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中国互联网简史》系列笔记之 P2P

用户头像
dongh11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8 日
《中国互联网简史》系列笔记之P2P

这篇文章来自于 b 站泛财经 up 主 @老蒋巨靠谱的《中国互联网简史》系列,老蒋是我发现的一个宝藏 up 主,输出的观点往往非常有条理有逻辑,推荐大家关注。


我看视频的时候记了一些要点,如果感兴趣的话欢迎去看原 po:

01 P2P 的疯狂和消亡(上)蛮荒时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E411o7Ma

02 互联网简史 02:P2P 的疯狂和消亡(中)监管入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E411B7vw

03 凉了的 P2P,为中国金融留下了些什么?(P2P 赛道完结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J411d7TQ


P2P 的疯狂和消亡

P2P 的市场异常情况

  • 美国的 P2P 市场体量只是中国的 1\2

  • 英国的 P2P 行业规模只有中国的几十分之一,共 20 亿英镑左右,而 GDP 是中国的五分之一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后发优势

  • 中国人开始上网了+中国人变得有钱了 发生在同一个时候

  • 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一起开疆拓土

  • 对大多数细分领域,传统行业发展不是很成熟,护城河不深


该后发优势应用到 P2P

  • 中国本来金融不发达,(只有大动脉,没有毛细血管)本来的融资模式:要么管亲戚朋友借、要么借民间高利贷(60%-70%的年化)

  • 因为中国的银行对坏账率的审核是很苛刻的。

  • 而对美国,金融也已经很发达了,人均 3 张信用卡,因而已经很方便融资了。

  • 现金 3 分,移动支付 10 分,信用卡 8 分,国外并不会很快切换移动支付,而中国就会直接切换过来

为什么中国的 P2P 发展得这么快

  • 互联网行业的 后发优势

  • 中国三方的投机现象(投机的创业者、资本家和理财用户

  • 作为一种看上去门槛最低的金融业务,被很多急切想要转型的传统企业和以及谋求增长点的互联网企业盯上了 (比如成立金融事业部、入股 P2P 公司等等),因为可以帮助企业把盘子做大,资金池能提供海量的现金流

  • 对 P2P 早期的监管红利

P2P 乱象

  • 假标

  • 资金池

  • 套路贷——根本没想要借款人还钱,包括 714 高炮、裸贷

  • 线下理财 ——毒瘤,可能月黑风高就卷了一个小区骗来的钱走了

  • 暴力催收、虚假宣传、泄露用户隐私

P2P 监管的思路——以线下市场开摊为例 (行业有强监管和弱监管,离人命越近,监管越严,金融肯定是强监管)

  • 设定行业准入门槛 —— 再办各种证

  • 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 ——比如价格战、随便操作、需不需要申报

  • 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和公示

  • 设定惩罚措施和退出机制

监管部门的工作步骤

  • 暗中观察、调研

  • 舆论先行

  • 闭门约谈开会

  • 出台政策文件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时间线

  • 2015 年 7 月,人民银行等十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定调子的纲领性文件——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 十六字方阵

  • 15 年 12 月 e 租宝出事,监管步伐加快,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 2016 年 4 月,国务院 14 个部门开会,建立高规格行动小组,启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互联网金融『挤尽泡沫是春天』,是网贷强监管的开端 P2P 监管职能分工:银监会牵头、金融办执行、互金协会(有官方背景)协助

  • 分成四个阶段,预计 1 年完成(过于乐观)

  • 实际没有想象那么顺利,到 2017 年下半年才把监管框架定下来,

  • 1+3 三个指引 1:网贷管理暂行办法 2016 年 8 月 24 日发 框架性文件 3:三个指引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信息披露指引

实际上,摸底摸到 18 年年初,清理整顿直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备案没有任何一家 P2P 公司完全完成备案。

金融资产有极强的隐蔽性

监管的思路发生变化 --> 『三降』

软着陆,尽量停掉现在的项目

P2P 为什么在国内走不通

『P2P 是一种掠夺性贷款』

P2P 作为高风险金融业务,前提条件不具备

  • 征信环境严重不成熟,包括数据基建

  • 投资者严重不成熟:无法接受本金损失,有刚性兑付的心态


P2P 为中国金融和互联网产业留下什么

  • 提高了民众的风险意识

  • 逼迫金融业快转型

  • IT 化、数字化

  • 普惠化、小微化

  • P2P 的使命转移到了其它金融部门,金融业务的线上化和金融业务的普惠化分流到了其它机构

  • 传统银行分走了大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和一部分个人贷款

  • 一些消费金融机构分流走了消费金融类型的业务

  • 一些面向个人和小微用户的线上信贷被互联网平台承接掉

为什么 o2o 平台的商户贷款靠谱?

  • 第三方欺诈的风险很低(冒用别人的身份欺诈)

  • 商户的经营数据瞒不住美团

  • 商户的违约成本更高

  • o2o 平台手里有把柄——拿捏着用户的现金流



这篇笔记可能过于简练,希望以后类似的笔记我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用户头像

dongh11

关注

PhD@THU|Researcher@MSRA|New Writer@InfoQ 2018.07.20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中国互联网简史》系列笔记之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