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全能"人才的概念真的对吗

用户头像
supernova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10 月 28 日
"全能"人才的概念真的对吗

最近在读《从 0 到 1》,该书的作者是 Peter Thiel,Paypal 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大数据分析公司 Palantir Technologies 的创始人。读这本书,了解了很多创业的新概念,也打破了我固有的一些观念。这一篇文章主要记录令我深思的一点。


来自与第 6 章,成功不是中彩票。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未来是明确的,那么提前了解未来,并且努力打造未来就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你脑海里的未来只是一团迷雾,无法预测,那么你就会放弃掌控他的念头。


当人们缺少具体的实施计划,他们就会依照惯例,尽量把各种选择组合起来。美国现在就是这样,在初中时,我们被鼓励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到了高中,目标高远的学生竞争更加激烈,个个都想生出三头六臂,变得无所不能。等到上了大学才知道,我们这 10 年的努力不过只是为了一个完全不了解的未来填写了一张令人困惑的多元化简历罢了。不管怎么样,也确实算是做好了准备——没有目标的准备。


这个情况也很符合个人的经历,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什么都做一点。“多学一点总是好的”,“万一以后用的到呢”?比如在大学的时候,我们专业的大多数人都去考了教师资格证,理由就是将来“万一有用”。我自己也考了一张二级甲等的普通话证书,只是如今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投资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投资组合”(portfolio),提出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股票、现金、黄金、基金都来点,各种行业都来点。但是这种分散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当一个人的发展也按照这样的模式来的时候,那么他/她的主要目的成了规避未来的风险,处于一种防守的策略。这样的方式,也许我们不会活得的很差,但不会过的太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能一年考 5 个不同的证书,很努力,也很辛苦,但是很抱歉,很有可能走不远。


与其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其名曰“全能”人才,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这件事情。与其不知疲倦的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养实力,以求独霸一方。现在的年轻人并没有做到这些,因为他们周围的每个人都已经对明确的世界丧失信心。没有人会仅仅因为一方面特别杰出而进入斯坦福大学。


上学的时候,一直被教授的理论是“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有多少水往往由最短的那个板子决定,所以我们要全面发展。但是真实的世界则是,你能走多远是你最突出的特点决定。从这个观点来看,艺术生的招生是很合理的,文化课成绩比重小,艺考成绩比重大。当初的高校自主招生也应该是出于好意,只是被滥用了。


文理分科也是有道理的,文科生不需要去学习物理化学,理科生不需要背诵历史。这大概是针对“突出优势”一个最基本的划分。不过普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划分。比如对于一些将来要学习经济专业的同学,假如说是会计,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也是很痛苦。对于学习经济管理的同学,知道理化生的基本原理对将来了解世界动向有帮助,但是那个“了解”和考试要求相差甚远。很多人会被“全面”考察的高考拒之门外,或者走很多的弯路。但有些人则可以绕过“全面考察”,直接发展最擅长的专业。


我觉得高中选专业到大学,特别像是古时候的盲婚哑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选专业的时候,有些人毫无头绪,填好了父母的志愿;有的人对对方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对方;有的是凭借别人的只言片语,听说对方还行,就选了一个以后即将一辈子在一起的伙伴。怀着期待的心情上了大学,一点点的掀开盖头,只是盖头下的人是不是真的是自己喜欢的全凭运气。什么时候也能提倡一下一下高中同学和专业之间的“恋爱自由”。


在作者看来,所谓的“全能”人才==对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现代的教育体系评价是基于“全能”的,培养的是能将来“饿不死”的人;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而我们想成为的是一个对未来有明确目标的人。两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从一个好的学校毕业,将来应该是“饿不死”的,但是对于一个成功的、实现梦想的未来,只是刚刚开始。很多人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不需要走完整个教育系统,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能实现弯道超车。


发布于: 2020 年 10 月 28 日阅读数: 71
用户头像

supernova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10.10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一专多能存在,全能不存在。
2020 年 12 月 12 日 18:24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全能"人才的概念真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