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增强式 BI:让数据会推理,让决策更简单

  • 2025-08-28
    山东
  • 本文字数:3318 字

    阅读完需:约 11 分钟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双向赋能。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积极发挥人工智能在创造新岗位和赋能传统岗位方面的作用,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

一、业务人员的 “数据焦虑”:不是不会分析,是 “工具不会推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 领导突然问 “这个月华东区的客户复购率为什么下降 20%”,你得紧急找 CRM、ERP、线下门店 3 个系统的数据,算环比、拆维度,忙了 2 小时才勉强给出 “可能是促销力度不够” 的模糊结论;

  • 想预测下季度新品的销量趋势,却因为不会写 SQL,只能对着历史 Excel 表 “拍脑袋”,结论连自己都没底气;

  • 好不容易做出一份分析报告,领导追问 “数据来源是哪里?计算逻辑对吗?”,你得翻 3 个系统的后台,查半小时才敢回答。


这些 “数据焦虑” 的根源,不是你不会分析,而是​**传统 BI“只会展示,不会推理”**​—— 它能告诉你 “销量下降了”,却不会解释 “为什么下降”;能给你 “历史数据”,却不会预测 “未来会怎样”;能呈现 “结果”,却不会告诉你 “该怎么办”。


直到增强式 BI 的出现,才让数据从 “展示工具” 变成 “推理助手”—— 比如帆软的​FineChatBI​,不用写代码,不用等排期,用自然语言问一句,就能得到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完整答案。

二、增强式 BI 的核心:让数据 “会推理”,而不是 “会展示”

增强式 BI 的本质,是​**用 AI 赋予数据 “推理能力”**​—— 它不仅能 “呈现数据”,更能 “理解业务问题”“拆解分析逻辑”“给出决策建议”。 FineChatBI 作为帆软推出的增强式 BI 产品,核心解决了 3 个业务痛点:

1. 从 “看数据” 到 “问数据”:打破技术门槛,让业务人员直接 “对话数据”

传统 BI 的痛点是 “技术门槛高”:想分析数据,得学 SQL、懂数据库、会拉取接口。而 FineChatBI 用 “自然语言交互”打破了这个门槛 —— 不用写代码,用日常说话的方式 “问数据”,就能得到结果。


比如:


  • 你问 “帮我分析 11 月华南区的销售数据,对比去年同期的增长情况”,FineChatBI 会自动关联销售系统和历史数据,10 秒内返回 “11 月华南区销量同比增长 15%,其中广东贡献了 60% 的增长”,还会生成​可视化仪表盘​(折线图 + 柱状图);

  • 你问 “这个季度 A 产品的库存周转天数是多少?对比行业平均水平怎么样?”,它会自动连接 ERP 系统的库存数据,对比行业基准(比如制造业平均 30 天),告诉你 “A 产品库存周转天数 25 天,优于行业平均 17%”。


这种 “对话式分析” 的背后,是 FineChatBI 的​Text2DSL 技术​—— 它能把自然语言提问转化为 “可干预的分析指令”(比如 “复购率 = 复购用户数 / 付费用户数”),业务人员不用懂技术,也能 “控制分析逻辑”。

2. 从 “是什么” 到 “为什么”:AI 帮你 “找原因”,不用再 “猜结论”

传统 BI 能告诉你 “销量下降 20%”,但不会告诉你 “为什么下降”—— 你得自己翻数据、猜原因,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而 FineChatBI 的​AI 归因分析​,能自动拆解问题的 “根因”。


比如: 领导问 “这个月华东区的客户复购率为什么下降 10%?”,FineChatBI 会自动做 3 层拆解:


  • 第一层:复购率 = 复购用户数 / 付费用户数→复购用户数减少了 15%,付费用户数增加了 5%;

  • 第二层:复购用户数减少的原因→是 “老客户流失”(占 60%)还是 “新客户复购低”(占 40%);

  • 第三层:老客户流失的原因→关联 “上个月的促销活动”(针对新客户的折扣,老客户没有福利)。


最后给出结论:“华东区复购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老客户未享受到促销福利’,建议针对老客户推出‘专属折扣’,预计能提升复购率 8%。”


这种 “自动归因” 的能力,来自 FineChatBI 的​DataAgent 智能代理​—— 它能自动识别数据来源(比如复购用户数来自 CRM,付费用户数来自 ERP),并根据业务逻辑(比如 “促销活动影响复购”)做关联分析,结果 “看得见、可验证”。

3. 从 “被动查” 到 “主动推”:数据 “预判需求”,帮你 “未雨绸缪”

传统 BI 是 “被动的”:你问什么,它答什么。而增强式 BI 是 “主动的”:它能根据历史数据 “预判你的需求”,提前给出建议。


比如: 你想预测 “下季度新品的销量趋势”,FineChatBI 会做 3 件事:


