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经济 = 区块链技术 + 商业模式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20 日
通证经济=区块链技术+商业模式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网络的底层技术,这几年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区块链1.0的比特币、到区块链2.0的以太坊、再到如今区块链3.0的群雄争霸,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从古典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移。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区块链就是未来的趋势。



但区块链终究只是一种底层技术,但技术价值并不代表社会价值。真正让区块链实现价值转化的,是“通证”,而围绕“通证”进行设计、构建的商业体系才是真正的未来趋势。



如何理解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异?举个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人类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了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克隆技术一下子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多数媒体和公众都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可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时至今日,克隆技术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社会价值,反而因为颠覆了生物体繁育方式,在技术实现上存在诸多瓶颈,并且在伦理学上一直不被认可和接受。所以,你可以说克隆是一项伟大的技术,但它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并不大,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被人们熟知,并不是因为技术本身,而是因为比特币在金融价值上的实现,让人意识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意义所在。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可以被视为第一个成功落地的“通证经济”模型。



目前,很多人误会“通证经济”是个薅羊毛的游戏,那是因为“通证”的商业化探索才刚刚开始。就像当初互联网技术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因为有效的商业模式尚未构建成型,所以才会经历泡沫破灭的阵痛期。而现在,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商业模式、经济结构,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通证经济”一样会有阵痛期。这个阵痛可能会来自于激励机制的缺陷、通证权益的不合理、自组织协作的瓦解、人性的贪婪……等等等等。



所以,“通证经济”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支持,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认知的改变,到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去努力。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但是最终结果是,当我们使用数据时还需要花钱进行购买。这在区块链时代不一样,区块链时代,我们是每个区块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每个区块的享有者和数据收益者,无论谁需要使用我们的数据,都要支付相应的Token,如此就实现了价值之间的传递。



区块链的精髓就是,未来区块链将所有的资产以Token形式存在,所有的资产都不是个人的,而是公共的,每个人以持有Token的多少来享有对应资产的使用权。



通证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的通用场景



在通证经济体系里面,有几个核心要素。第一个,所谓的经济体,就是我们当下看到的实体经济,包括新型经济、用户、智能合约和产品服务;另一个是交易平台,例如过去的以物易物,必须要有一个公共公平的交易平台,未来持有的Token所享有的服务,是要通过平台进行交换;那么用户有了区块链技术,有了Token可以随时了解信息,了解合约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于每个合约可以自己进行点评,通过推广来获取激励。



通证经济改造不仅是解决一个商业模式以及激励机制的通路,更是将实体经济与区块链技术甚至数字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商业生态,这才是真正的通证经济改造或者说真正的链改。



如果我们尝试着跨越时间纬度,去展望区块链的发展方向,你会发现,区块链+商业模式构建出的“通证经济”才是未来真正的趋势。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用户头像

致力于发布区块链领域专业全面的资政信息 2020.05.24 加入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联盟区块链专委会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旗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简称“CECBC”,致力于发布区块链领域最新、专业、全面的资政信息,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社会热点等。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通证经济=区块链技术+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