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价

发布于: 2020 年 08 月 20 日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价

今天我在读《超级个体》的时候,看到古典老师提的结果思维。其实,我个人感觉我同意使用结果思维这种意识去做事,去指导行动,但是我感觉结果不应该过分强调,否则容易让人失去动力。



只要付诸行动了,使用结果思维的这种意识去指导过程了,享受过程即可,结果应该也不会太差,另外,有时候,结果可能随着过程的实施也会有所变化,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使用结果思维和意识去指导过程的行动和实施,而不应该过于去追求和渴望结果。



我们先聊一聊什么是结果思维?



结果思维是一种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转化为价值的思维方式。



比如:



沟通只是一个过程,而达成共识才是结果。



学习只是一个过程,学到东西才是结果。



也就是你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去沟通?这个结果对你有什么意义?你又希望沟通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亦或者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你又有什么意义?这个结果有可能对别人产生什么价值吗?



所以,这个结果思维,跟我之前写文章提到的功利性思维有点像,就是我们做这件事要追求什么样的结果?对我有没有帮助呢?



使用以终为始的结果思维指导我们的行动和过程不至于让我们跑偏,还能让我认识到这样做的价值,更有助于我们的行动的欲望,增强行动的意识。



古典老师在文章中提到了结果三定律。那三个定律呢?



  1. 有结果;

  2. 可交付;

  3. 可复制。



有结果,强调的是结果大于过程。



如何让结果进一步增值呢?



那就需要让结果变得可以交换 —— 只有可交换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比如看完文章留言这件事吧,哪些留言对你更有价值?



估计是这三种人:提出好问题的人给人思考,提出好建议的人给人观点,现身说法的人给人激励,这些结果都产生了价值,可以被称为 “产品” 。而很多人的留言更多是交付给自己的结果,并没有交换价值。所以他也并没有因为结果增值。



可交付呢?有交付价值的结果 > 无交付价值的结果。



也就是你交付的结果产生了价值,切切实实对于结果问题有帮助。这个很容易理解,空谈的,无法交付的价值的结果,不具有实际意义。就相当于空谈定律和理论,却无法知道实际行动,产生社会价值一样。



可复制的结果 > 不可复制的结果。



很简单的道理,你的结果具有单一性,特殊性,不能转化成普适性的结果,产生的价值不能复制,肯定可复制的结果更有价值。



其实,我特别喜欢文章中的这句话: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对结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人们做同一件事情,却产出不同的结果,然后产出不同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体力、时间、精力管理效能方面的区别,而是对于结果的思考深度。



但是,我之所以不是特别同意的是过分强调结果这件事。为什么?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在行动和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结果思维指导行动,不至于跑偏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分期待和渴望这个结果。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肯定想到了上周的作业了吧?梦想也可以妨碍成功那个作业。



因为过分强调结果,渴望结果,一个是让大脑误以为你已经达成了目标,会让你产生幻觉,从而让你减弱,甚至丧失了动力。



另外过分在意结果,在一直没有实现结果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感觉努力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看到结果,就容易功亏一篑。



古典老师举的这个结果思维的例子很具有代表性。





你看上边提到的这个例子,就是让大家使用结果思维的这种意识去知道自己的行动,而非过度的去强调结果。



我们可以带有结果思维去尽量达成这种结果和目标,而非过度去强调。



古典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其实最典型用的是黄金思维圈,我在《黄金思维圈,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强调的就是我们应该带着 Why 去做事,Why 就是结果。



当时我在《黄金思维圈,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中是这么说的。



很多人都是看到表面的现象,让他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就是只关注 what 。



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如果公司让你为了某个活动去张贴海报。那么大部分人的做法会是什么呢?你会怎么做呢?大部分人的正常操作就是根据公司的要求去大街上张贴海报了。把海报贴完了,就认为这是做完了任务。



上面是大部分的正常操作,所以,如果这么干,可能只是普通的完成了一个项任务,算是及格 60 分。



如果使用黄金思维圈去做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做呢?



如果带着 why 去做的话,问一句:张贴海报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张贴海报呢?是为了给活动增加曝光量,让更多的人来参加我们这次活动。紧接着再问自己:我们这次活动的目标人群是什么呢?你就会想到去哪里张贴海报可以吸引到目标人群。另外,张贴海报的目的是吸引人来参加活动,增加曝光量,所以,增加曝光量的方式是不是不仅仅只有张贴海报的方式呢?我是不是可以去相关目标人群集中的社区,论坛,QQ 群发布一下活动的消息呢?



表面上是让你贴海报,本质上就是让你增加曝光量让更多的人参加活动,而带着目的去做,你看可以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个 60 分的事情,你可能能够做到 100 分,甚至是 120 分。如果你这样做下去,你可能在职场的发展道路上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员工了,有可能助力你在职场上走的更高。



做每一件事情之前,请问一句: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养成带着目的去做事情的习惯,不仅不会让你跑偏方向,还会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看到这里,咱们再点题一下吧,点题到结果思维上: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价。



看到这篇文章,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感受?是不是所以的理论,思维都是想通的?感觉只是换了一个名字?



什么结果思维,什么黄金思维圈?都是一样的道理,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其实,这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跨学科思维。等你接触的多了,学的东西多了,这些东西其实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发布于: 2020 年 08 月 20 日阅读数: 69
用户头像

公众号:「非著名程序员」主理人。 2017.10.20 加入

一名复业者,一枚程序员,一个思想者。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