  • ① 关联历史数据:调取过去 3 年新品的销量、市场活动、竞品数据;

  • ② 智能预测:用​时间序列模型​+​机器学习​​,预测下季度新品销量 “增长 20%”;

  • ③ 风险提示:提醒 “如果竞品在下个月推出类似产品,可能影响 10% 的销量,建议提前增加线上广告投放”。


这种 “主动推理” 的能力,让业务人员从 “事后救火” 变成 “事前预防”—— 比如某零售企业用 FineChatBI 预测 “双 11” 销量,提前调整了库存,避免了 “缺货损失” 120 万元。

三、FineChatBI 的 “可信性”:不是 “黑盒子”,而是 “可掌控的推理”

很多 AI 工具的问题是 “结果不可信”:要么 “编数据”,要么 “逻辑混乱”。而 FineChatBI 的推理结果 **“可追溯、可干预、可验证”**,这也是它能成为企业级增强式 BI 的核心原因。

1. 数据来源 “可追溯”:每一个数据都有 “出身”

FineChatBI 依托帆软 20 年的​企业级 BI 底座​,支持连接 90% 以上的企业级系统(SAP、Oracle、用友、金蝶等)。比如你问 “这个月的销售数据”,它会明确告诉你 “数据来自 ERP 系统的‘销售订单表’,更新时间是 11 月 30 日 23:59”,不会出现 “数据来源不明” 的问题。

2. 分析逻辑 “可干预”:结果不是 “固定的”,而是 “可以改的”

FineChatBI 的推理逻辑不是 “黑盒子”—— 比如你觉得 “复购率的计算逻辑” 不对(比如传统逻辑是 “30 天内复购”,你想改成 “60 天内”),可以直接在对话中调整:“把复购率的计算周期改成 60 天,再帮我分析一次”,FineChatBI 会立刻按照你的要求重新计算,结果 “实时更新”。

3. 结果验证 “可落地”:用真实案例证明 “推理有效”

FineChatBI 的推理能力不是 “实验室里的技术”,而是 “企业验证过的效果”:


当前,华润啤酒已迈入 2025 年的智能探索阶段,引入了前沿的 ChatBI 自然语言分析系统。该系统在业务员终端查询、分析师快速取数、管理层预测预警等多个场景展现出巨大潜力,正在逐步实现"让普通员工做出专家级分析"的愿景。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仅体现了华润啤酒在技术创新上的前瞻性,更彰显了其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FineChatBI 让数据从 “沉默资产” 变成 “决策助手”,企业的分析效率提升 65%,决策周期缩短 50%**​。

三、为什么选 FineChatBI?增强式 BI 的 “最优解”

在增强式 BI 领域,FineChatBI 的优势不是 “技术更炫酷”,而是 “更懂业务”—— 它解决了企业最核心的需求:​**让数据 “会推理”,让结果 “可信任”**​。

1. 全场景覆盖:不管你是制造业、金融还是政务,都能用

FineChatBI 支持 80 + 行业(制造业、金融、政务、零售、医疗等),不管你是 “分析销售数据”“监测客户复购” 还是 “预测库存周转”,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2. 企业级稳定:20 年 BI 经验,数据 “不宕机、不丢数”

FineChatBI 的底层架构是 “企业级” 的 —— 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本地部署,数据安全符合国家等保 2.0 标准,不用担心 “数据泄露” 或 “系统崩溃”。

3. 落地效果可量化:用 “真金白银” 证明价值

企业用 FineChatBI 的回报是 “可量化的”:


  • 某制造企业用它做 “库存分析”,降低库存积压 5000 万元;

  • 某零售企业用它做 “销量预测”,提升库存周转效率 30%;

  • 某金融企业用它做 “客户分析”,增加复购收入 2000 万元。

四、结语:增强式 BI 的未来,是 “让数据会推理”

增强式 BI 不是 “传统 BI 的升级”,而是 “数据应用的革命”—— 它让数据从 “展示工具” 变成 “推理助手”,让业务人员从 “数据搬运工” 变成 “决策顾问”。


而 FineChatBI,就是这场革命中的 “关键工具”—— 它用 “自然语言交互” 打破技术门槛,用 “AI 推理” 解决实际问题,用 “企业级可信” 让结果敢用。


2025 年,企业的竞争将是 “数据推理效率” 的竞争。选对增强式 BI,让数据 “会说话、会推理”,才能在变化中抓住机会。


FineChatBI​,就是那个能让数据 “开口推理” 的工具。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5-07-2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增强式 BI:让数据会推理,让决策更简单_FineBI_数据集成与治理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