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的反思

用户头像
美多丽可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1 日
科学理论的反思



探讨的问题

  1. 理论的使命、内涵、基本形态是什么

  2. 学科理论的基本理论形态,学科理论的创新策略



为什么要先从理论讲起?

为了解决组织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瓶颈问题,改善理论薄弱的学科现状,所以需要先正确认识理论的使命与内涵。



一、理论的使命与内涵

理论的功能与使命

科学研究的两种类型

  1. 从理论开始,经过逻辑演绎和假设检验的演绎研究思路(演绎式思路)

  2. 从观察现象开始,经过实证概括、最终落到理论之上的归纳思路(归纳式思路)

在这两种科学研究活动中,理论所起到的作用都很大,所以要先研究理论。



理论的使命:

正确地理解、解释、预测和合理地改变客观事物或现象。

我认为理论的使命是什么: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客观现象的背后原理、分析客观现象变化的由来、预测事物发展规律、客观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用以提升判断、预测规律的准确度。



理论的内涵

理论是什么?

理论表明的是在相应的逻辑和假设前提下对于一系列构念之间关系的系统性解释。在这个系统之中,构念和构念之间通过命题相联系,变量和变量之间则通过假设联系在一起。



亨普尔对于理论的界定

理论追求解释规律性,理论将现象看作其背后或之下的实体和过程的显现,这些实体和过程受特有的理论定律或理论原理所支配,从而可以为研究对象提供比较深入和准确的理解。



理论的不同形态

  1. 揭示事物内在结构的结构性理论

  2.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本质性理论

  3. 揭示不同事物或现象间相互关系的关系型理论(可细分为概念型关系理论和变量型关系理论)

  4. 揭示事物及事物间关系演变趋势的演变型理论

  5. 着重于审视学科性质和现有理论形态的元理论  

这些理论形态对我有什么启示?



学科领域内的主流研究普遍地将理论仅仅视作构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关系理论的本质属性不够,关心概念所代表的现象的本质不够,从而无法真正触及理论的内涵。

例如:研究领导力的学者并不关心领导力的本质和形成机制是什么,研究员工创造力的学者也很少真正关心创造力的本质和形成机制。

在已有模型中增添或删减变量、增加或改变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识别某一理论的边界条件等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贡献,而必须深入地拓展或者改变我们对于理论所表征的现象的理解。



二、学科理论的基本形态与发展策略

成熟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

  1. 揭示事物内在结构的理论(结构性理论)

  • 事物构成的要素

  •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马斯洛需求结构理论回答了这2个基本问题,揭示了人的需求有哪些不同形态,以及不同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再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论(本质性理论)

  • ???(感觉书里没说好)

  1. 揭示不同事物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关系型理论)

  • 概念型关系理论

如场论是关于个体行为同环境变量、个人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激励理论是对个人需要同激励关系的陈述;人格理论是关于人格形成与个人早期生活经历关系的陈述

  • 变量型关系理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大量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关于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

  1. 揭示事物及事物间关系演变趋势的演变型理论(演变型理论)

  • 认识事物的不同存在状态及其演变的临界条件是我们掌握其发展规律的前提

  1. 审视学科性质和现有理论形态的元理论



组织管理学科理论发展的现状:以组织行为学为例  

从5种理论形态出发去分析“变革型领导”这个理论存在的问题

组织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策略

如何构建兼具理论严谨性和实践关联性的组织管理理论并推动学科发展?

  1. 融合中西之长

  • 整体性认知系统(国人)依赖于经验知识,关注目标与背景的关系,从环境中寻找解释事物的原因,并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结构。而分析性认知系统(西方)倾向于从背景中分离目标,关注事物的特质,喜欢将事物分类,使用规则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推理风格倾向于将结构与内容分离,使用形式逻辑以规避任何形式的矛盾。(回头系统了解下两种认知系统)

  1. 面对关键问题

  • 为什么某种领导方式能够产生领导力?(领导规律的问题)

  • 如何领导?(领导实践的问题)

  1. 透视管理事实

  • 一方面要全面掌握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运用系统思维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运行机制,洞察现象背后的实体与过程

  1. 建构理论原型

  2. 创新研究方法

  3. 发展创新思维

  • 要善于进行反直觉思考,善于质疑

  • 要运用模型加速思维过程

  • 保持思维的开放性



其他概念、描述

  • 书里说关于人性的经济人假设曾长期主导人们对工作动机与行为的理解,但却是相当片面的。这个概念一直很热门,回头了解下片面在哪

  • 情绪智力

  • 心理资本

  • 本真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

  • 目标定向

  • 领导力的本质与来源是什么

  • 领导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领导理论发展的逻辑基础是什么?领导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在哪里?

  • 探求人的心理-行为变量和组织演变的理想状态是构建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路径

  • 研究对象形成“是然”状态的规律、研究对象从“是然状态”发展和靠近“应然状态”的规律;研究对象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变的临界条件

  • 麦格雷戈-管理的Y理论



看了这一章的延伸与联想



  1. 考察一个概念或理论时,尝试从上述5种理论模型来分析,看看有什么变化(要实践分析)

  2. 整体性认知系统和分析性认知系统的思维方式、思维差异、思维差异的影响、融合方式要研究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偏向于哪种,如何进化

  3. 后续要了解下人的心理-行为变量这个主题

  4. 更多去关心xx的本质与形成机制,xx是怎么产生的,是如何可能的,比如兴趣是如何形成的、心流是如何产生的、创造性是如何激发的、联想是如何产生的



发布于: 2020 年 05 月 21 日 阅读数: 52
用户头像

美多丽可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9.03.06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一看头像,就知道你是谁
2020 年 05 月 21 日 19:44
回复
没有更多了
科学理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