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案例解析 | 斯科信息 RFID 云仓项目应用

作者:斯科信息
  • 2025-10-13
    广东
  • 本文字数:1414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案例解析 | 斯科信息RFID云仓项目应用

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云仓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如何在大批量货物出入库环节实现高效、准确的作业,成为众多云仓管理者的核心关注点。近期,斯科信息在某云仓项目中,基于自身在RFID技术领域的积累,又落地了一套以 RFID 仓储通道门 和 RFID隧道机 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了入库与出库的高效管控。



案例现场


入库与出库痛点

在传统操作模式下,货物出入库需要人工扫码逐件确认。这种方式不仅效率有限,还容易因操作失误造成数量不符、信息错录。一旦货量集中,人工环节就容易出现堵点,直接影响发货时效。尤其是快递云仓场景,出库环节时间紧、批量大,传统手段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核心设备一:RFID 仓储通道门

在项目现场,斯科信息在主要出入口部署了 RFID 仓储大型通道门。这一设备专为大批量货物进出而设计,尤其适用于叉车作业场景。



高效识读:叉车在无需停留的情况下直接通过通道门,即可在 2 秒内完成商品盘点。同一时间段可支持识读 ≥1000 件商品,完全满足大规模出库的节奏。

精准识别:通过多天线阵列布置,实现三维覆盖,确保托盘上不同位置的标签都能被完整读取。

防止串读:通道两侧安装了隔离装置,并配合中间件的去重与方向判定逻辑,避免外部商品标签误读。

无缝对接:识读结果实时上传至系统,与出入库任务单进行匹配,自动生成出库明细或入库记录,避免人工二次录入。

在实际使用中,叉车司机无需改变原有操作习惯,只需按照既有动线通过通道门,即可完成出入库的批量盘点,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


核心设备二:RFID隧道机

在自动化传送带前端,项目部署 RFID隧道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快递单号与RFID标签信息的绑定,为后续的识读与追溯提供数据基础。



工作流程

(1)货物随传送带经过入口处的扫码器时,系统自动识别包裹上的快递单号;

(2)系统将该单号与RFID标签信息即时绑定;

(3)货物进入隧道机内部,卷帘门自动关闭,屏蔽设备外部的周围标签干扰;

(4)RFID读写器快速完成整批货物信息采集,并上传至系统。

效率表现:整个流程在 3-5 秒内即可完成,同时可支持 ≥400 件商品的复核,大幅提升了入库处理速度。

准确防错:卷帘门的物理隔离有效避免串读,系统自动对比识读结果与任务单,如有差异即时提示并生成异常记录。

这一环节的设置,让云仓在面对高峰入库时依然能够保持顺畅的作业节奏,同时确保商品与运单信息的一一对应,方便后续追踪与查询。


系统与数据对接



在两类设备的支撑下,数据通过中间件实时传输至仓储管理系统(WMS),实现与业务任务的自动比对。系统不仅能生成明细清单,还能在出现差异时第一时间提示异常,减少人为疏漏带来的风险。同时,历史数据可追溯,形成完整的出入库记录链条。


项目成效

通过本次部署,云仓在入库与出库环节的效率与准确性都有显著提升:

出库效率提升:叉车不再停留扫码,通道门在 2 秒内即可完成整托货物的盘点,保证了大批量订单的及时发运。

入库确性提高:隧道机实现数量复核与单号绑定,确保每件商品信息准确入账,避免漏读与错录。

人力成本下降:大幅减少人工扫码与复核工作量,仓库人员能够更多投入到价值更高的环节。

追溯性增强:每件商品都对应唯一的标签与单号,后续查询、退货或理赔都可追溯到具体环节。



结语RFID技术在云仓场景下的应用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本项目通过 通道门+隧道机 的组合,打通了出入库两个关键环节,在不改变作业动线的情况下,实现了效率与准确率的双重提升。而在更高密度的快递转运中心场景中,RFID 又展现出新的价值。

用户头像

斯科信息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5-07-04 加入

RFID解决方案和RFID知识分享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案例解析 | 斯科信息RFID云仓项目应用_斯科信息_斯科信息_InfoQ写作社区