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从面试角度分析 LinkedList 源码

用户头像
Java旅途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12 月 18 日

注:本系列文章中用到的jdk版本均为java8



LinkedList类图如下:





LinkedList底层是由双向链表实现的。链表好比火车,每节车厢包含了车厢和连接下一节车厢的连接点。而双向链表的每个节点不仅有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还有指向上一个节点的指针。

LinkedList源码中有一个Node静态类,源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一个Node节点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



  • item:数据

  • next: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prev:上一个节点的指针



LinkedList的主要变量如下:



// 集合中的元素数量
transient int size = 0;
/**
* 首节点的指针.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first.prev == null && fir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first;
/**
* 尾结点的指针.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last.next == null && la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last;



一 添加元素



LinkedList支持想任意节点位置添加元素,不仅提供了集合常用的add()方法,还提供了addFirst()addLast()add()方法默认调用addLast()方法,也就是默认是往链表尾部插入元素的。



add()方法源码: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1.1 尾部插入元素



linkLast()源码如下: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我们来画张图演示一下如何给链表尾部插入元素:



假如链表中没有元素



对应源码中的if语句,如果没有元素则新增的这个节点为链表中唯一的一个元素,既是首节点,又是尾结点,前一个元素的指针和后一个元素的指针都是null。这里注意head节点不是第一个节点,head节点只是标识了这个链表的地址。





假如链表中有元素



对应源码中else语句。先将新增的元素当成Last节点,然后将原来的Last节点的next指向新节点。



else
l.next = newNode;





一图胜前言,画个图是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1.2 头部插入元素



linkFirst()源码如下: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final Node<E> f = fir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first = newNode;
if (f == null)
last = newNode;
else
f.prev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还是根据上面的图来解读一下源码,先将第一个节点赋值给中间变量f,将新节点newNode赋值给first节点。如果链表没有元素,则Last节点和First节点都是新插入的节点newNode,否则,将原来的First节点的头指针指向新节点。



二 删除元素



LinkedList提供的删除方法有根据索引元素删除,除此之外还提供删除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方法,这里我们只分析一下根据索引删除的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方法就是用来判断传输的索引值是否合法,不合法则抛出数组越界异常。重点来看一下unlink(node(index))方法是如何删除元素的。



node(index)方法源码:



node(index)方法就是根据索引获取该索引位置的节点



Node<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 如果指定下标 < 一半元素数量,则从首结点开始遍历
// 否则,从尾结点开始遍历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unlink(Node<E> x)源码如下:



E unlink(Node<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画张图分析一下删除是如何进行的:





  1. 假设删除的是第一个元素:则它的prev==NULL,我们需要将他的后一个元素(图中的second)作为第一个元素

  2. 假设删除的是最后一个元素,则它的next==null,我们需要将他的前一个元素(途中的second)作为最后一个元素

  3. 如果是中间的任意元素,则需要将它的前一个元素的next指针指向它的后一个元素,同时将它的后一个元素的prev指针指向它的前一个元素。



三 总结



LinkedList底层是由双向链表实现的,由于是链表实现的,不仅要存放数据,还要存放指针,所以内存开销要比ArrayList大,删除元素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只需要改变指针的指向,因此删除效率更高,同时它没有实现RandomAccess接口,因此使用迭代器遍历要比for循环更加高效。LinkedList也支持插入重复值和空值,同样也是线程不安全的。



点关注、不迷路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感谢大家。



如果文章写的有问题,请不要吝惜文笔,欢迎留言指出,我会及时核查修改。



如果你还想看到更多别的东西,可以微信搜索「Java旅途」进行关注。「Java旅途」目前已经整理各种中间件的使用教程及各类Java相关的面试题。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就可以得到这些资料。





发布于: 2020 年 12 月 18 日阅读数: 10
用户头像

Java旅途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7 加入

公众号:Java旅途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从面试角度分析LinkedList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