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高级应用之设计一个高性能线程池
原因排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代码排查终于查明了线上程序线程数过多的原因:这是一个接收mq消息的一个服务,程序大体思路是这样的,监听的线程每次收到一条消息,就启动一个线程去执行,每次启动的线程都是新的。说到这里,咱们就谈一谈这个程序有哪些弊端呢:
每次收到一条消息都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要知道线程的资源对于系统来说是很昂贵的,消息处理完成还要销毁这个线程。
这个程序用到的线程数量是没有限制的。当线程到达一定数量,程序反而因线程在cpu切换开销的原因处理效率降低。无论的你的服务器cpu是多少核心,这个现象都有发生的可能。
解决问题
线程多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增加cpu核心数?治标不治本。对于开发者而言,最为常用也最为有效的是线程池化,也就是说线程池。
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形式,处理过程中将任务添加到队列,然后在创建线程后自动启动这些任务。这避免了在处理短时间任务时创建与销毁线程的代价。线程池不仅能够保证内核的充分利用,还能防止过分调度。可用线程数量应该取决于可用的并发处理器、处理器内核、内存、网络sockets等的数量。 例如,线程数一般取cpu数量+2比较合适,线程数过多会导致额外的线程切换开销。
线程池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技术点就是任务的队列,队列虽然属于一种基础的数据结构,但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队列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和栈一样,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
队列是一种采用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方式的线性表,也就是经常说的先进先出策略。
实现
数组 队列可以用数组Q[1…m]来存储,数组的上界m即是队列所容许的最大容量。在队列的运算中需设两个指针:head,队头指针,指向实际队头元素+1的位置;tail,队尾指针,指向实际队尾元素位置。一般情况下,两个指针的初值设为0,这时队列为空,没有元素。以下为一个简单的实例(生产环境需要优化):
链表 队列采用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新元素总是被插入到链表的尾部,而读取的时候总是从链表的头部开始读取。每次读取一个元素,释放一个元素。所谓的动态创建,动态释放。因而也不存在溢出等问题。由于链表由元素连接而成,遍历也方便。以下是一个实例仅供参考:
队列扩展阅读
队列通过数组来实现的话有什么问题吗?是的。首先基于数组不可变本质的因素(具体可参考菜菜之前的文章),当一个队列的元素把数组沾满的时候,数组扩容是有性能问题的,数组的扩容过程不只是开辟新空间分配内存那么简单,还要有数组元素的copy过程,更可怕的是会给GC造成极大的压力。如果数组比较小可能影响比较小,但是当一个数组比较大的时候,比如占用500M内存的一个数组,数据copy其实会造成比较大的性能损失。
队列通过数组来实现,随着头指针和尾指针的位置移动,尾指针最终会指向第一个元素的位置,也就是说没有元素可以出队了,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其一:在出队或者入队的过程中不断的移动所有元素的位置,避免上边所说的极端情况发生;其二:可以把数组的首尾元素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环状,也就是经常说的循环队列。
队列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其实还有一些变种,比如说循环队列,阻塞队列,并发队列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下,这里不在展开讨论。这里说到阻塞队列就多说一句,其实用阻塞队列可以实现一个最基本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当队列用链表方式实现的时候,由于链表的首尾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O(1),而且没有空间大小的限制,所以一般的队列用链表实现更简单。
当队列中无元素可出队或者没有空间可入队的时候,是阻塞当前的操作还是返回错误信息,取决于在座各位队列的设计者了。
简单实用的线程池
使用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架构师修行之路】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2b296ec0453234859618e152d】。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