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 AI 打造全栈通用 AI 智能体

采访|霍太稳
嘉宾|宜博
编辑|刘思睿
6 月 27 日,极客邦科技推出了 AGICamp ,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 AI 原生社区平台。AGICamp 旨在方便 AI 开发者发布好用的 AI 应用,并让用户试玩、点赞和评论。平台通过算法生成每周的 AI 应用排行榜,帮助开发者的作品获得曝光,让用户能轻松找到好用的 AI 应用。此外,AGICamp 每周会精选排行榜上的优秀应用进行“开箱”直播:由应用开发者来展示产品亮点和使用方法。
在首期 AGICamp 的直播中,TGO 鲲鹏会资深会员、宜创 AI 创始人宜博带来了旗下产品 Lemon AI 的分享。这款号称“全球首款全栈开源通用 AI 智能体(AI Agent)”的应用备受关注。
Lemon AI 的诞生:从 L1 到 L3 的时代跃迁
宜博首先谈到创建 Lemon AI 的初衷。今年上半年,海外掀起了一波自主智能体热潮,一些项目(如 Manus、Genspark)迅速走红。这让团队意识到 AI 应用形态正在从 Level 1 Chatbot 进化到 L3 Agent 阶段:

“我们意识到 AI 的时代已经进入 L3 阶段——也就是能够全自动自主完成任务的智能体时代。 AI 进化了,我们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 宜博说。团队原本在去年就有打造 L3 级 Agent 的想法,当看到国外已有项目抢先落地时,便决心加速跟进。
另一方面,宜博指出,国内用户对这类自治智能体的认知和使用度还很低,原因有三:其一,现有领先方案大多在海外,国内访问和使用不便;其二,这些方案依赖的模型服务昂贵;其三,许多人不知道拿自主 Agent 来做什么实际任务。因此团队选择开源路线,希望通过全栈开源、支持本地部署的方式,让中国用户也能低门槛地使用自主智能体,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释放生产力。
他还提到一个概念的转变:过去大家提“ Copilot ”(副驾驶),而现在开始出现“ Vibe Working ”的说法。简单来说,过去的 AI 更像助手 Copilot ,需要人在执行任务的某个步骤上调用 AI 来协助;而现在的自主 Agent 更像一个“数字员工”,人类只需用自然语言下达任务,它就能自主规划自动执行完成许多复杂工作。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将任何任务直接交给 AI 全流程完成,而无需手把手指导。“比如以前我们写代码时偶尔会让 Copilot 接手一小段,现在则可以把整个任务交给 AI ,我只看最后结果。”宜博将这种角色转变比喻为从智能助手进化为智能劳动力。
全栈开源通用,Lomon AI 亮点展示
作为一款强调“全栈开源通用”的 AI 智能体,Lemon AI 具备诸多亮点:

综上,Lemon AI 通过“开源+本地部署”确保了用户数据安全可控,通过丰富的功能和扩展性提升任务准确率和场景扩展,通过模型自订阅与本地部署实现了低成本,再配以对多场景的支持和易用性达成高效率。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高效、安全且经济实惠的 Level 3 的 AI Agent 解决方案。
现场演示:Lemon AI 能做什么?
在访谈中,宜博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 Lemon AI 的自主能力。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这个智能体就能经过自主思考规划,产出完整可用的成果。
为展示生成网页跑马灯效果 宜博演示了一个最简单的 Web 编程任务——让 AI 制作一个带“跑马灯”(滚动显示文字)效果的网页。只输入“制作一个含有 Hello World 跑马灯效果的 HTML 页面”这样一句话,Lemon AI 立即进入自动执行流程:

