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绿电直连与绿电直供的区别:数字化平台与物理通道的跨界对话

作者:西格电力
  • 2025-10-25
    广东
  • 本文字数:2170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绿电直连与绿电直供的区别:数字化平台与物理通道的跨界对话

在绿色电力交易领域,“绿电直连”与“绿电直供”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它们都代表着对传统电力交易模式的突破,旨在促进绿电的消纳与使用。然而,二者在实现路径、交易模式和适用场景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简单来说,“绿电直供”核心是物理层面的直接输送,而“绿电直连”核心是数字层面的价值连接与认证。

一、核心概念:物理通道 vs. 数字平台


(1)绿电直供 (Green Power Direct Supply)

绿电直供:一种物理供电模式。它指的是绿色电力从发电企业物理上直接输送给用电企业,中间不经过传统的电网购销环节。

典型代表: “隔墙售电”就是绿电直供的经典形式。即分布式光伏等发电项目,在同一台区或配电区域内,将电力直接销售给邻近的用户,物理输送路径最短。

关键: 它核心解决的是物理配送和电费结算问题,关注的是“电如何送过去”。它通常需要专门的物理线路或明确的配电通道,并涉及“过网费”的核定。


(2)绿电直连 (Green Power Direct Connection)

绿电直连:一种数字交易与认证模式。它指的是通过一个数字化平台,直接连接绿电生产者和消费者,完成电力的交易、结算和绿色属性溯源。

典型代表: 各类绿电交易平台,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为交易双方提供撮合服务,并生成不可篡改的绿色电力证书(GEC)。

关键: 它核心解决的是信任和价值流转问题,关注的是“如何证明你用的是绿电”。电能物理上依然通过大电网统一输送,但它的绿色属性被精确地标记和分配给特定用户。

西格电力提供专业绿电直连管理系统服务,咨询服务:13750046200

二、核心区别一览表


三、交易模式:“双边直接协商” 与 “市场框架内灵活交易” 的不同逻辑

交易模式的差异,决定了供需双方的议价空间、合作灵活性与电网的角色定位。

  •  绿电直连“强双边性”

绿电直连的交易呈现 “强双边性”,发电方与用电方直接对接,自主协商电价、电量、供电周期等核心条款,签订专属购售电协议。由于跳过了公共电网的复杂调度,电网在其中仅承担备用支持、安全保障等辅助角色,不参与交易定价与电量分配。这种模式下,供需双方的合作更具稳定性。

  • 绿电直供“一对一” 的双边交易

绿电直供则依托电力市场交易体系,交易模式更灵活多元。它既可以是 “一对一” 的双边交易(如单个发电企业对单个用户),也可以是 “一对多”“多对多” 的集中交易(如多个风电场联合向工业园区供电)。交易价格通常与电力市场行情挂钩,可能采用 “基准价 + 浮动”“市场化竞价” 等方式确定,电网在其中不仅承担传输职能,还负责交易撮合、电量调度与结算监管。


四、适用场景:“高要求刚需用户” 与 “广泛普惠用户” 的分层适配

两种模式的特性差异,使其适配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形成互补的应用格局。

  • 绿电直连更适配对绿电有 “高精准需求” 的用户。

典型代表包括高耗能行业企业(如钢铁、化工、建材)、出口导向型企业(如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注重 ESG 形象的跨国公司。这类企业要么面临严格的碳排放管控(需精准核算绿电减排量),要么产品出口需满足国际绿色标准(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对绿电的物理溯源、精准匹配有刚性需求,愿意为专用线路建设、直接交易支付更高成本,以换取稳定的绿电属性证明。


  • 绿电直供则面向 “更广泛的普惠性用户”

涵盖各类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如商场、酒店)、公共机构(如学校、医院)等。这类用户的核心需求是 “使用绿电、降低成本、保障供电稳定”,对物理溯源没有强制要求,更看重交易的灵活性与经济性。通过绿电直供,它们无需投入巨资建设专用线路,即可通过电力市场便捷采购绿电,同时借助电网的调度能力保障供电稳定性,兼顾绿色转型与运营成本控制。


五、政策支持:“专项政策引导” 与 “市场改革框架” 的双重驱动

政策层面的不同定位,为两种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差异化的制度保障。

  •  绿电直连作为新兴的精准供给模式,受到专项政策的重点引导。

近年来,多地及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文件,明确其发展路径:2025 年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从投资机制(鼓励用户参与绿电项目投资)、责任重构(明确发电方、用户、电网的安全责任)、交易规则(简化直接交易流程)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绿电直连的落地扫清障碍;部分省份还推出补贴政策,对建设专用线路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推动模式规模化应用。


  • 绿电直供则更多依托电力市场改革的整体政策框架,缺乏专属的专项政策文件。

其发展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同步推进,政策支持体现在 “放宽用户准入”“完善绿证交易机制”“鼓励绿电与用户直接交易” 等通用性条款中。例如,《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将绿电直供纳入电力市场交易体系,通过完善市场规则、扩大交易范围,为其提供发展空间,但未针对 “直供” 模式单独制定政策细则。


绿电直连与绿电直供并非 “替代关系”,而是适应不同需求的 “互补模式”。绿电直连以 “精准溯源、稳定可控” 满足高端用户的刚性需求,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绿电直供以 “灵活便捷、成本适配” 推动绿电向更广泛用户普及,是扩大绿电消费规模的关键抓手。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用电规模和政策环境,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或组合模式,最终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能源转型目标。

以上是有绿电直连智慧管理系统厂家分享,欢迎您阅读、点赞与分享。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3
用户头像

西格电力

关注

为园区和企业提供绿色电力全链路解决方案! 2025-09-27 加入

我司提供零碳园区管理系统、绿电直连管理系统、光伏后台监控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微机保护装置,另有代理储能解决方案业务 ✅零碳园区🌍 ✅绿电直连管理系统⚡️ ✅微机保护装置研发💻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绿电直连与绿电直供的区别:数字化平台与物理通道的跨界对话_新能源产业_西格电力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