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 读后感

用户头像
石云升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4 日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 读后感

本书结合金融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些人本能会犯的错误以及认知偏误。通俗易懂的讲解了什么是行为金融学,如何用行为金融学解读市场上的一些现象,以及人为什么会犯错。本书一共六章,9.5万字。遇到不懂的名词可以跳过,大概3-5小时就能读完。推荐阅读4颗星。



传统金融学认为,市场不可预测,没有任何人、任何一种交易策略可以持续地打败市场。这叫“有效市场假说”。如果你相信”有效市场假说“那么现实中投资应该买的是大盘,而不是个股。比如定投指数基金。事实上对普通人或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投资知识的人来说,定投股票大盘指数(如沪深300)是最有效的策略。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是非理性的,会犯错。而犯错就会体现在市场投资行为中。所以我们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找到一些规律,并进行套利。当然套利机会是有限的,只要有套利空间就会有人去套利从而纠正价格,导致套利空间消失。种种现象表明,短期市场不可预测。至少对普通人来说是这样的。如果你想要去套利,得先回答:凭什么你觉得自己不普通呢?



最后再介绍几种认知偏差,了解认知偏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但不要妄念了解了就能改变。

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因为某公司的某一个产品就购买了某股票,然而你并不知道这个产品在这个公司盈利中占比很小。



近因效应: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最近得到的股票信息更可能影响你买卖股票。已经亏了很久的股票,今天你得到它的某个利好消息,就会导致你可能执行补仓的操作。



代表性偏差:复杂问题比较难抉择的时候,人们倾向用一个简单问题来替代。比如你准备买股票,但是不知道买哪支,这时候一位平时很靠谱的朋友给你推荐了一只股票,出于对他的信任,你立刻就买入了。



过度自信:一个人可以不断增加各种信息积累,但能力会封顶。到了一定程度后,随后到达的信息没有使能力提升,却还在不断增强自信。最终,人的自信程度会超过自身的实际水平。这就是人一定会过度自信的原因。过度自信使人忽视风险,做出过度的交易。导致成本增加。有研究表明,单身男性投资交易会更频繁。



羊群效应:投资者放弃自身判断,追随大众决策的现象。比如追涨杀跌(行为经济学认为追涨杀跌是理性的,而且是有效的)。另外一个相近的概念是信息瀑布,信息瀑布强调信息的叠加现象,而羊群效应强调模仿的行为结果。



选美博弈:金融投资选择取决于你认为其他人觉得这个资产的价值如何。



博傻理论:人在决策的时候会过度自信,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后那个傻瓜。A股的现象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博傻。



锚定效应: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单品价格与组合套餐价格相比,单品价格就是锚,让你觉得组合套餐很便宜的锚。



损失厌恶:人们在决策时,内心对利害的权衡不均衡,赋予”避害“因素的权重远大于”趋利“的权重。简单说就是我们更不愿意出售已损失的股票,而更倾向于出售已经获利的股票。



前景理论:人的决策依赖于参考点(锚定效应的锚点)。取决于结果与预期参考点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比如损失厌恶。所以要合理调节自己的参考点。



了解了这些认知偏差,你还是想自己投资个股,那么我再分享一些书中关于投资的一些策略。



1、为了避免心理账户干扰我们的理性决策,投资时不要对各个资产进行单独决策,也不要太在意单个账户的涨跌,而应该放在一起通盘考虑。也就是调仓时应该是整体调仓而不是个股。



2、“Buy on the rumors, sell on the news”(谣言起则买,新闻起则卖),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件事还在传闻阶段,则应该买入;如果已经落实且发布消息了,则应该卖出。这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3、在换手率下降前可以买入,在换手率快速下降时则应该果断卖出。也就是说,在换手率下降前可以买入,在换手率快速下降时则应该果断卖出。换手率高说明买的人多。下降表示大多数人装死等反弹了。



4、根据市盈率判断入场时机,在中国,这个区间为15~40倍。市盈率会在这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上下波动。



5、根据因子模型作为投资决策,比如三因子模型:与大盘的关系密切(市场因子)、公司的规模小(规模因子)、公司的成长性好(价值因子)。加上盈利能力和投资水平,构成五因子模型。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4 日阅读数: 85
用户头像

石云升

关注

走出心里舒适区。做时间的朋友。 2017.11.30 加入

以输出为学、以教为学、以用为学。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