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设计模式

用户头像
ashuai1106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23 日
设计模式

什么是设计模式?

  • 每一种模式都描述了一种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这样问题在我们的环境中,不停地出现。

  • 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


一个设计模式分四个部分:

  • 模式名称:由少量的字组成的名称,有助于我们表达我们的设计。

  • 待解问题:描述了合适需要运用这种模式,以及运用模式的环境(上下文)。

  • 解决方案:描述了组成设计的元素(类和对象)、他们的关系、职责以及合作。但这种解决方案是抽象的,它不代表具体的实现。

  • 结论:运用这种方案带来的利与弊。主要是指它对系统的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的影响。

针对的问题



使用场景

为了构建健壮性的系统,设计应该支持变化。而设计模式可以确保系统能以特定方式变化,这种特定的变化就是以“封装变化”来实现的。设计模式抽象的层次主要就是在这,让需求或外在的干扰的部分,排除在外。从而一不变应万变,不需要或很少的重新设计系统,也避免带来的重新测试上线带来的风险。

以下几种使用场景:

1) 通过显示地指定一个类来创建对象——考虑接口的约束,间接的创建对象,可用到的模式: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 Prototype(原型)

2)对特殊操作的依赖——在请求方式固定的情况下,在编译时刻或运行时候方便地改变其请求的方法,可用到的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 Command(命令)

3)对硬件和软件平台的依赖——由于外部的接口和应用 API 在不同平台上不同,可用到的模式: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Bridge(桥接)

4)对对象表示或实现的依赖——知道对象发生变化时也需要变化,对客户隐藏某些信息阻止连锁变化,可用到的模式: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Bridge(桥接)、Memento(备忘录)、Proxy(代理)

5)算法依赖—— 依赖于某个特定算法的对象在发生变化时不得不变化,可能发生变化的算法应该被孤立起来,可用到的模式:

Bridge(桥接)、Mediator(中介者)、Strategy(策略)、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Visitor(访问者)

6)紧耦合 —— 难以理解和改变,需要抽象耦合和分层提高耦合性,可用到的模式: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Command(命令)、Facade(外观)、 Mediator(中介者)、Observer(观察者)、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

7)通过生成子类来扩充功能 ——难以通过子类定制对象,新的功能可以以新的方式组合,过多使用对象组合也会难以理解。,可用到的模式:Bridge(桥接)、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 Composite(组合)、Decorator(装饰)、Observer(观察者)、Strategy(策略)

8)不能方便地对类修改。——可用到的模式:Adapter Class/Object(适配器)、Decorator(装饰)、Visitor(访问者)


设计模式之间的联系



设计模式需要多揣摩,多实践,无论在 jdk 的 API 中还是在 spring 等框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后缀名即可搜到很多,比比皆是,在这不一一列举。勤翻翻看看,会对自己的认识有帮助。


用户头像

ashuai1106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7.10.20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