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信任,事关效率和成本,是合作的润滑剂,缺少润滑剂的车,开不快,甚至直接坏掉。
当人们真正彼此信任的时候……就有了高效率。
——爱德华·马歇尔
什么是信任?简单的来说,就是有信心、不怀疑。比方说,你信任某人,你就是对他作出的承诺有信心,对于他把事情能做好有信心;相反,如果不信任,你就会怀疑他说的话,怀疑他的动机,怀疑他是不是有能力做到,怀疑他的判断。从不信任到信任的转变,不是线性的过程,往往会发生在各种因素累计到某个突破点之后。反之亦然。
对于信任的建立,很多书都强调了彼此之间如何通过行为去建立和改变印象。而《信任的速度》这本书给出的建议比较特别,我认为也更加根本。
信任的基础首先在自己,而不是在跟他人的互动上。建立信任应该从建立自我信任开始,再推进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进而扩展到组织内的关系。作为商业组织,还会进一步衍生到品牌的效应,与整个社会建立信任关系。
这种自内而外的方法不仅有力,而且稳固。一个不能信任自己的人,永远也不会真正信任任何人。要想与他人建立起信任,需要先问自己两个简单的问题:你相信自己吗?凭什么自己值得被信任?
自我信任与被人信任的四个基石:
诚实是信任的根基。不仅仅是不故意说假话,也包括客观看待事物、看待自己。被情绪支配,有时过度乐观、有时过度悲观,往往是因为对自己不够诚实。不能直面内心的恐惧,总是在回避真实的世界。
动机是信任的树干。我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思维方式来判断他人的动机,信不信任很多时候就源自我们对他人动机的判断。动机终究是无法隐藏的,假装关心他人是很糟糕的事。如果你不是真的关心,不如诚实一点,去关注共同利益。一起把事情做好,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动机。
能力是承载信任成果的树枝。我们评判自己总是拿动机说事;评判别人总是从行为和结果去揣测动机。我们能够拿出来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的成果,都需要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不仅仅是自己或者别人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的问题,我们也需要用能力实现承诺。比方说,这次参加的 28 天写作,就需要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管理时间的能力、早起的能力,否则就无法达成承诺,以后自己就会怀疑自己能不能公开写作。
成果是信任的果实。我们在建立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的过程中,最终是要根据过去的表现、现在的表现,来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未来的预期。需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用真实的动机,提高能力去获得成果上的积累。还要有足够的韧性,真正自信不会在偶然的成功中建立,是在以正确的方式失败无数次之后才会建立。
这四个基石,层层递进,由内而外,构成了我们相信自己的基础,也提供了被别人信任的可能。
我用人的时候看重三个方面。一是个人诚信,二是聪明才智,三是充沛精力。但如果你没有第一个,那后两个会毁掉你。
——沃伦·巴菲特
诚实是信任的根本,要想做到诚实,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明确知道自己到底看重什么,坚守什么。这个答案就在你心里。
参考文献:
信任的速度,史蒂芬·M·R·柯维 / 丽贝卡·R·梅丽尔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Justin】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3b7e59da61c18d6e76b191502】。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