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IT 部门为什么越来越不受欢迎?
很多企业开始加速推动做数字化转型,或者在商业模式上向互联网模式转型,或者向平台赋能型转型。
而这一切需要承担 IT 的研发工作,往往不是原来的信息部门。而是一支新团队,或者是第三方专业公司。
长期以来,传统 IT 部门一直就被视为后台问题的解决者,同时也是一个一直说“不”的成本部门,IT 也一直是业务和运营的背锅侠, 它在企业高管和用户心中存在着形象问题。
传统 IT 部门为什么越来越不受欢迎?
据我的观察主要原因有三:
1、传统的协作方式:
传统企业的高效运作往往是依靠严谨的流程管理,而信息科技往往是需要创新与快速试错。传统公司的 IT 部门的工作方式,和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和氛围有关系,同业务协作不起来只是表象。
传统 IT 部门在企业内部是成本中心,领导交代什么事情,给多少预算就做多少活。在传统 IT 部门数据驱动,快速迭代的理念和方法论根本不存在。 还有一帮 40-50 来岁的 CIO,尸位素餐,老爱转各种新概念,但实质一做事还是跟 20 年前的事情都一样,仍旧是没有做好。
这种协作方式本质上是传统组织结构与敏捷型组织架构的冲突,传统 IT 部门在业务部门中话语权也低,冲突的胜利方永远不在 IT 部门这一边。
2、企业文化与考核机制问题
IT 部门的定位,应该是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但不管是定位成技术支撑型部门,还是创新盈利型部门,一定要定位清晰。而传统的 IT 部门更多的偏向于运维类的工作,而非开创性和研发性的工作,考核机制沿用工业制造或者办公室文职类的条款,或者是纯项目制的考核。IT 部门的考核机制,没有和 IT 项目的真正价值与目标绑定在一起。
3、知识结构和能力单一
传统 IT 部门单纯为实现客户的需求而已,提什么做什么,久而久之难以形成较深的技术积累,毕竟能力培养与积累也是衡量这个岗位口碑的一大因素。
由于一直是成本部分,企业也不愿意花高成本招聘外部专家进来,基于前两个原因,即使高手进来也不一定待得长久。另一原因:是传统 IT 部门的负责人本身不愿意高手进来,能在外面企业独撑一面的人多少有点实力,怕被抢位置,套娃现象严重。
企业做项目有预算他们就买现成套装软件或者找外包,外包比较听话。而外包纯属于重复劳动密集型工种,技术含量不高。更有甚者,在实际的实施管理过程中,外包公司在技术服务能力的短板,逼迫一些外包公司成为“皮包公司”,再接到客户开发需求后再转包其他公司,如此层层转包造成的项目烂尾率很高,给自身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人带来极差的体验。
现有的 IT 部门知识结构和能力不足,是所有原因中的主,传统 IT 部门的转型成了必然。
传统 IT 部门的转型应伴随业务转型同步进行,在实际业务中,传统 IT 部门负责人为了获得企业上级的肯定,IT 人员必须追求效率,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在多个高优先级的任务中,做一个艰难的选择。当“推出新业务”和“更新技术”的选项同时出现时,“新业务”一向是赢家。而在确保新业务可以得到很好的 IT 支持外,IT 部门需要对应根源向转型要最终可落地的方案:
1、构建敏捷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机制
改变日常的作业方式,重视团队在公司中口碑的积累。倡导敏捷,敏捷是一种信仰。敏捷力,积极去拥抱,不管成为个人的能力,还是成为组织文化。小步前进,使用短迭代、增量发布的方式开发,让团队持续不断利用反馈信息去协调并自我优化迭代。
2、构建完整的技术栈和技术能力生态
在内部编制或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内外部结合的模式。总体思路为:内部构建构建核心设计,外部解决工作量编码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具体可以为:产品设计、技术框架、业务核心流程设计都需要掌握在公司内部核心团队,而把简单编码或者重复的工作外包,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速度,同时避免团队过于庞大,造成长期运营成本过高。在具体项目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分拆外包,合理利用外部资源,而不会整体项目外包。
IT 部门在规范企业一系列的底层架构的同时,在项目开发前、开发中以及开发后各个环节,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从需求梳理到项目验收,进行全程监督把控,也进一步提升团队的作战能力。
而这些最终的成效,最主要取决于 IT 部门的负责人。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boshi】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33adf7d3e7f57d3f882677af9】。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