这个表格概述了从接收到用户需求到最终交付产品的整个流程,展示了 Lemon AI 如何通过分解任务、自动化处理以及最终集成来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用户提供了极大便利,特别是在 Web 开发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Lemon AI 的可视化界面在执行过程中显示了智能体的“思考”轨迹(例如步骤清单、行动日志等),这不仅让用户直观了解 AI 的工作流,也便于在结果不符合预期时追溯问题并进行调整。这种透明度在复杂任务自动化中非常关键。
AI 智能体与高价值岗位碰撞,医疗企业也能受益?
谈及 Lemon AI 的潜在应用,宜博分享了近期接触到的一个有趣场景。例如某医疗企业希望借助 AI 智能体来实时监控患者的身体数据。当设备检测到异常指标时,能由智能体自动决策下一步措施:是立即拨打 120 急救?还是通知医生进行远程指导?亦或直接下单配送急救药品到患者家中?
传统做法需要人为设置大量规则和分支逻辑,开发和维护成本极高。而利用 Lemon AI 这样的自主 Agent,只需将医学专家的经验和应对策略教给 AI ,它就能举一反三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它可以综合患者历史数据和当前症状,“思考”出最优处置方案。这种自然语言驱动的自动化决策,在医疗应急响应领域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除了上述场景,宜博观察到高价值岗位对于生成式 AI 智能体的付费意愿更强。例如在金融、科研、工程、法律等领域,专业人士愿意为能独立完成任务的 AI 工具买单,因为它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
他说:“以前 AI 更多是做助手角色,比如写一段代码、查个资料。但现在不一样,你上来就把任务交给 AI 做,我只要结果。如果结果不对,再让它改就是了。”在这类工作中,时间与效率的价值极高,Lemon AI 这样的工具可以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出。而 AI 智能体从“助手”升级为“自主智能员工”(业内称之为 Vibe Working )的趋势,或许预示着未来职场的新形态——人类负责提出目标,AI 来执行细节,人与 AI 协作完成更具挑战的工作。
展望未来版本,宜博透露 Lemon AI 目前版本为 0.3,核心框架已搭建完成,包括多步规划(Planning)、工具调用(Action)、自我反思(Reflection)等机制,以及对本地大模型的支持。即将发布更新的大版本更新,做出更多 Personal Agentic 场景,实现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优化的“个人智能助手”,比如个人健身教练根据过去健身历史记录帮助每天执行和监督健身规划,个人旅行规划师按照每个人喜好偏好旅游记录制定真正可行的新的旅行规划,个人家庭医生能够记录过去所有的医院检查报告和体检报告,给予实时的身体健康建议,个人邮件助理可以每日定时整理、归档、回复、总结个人邮箱邮件等等。
宜博举例说,他们也近期与一些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探索在垂直场景中应用 Lemon AI。例如帮助高校科研构建智能医学研究助理、为律所定制法律资料查询和初步案情分析智能体等等。这些应用往往需要 AI 接入私有的数据源或工具链,Lemon AI 开放的架构正好满足了这种集成需求。可以预见,随着开源社区的参与和插件生态的发展,Lemon AI 将不断进化,涌现出更多令人惊喜的新玩法。
挑战与惊喜:限制 AI 的不是 AI ,而是认知边界
“最大的挑战其实是转变我们的思维。” 宜博坦言,在真正开发并使用 Lemon AI 之前,团队对 AI 能力的想象一直有所保留,总觉得某些复杂任务 AI 可能完成不了。然而在实践中,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AI 智能体在放开手脚尝试后竟然能给出惊喜的答案。
“不是 AI 做不好,是我们的认知边界限制了 AI 能做什么。” 他说道。当允许 Agent 自主探索解决方案时,它往往比人更大胆也更有耐心,这让团队深刻认识到 AI 潜力的巨大。
他分享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开发过程中,团队让 Lemon AI 尝试读取一份 PDF 文档的内容。智能体先自行在代码环境里安装了一个 Python 的 PDF 读取库,但尝试解析后效果不理想。令人惊讶的是,它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换了另一种方案,继续安装并尝试不同的 PDF 工具库。
据宜博描述,Lemon AI 前前后后尝试了市面上 3 到 5 种 PDF 解析库,每次失败后都会反思换一种方法再试,直到穷尽选项才最终返回“抱歉无法完成”。这一过程全程自主完成,没有人工提示应该用哪些库。团队成员表示,很多人类工程师遇到两次尝试失败后可能就放弃或求助了,而 AI 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让他们既惊讶又感动。
“我们人可能装了一个 PDF 库失败就不干了,但它会不厌其烦地连装五个库去试。” 宜博笑言。这件小事让团队看到了 AI 代理的韧性和创造性——它不懂疲倦,不会固守成见,哪怕暂时做不到仍会努力尝试不同路径。
这种不设限的尝试,正是人类突破想象力边界所需要的。
许多过去认为需要几个月、投入几十万元才能完成的项目,如今交给 Lemon AI ,也许花几天就能做出原型;一些传统开发难以企及的复杂任务,现在 AI 智能体都可以尝试解决。Lemon AI 拓宽了团队对问题边界的认知,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热情。
AGICamp:创新 AI 应用的孵化社区
访谈最后,宜博对承办此次活动的 AGICamp 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对于 AI 产品来说,一个聚合社区平台至关重要。例如许多国外 AI 应用会选择在 Product Hunt 上线,因为后者能带来可观的早期用户流量。据他观察,不少优秀 AI 产品的流量有 20-25% 来自 Product Hunt 等社区推荐。而长期以来中国开发者在这方面是缺位的——缺少一个本土的平台来集中展示和推广大家的 AI 作品。
AGICamp 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搭建起国内的“AI 产品榜”。他认为这件事对中国整个 AI 创投生态都有很大价值:“很多个人开发者或小团队有很棒的创意和产品 Demo,但需要一个舞台让他们被看见。” AGICamp 通过榜单、直播等形式为这些项目提供了展示机会,帮助他们触达更多潜在用户和合作方。这对开发者是莫大的鼓舞,也有助于行业百花齐放。
“我认为未来中国最厉害的 AI 产品,很可能都会首先发布在 AGICamp上,从这里走向更大的舞台。” 宜博寄语。
最后再介绍一下 AGICamp 的上榜机制和加入榜单的参与方式,欢迎大家继续积极参与提交 AI 应用:
AGICamp AI 应用榜并非依靠“点赞刷榜”,而是参考以下权重维度:
评论数(核心指标,代表社区真实反馈)
收藏与点赞(次级指标)
推荐人贡献(注册推荐人可直接为好应用打 Call)
每周榜单在周二发布,上周应用数据的排序结果以每周一 18:00 的为准。
加入榜单的参与方式:
如果你是开发者:上传你的 AI 应用,描述使用场景与核心亮点;
如果你是推荐人:发现好工具,申请推荐人权限,发布推荐理由;
如果你是用户:关注榜单,评论互动,影响榜单权重,贡献真实声音。
One More Thing,对于所有在 AGICamp 上发布的 AI 应用,极客邦科技会借助旗下各品牌资源进行传播,短时间内触达百万级技术决策者与开发者、AI 用户:
InfoQ 全媒体矩阵
AI 前线全媒体矩阵
极客时间全媒体矩阵
TGO 鲲鹏会全媒体矩阵
霍太稳视频号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AGICamp】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3af1b03fcb511391bb891c5e6】。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