,机械装置是什么?兰彻回答,“能省力的东西就是机械装置。”然后教授不认可他的回答,只认可了查尔图的回答,“机械装置是实物构件的组合,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借此,能量和动量相互转换,就像螺丝钉和螺帽,或者杠杆围绕支点转动,还有滑轮的枢纽之类的。尤其是构造,多少有点复杂。包括活动部件的组成,或者简单的机械零件,比如滚轮,杠杆,凸轮等等。”
兰彻的回答显然是带有评论的观察,查尔图是不带评论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更倾向于兰彻的这种回答,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语,表达出能让听者便于理解的信息。
人不是机器,学习一个东西之后,要灵活运用,不应该是一刀切的,所以非暴力沟通也在说,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评论。需要根据当时真实的场景,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我想这个才是最难修炼的部分。
三、什么是幸福
放下“我执”,主要是为了非暴力沟通中的“感受”这部分内容作讲解,意思是说,需要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知道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然后试着去感受到对方,此时此刻的心情。但我第一时间还是想到了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说的,“理性的人追求的并非快乐,而是避免痛苦。”我的理解就是,如果我们足够有智慧,就不应该去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而是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我觉得在讲解这部分时,可以加上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书中这部分关于“幸福”的内容,应该是很不错的。
主要的思想还是一致的,就是人生所追求的快乐,其实是短暂的,痛苦本质上是真实的,一直存在的,只是有时恰好被快乐掩盖住了而已,就像你第一天吃这碗面很开心,第二天还是很开心的,第三天第四天呢,天天都吃呢,你可能就不开心了。而你在没吃这碗面之前,相对于“很开心”,其实可以说是不开心的,你只是从“不开心”变成了“不开心”,本质上只是从曲线底部又到了曲线底部而已,没什么不同。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brave heart】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62c9dfe3f53d0c54db098e1b0】。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