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总结
本周讲解了系统架构的演化和几个系统架构的案例。
从最简单的单个应用服务器,既包含应用程序,又包含系统文件和系统数据库,
到第二阶段,使用独立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独立的文件服务器,达到应用和数据分离的系统架构模式。
到第三阶段,为了改善系统性能,使用了分布式缓存服务器,
到第四阶段,使用应用服务器集群,来改善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并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服务器的加入,来分流访问压力。
到第五阶段,为了缓解数据库层面的访问压力,引入数据库读写分离的方式。
到第六阶段,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和CDN服务器,来加快网站的响应。
到第七阶段,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后端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到第八阶段,引入了NoSQL数据库服务器和搜索引擎服务器,来实现快速查询的目标。
到第九阶段,通过业务拆分的方式,实现系统功能的解耦。
到现在的流行的微服务和中台化的手段。
上面这写架构的演变方式,朴素而又清晰的逻辑,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无知者,是多么的胆怯啊,其实,细细考量,有哪些是不能理解的吗,其实,都是可以驾驭的呀。
同时,我学习到,架构模式里面常见的分层(横向:单一职责,上下调用),分割(纵向:功能和服务),分布式,集群,缓存,异步,冗余(应对宕机),系统自动化(部署,运维),系统安全,这些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台词。
想要设计一个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可扩展的安全的系统架构,是需要对架构的每一个层面,都了然于胸的。无论是前端架构,还是网关和应用层架构,还是服务层架构和存储层,到后台架构,每一个模块,都有前辈踩过的坑和成熟的解决方案,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的很幸福。
很荣幸能够触及到系统架构的学习,前方的路很远,但是却很宽,很绚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